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不倦,她在精研中对专业从抵触到热爱,在辅修汉语言双学位的同时荣获“国家奖学金”;履践致远,她怀揣回馈之心,带领队伍两次奔赴家乡调研,最终捧回“大挑”全国一等奖;朴实于行,她任职于院青协与校礼仪队,大学期间志愿服务时长达200余时。
业精于勤,行成于思,她以勤勉与独立书写了四年韶华中无悔的篇章。她就是来自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本届校长奖获得者之一、现已保送至厦门大学的邓媛。
兼修文理 天道酬勤
出色的专业成绩、通达文理的学历,邓媛的学业发展看似顺风顺水,却并非一蹴而就。初步入桂子山的她,也曾经历过一段“迷惘期”。“一开始不了解,也不知道能带来什么启迪。”经济学学科的抽象,对于邓媛而言是个不小的难题。但出于“选择了就必须认真去学”的责任心,她在上课的过程逐步接触,不断去感知学科的魅力。
“专业本身很高屋建瓴,实际上它也能贴合生活。”在摸索中,邓媛开始以新视角看待日常,“比如冬天想窝在被窝不上课,内心为什么会挣扎?因为要错过一节课还可能被点名。这种衡量其实就是课本中所学的‘机会成本’。”邓媛对专业日渐萌生兴趣,最终实现了从抵触到热爱的心理转变。
在专业课程外,邓媛还选择了通过“蹭课”增长识闻,也因此接触到了文学院的课程并惊叹不已。“每一门课程都感觉是在讲故事,或是一种精神上的熏陶。”深受文学气息吸引的邓媛决心辅修,兴趣和坚韧支撑着她完成了这段学业苦旅。“基本上每到期末就会凌晨三点钟起床,开始不停地背书直到考试。” 双倍课程量的学习生涯中,邓媛见证了桂子山的无数个清晨,却从未轻言放弃。
今年三月份初,即将毕业的邓媛陷入了“读研”与“成为一名语文老师”的纠结中。彼时的她愈发感到本科所学只是皮毛、需要深入研习,却又踌躇着“万一保研失败怎么办”。一个乍暖还寒的夜晚,邓媛与辅导员在佑铭体育场走了一圈又一圈。“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要尽早确定方向。做了决定后一门心思去准备它就好。”辅导员开解她的同时举出了许多激励人心的例子,这进一步催生了邓媛保研的勇气。最终,她凭借专业综合第一的成绩成功保送至厦门大学。
厚积薄发 创新笃行
谈及参加创业比赛与科研项目的丰厚履历,邓媛表示,这离不开家人、导师与好友等多方的鼓励与帮助。
“大一刚进来很胆小,什么都不敢做。”邓媛参赛的初尝试起始于好友郭椋的“鼓动”。时值院内承办的校级创业比赛拉开帷幕,爱好整理的邓媛联想到自己寝室堆放的过多衣物,随即冒出点子:“要是有专门的大学生闲置衣物交易平台该多好!”这个构想得到了团队成员的一致认同。最终,他们的作品《“良橱”闲置衣物交易平台》获得了“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校内银奖。
在好友眼中,邓媛被评价为“见过的成长速度最快的人”。“大学生挑战杯”随即到来,邓媛很快从“被拉着参赛”到成为了科研项目负责人。经过不断修正,在项目指导老师、院长邓宏乾教授的建议下,邓媛结合自己的体验,将选题确定为“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问题”。次月,在运动会的间隙中,邓媛带着两名小伙伴们来到她的家乡——福建省福建市沙县开展实地调研。
调研给邓媛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这不仅是她第一次组织和参与调研活动,还面临着路途颠簸、语言不畅等障碍。但关切农民切身利益的团队成员们得到了乡政府和村民的热情配合。长期的调研中,父母协助传递了农民内心的真实想法,也给了邓媛很多启迪与帮助。也正是这段独特的历程坚定了她脚踏实地、进一步深造的想法:“科研不是高高在上的事物,而是对社会现实有很大的帮助的、有价值的事物。”最终通过严谨真实地进行走访、撰写报告,团队成果先后斩获了省赛特等奖与国赛一等奖。
活在当下 静守丰盈
尽管学习日程紧凑,邓媛也有着斑斓丰富的课余世界。大学期间,各项志愿活动令她乐在其中。曾任院青协会长、志社部副部长并服务校礼仪队四年的邓媛,志愿服务时长累计200余时。她笑道:“抱着‘为别人服务’的热忱,没有目的却美好。”
在邓媛看来,志愿活动是一件单纯开心的事。她映像最深刻的一件事发生于大二时的小学支教期间。她和同伴遇到了一个十分调皮捣蛋的小男孩。但凭借着耐心和亲和力,她们没有束手无策,反而和孩子“打成一片”。活动结束后,邓媛拍了一张男孩笑靥如花的照片,现今还留存着。
此外,邓媛最大的课余爱好就是整理东西。她坚持“舍断离”的简约生活风格,闲暇时会将寝室的东西整理得一干二净——桌上的东西全部清空,能卖则卖、能扔则扔,没事干时会开始一遍遍拖地。观看电影也是她的“小癖好”:“将一个人的人生浓缩在两个小时里,让你真正的身临其境去感受不一样的世界,是一种极为惬意的享受。”
正在北京实习的邓媛谈到,当下压力适度且充实的生活便是理想状态。她准备将自己实习的工资作为研究生阶段的生活费储存起来,同时也广泛地参与学术活动,为新的学习阶段做准备。正如她所言:“每一个当下都是生活本身,不应该有太多的远方。”邓媛践行着她独立与点滴积累的生活信条,继续盛放着丰盈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