曾成伟与导师赵蕴杰
今年春天,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2022级直博生曾成伟收到了一个好消息———他以第一作者(美国达特茅斯计算机学院简弋人为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为在《Nature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Evaluatingnative-likestructuresofRNA-proteincomplexesthroughthedeeplearningmethod”的研究论文;他的导师赵蕴杰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华中师范大学为第一完成单位。
学习途中与科研结缘
成为《Nature》子刊第一作者,离不开曾成伟对科研梦想的执着,而与科研结缘,也许是他人生中“误打误撞”的浪漫相遇。
大一上学期末,在一次宣讲活动中,曾成伟被赵蕴杰老师和杨利建老师深入浅出的学术报告吸引,心中便暗自埋下了科研的种子。大二时,他报名参加了生物物理所的科研立项。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大三时,他的科研项目成功结项。科研道路上,曾成伟迈出了勇敢尝试的重要一步。
经历了科研道路上的“初体验”后,曾成伟选修了赵蕴杰的《分子生物学基础》。在课上,他被RNA所展现出的精巧结构和利用数学建模和物理模型来解决生物问题的科学研究方法所折服,窥见了来自科研殿堂的独特魅力,更加坚定了选择走科研道路的决心。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大三暑期,曾成伟先后参加了由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生命科学联合中心举办的“定量生物学暑期学校”、西湖大学施一公院士组织的“活性软物质研究生暑期学校”、东北师范大学举办的“统计物理与复杂系统学术会议研究生暑期学校”等学术活动。在一个个讲座、一次次交流中,他对自己所探索的方向、对华师在软凝聚态与生物物理领域的建设充满信心和向往。于是,他选择直博华师,主修软凝聚态与生物物理方向,奋力向着选定的目标奔跑。
“做科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对于科研,曾成伟总是怀着一片赤忱。无论是大量阅读文献还是动手实验,总会令他的求知欲获得满足。“当然,做科研需要很强的心性和坚定的意志。”他坦言:“老师指明一个大概方向,后续则需要自己去努力尝试。摸索的过程是曲折的,最重要的是和老师保持交流,鼓励自己坚持下去。”
前行路上有良师相伴
行进在科研路上,于曾成伟而言,最幸运的是遇见自己的导师———赵蕴杰教授。“也许教授换一个学生同样可以获得最终的成果,但是我如果没有遇到赵蕴杰教授,没有得到他的引导,可能我真的无法这样顺利地完成这个课题。”
本科阶段,赵蕴杰就时常关心曾成伟的学习状况,这也成为一股至关重要力量,一直推动曾成伟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最初入学时,他也曾有过退出数学物理直博班的想法。曾成伟原本的目标是成为一名数学老师,但在转专业考试中,遗憾地错过了这一机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在经过导师的开导与鼓励,加之参与了一些科研项目,曾成伟终于在尝试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对科研的兴趣与潜力,开启了一段与科研“误打误撞”的浪漫相遇。
“我不是在孤军奋战,有导师和我一起‘战斗’。”大四毕业时的暑假,一段科研“波折”让曾成伟至今记忆犹新。
经过检查,原本认为已经非常完美实验成果出现了重大瑕疵———从大四开始到毕业时做出来的数据都是错误的———这一切让彼时的曾成伟非常崩溃,感觉自己一整年的努力都失去了意义。想到导师一直对自己的实验抱有很大信心,实验数据错误让曾成伟觉得辜负了老师的期待。
然后,导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让他静下心来重新做一遍,获得准确的数据。最终,曾成伟没有辜负导师的希望。整个暑假,他日夜不息地泡在实验室中,在不断重复、不断试错、不断发现中,终于获得了准确的、完整的和系统的实验数据。
满怀希望中坚持热爱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曾成伟的本科毕业设计在大三暑假时便已初步完成,并取得了直博名额。然而,大四期间他依旧没有懈怠,甚至比准备考研的同学更加忙碌,潜心钻研专业知识,深化拓展毕业设计内容。
学业之外,这个青春大男孩的生活同样精彩。闲暇时,他与三两好友在灯光球场上挥舞着球拍,让汗水肆意挥洒;在寝室里抱着吉他,在指尖拨出一串洋洋洒洒的音符。行摄间,从模特到摄影者,他按动快门用镜头记录留存美好。
大一暑期,他前往广西参加“爱心之旅”支教活动。20多天的旅途中,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么独一无二,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一群洋溢着青春笑脸的孩子,还有一颗炽热的心,给他带来一段难忘的记忆,也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
“心态好、快乐阈值低”是曾成伟的成功秘诀。“心怀感恩,感恩遇见,感恩相伴”是他的座右铭。他对自己的研究方向充满兴趣也格外期待着将来能够通过自己的研究产生可被应用的成果,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我觉得做科研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不同于课程学习这种接受已有知识的模式,科研是未知的,需要去探索、去发现。”探索出来之后的满足感与获得感,是努力行进在科研道路上的曾成伟最幸福的时刻。
(本文原载于2023年5月11日华中师范大学官方微信;编者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