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艺术家郑达:用机器“看见”心跳

作者:张野溪 董紫薇 编辑:杜婧君 发布日期: 2017-10-21

华大在线讯(见习记者 董紫薇 张野溪)近日,我校美术学院副教授郑达凭借其作品《机器的自在之语》斩获第六届流明数码艺术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艺术家。赛后,华大在线与郑达进行了对话。

华大在线:可以先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作品的设计吗?

郑达:《机器的自在之语》是我创作于2016年的一件大型互动灯光装置,是由140米长的LED灯带和8400颗灯珠搭建而成的LED立方体。当观众触摸该装置时,触摸者的心跳会被捕捉,产生动画及声响,体验者可以通过机器用肉眼“看见”自己的心跳。

华大在线:流明数码艺术奖项作为艺术界极具权威的奖项,在国际上享有盛名。您最初是怎样想到参加这个比赛的?作为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中国艺术家,有何感想?

郑达:参加这个比赛其实是一次偶然。我在工作期间参加的比赛和艺术展览有很多,这是一种工作惯性。

其实工作生活中我时常保持着一颗平常心,所以实际上来说这个奖对我而言意义并不是很大。我只把它当做我工作过程中的一个脚印而已,就像歌手在歌唱生涯中发了一张新专辑而已。但得到这个奖,在某种程度上能更新大家对艺术的观念:艺术不仅有绘画或雕塑这一个面向,还有跨学科的数字媒体、空间设计等艺术的形式,这是我认为很有意义的一点。

华大在线: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何处?

郑达:我的灵感最初来源于AlphaGo与李世石的那场比赛,人工智能战胜人类引起了我的深刻思考:如果机器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工具,而成为像人一样的、具有自我意识与情感的物种,它们的危险性会有多高?我对人工智能与科技伦理的关注、作为艺术家的警觉可以说是这一作品的核心灵感来源。

华大在线:“机器的自在之语”作为作品的名字有什么深意吗?

郑达:起这个名字主要是从人工智能与人类的交互性出发,我想赋予机器某种生命,让人类能够与其“对话”。包括它的配乐其实是机器的轰鸣声,是我与武汉的一个朋克乐队合作创作的。“自在之语”外在形式就是这些音乐,实质上则是指它拥有了人的情感与情绪,能够感知、传达。

华大在线:觉得自己作品的最大亮点是什么?这件作品还有哪些特征?

郑达:我觉得作品最大的亮点是互动艺术装置与参与者的交互关系,它会感受到观众的心率等人的身体体征。此外,我们用到跨学科的交叉性知识进行创作,如计算机编程、电子元器件的开发制作等,这件艺术装置的原型(Protype)就是我们在低科技艺术实验室内独立完成的。

从技术上来说,它的外型主要是用低科技材料制作的,它所用到的LED灯管都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低”既是一种状态,也是对现实的反应。相对高科技来说,低科技的特质就是可控与社会化,技术的可控性使艺术家的创作命题容易借助媒体语言的力量,表达更为清晰。

华大在线:对于这样一个庞大的作品,在创作时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解决的?

郑达:从2014年开始,历时一年半我们才把它做出来。在这期间,遇到的困难主要是来自探索本身,因为我们的创作没有硬性标准,唯一的标准就是我的想象力,作品最终是什么样我也不知道。我们需要务实地将问题一个一个地解决,所以买了无数的硬件与软件来测试、打磨,花了很长时间才搭建好创作框架,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直到2016年3月展览的前一天,我才真正地看到这个庞然大物。看到它的灯亮了起来、根据音乐的旋律而变化,我才感觉这件极“不靠谱”的事儿好像做成了。

华大在线:作为一名教师,可以谈谈您是如何将艺术融入到教学中的吗?

郑达:当下,我们正在与腾讯等公司合作,希望借此使互动艺术创作的案例与课程嫁接,也希望借助低科技艺术工作室使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直接参与到艺术创作中来。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已经开设了艺术编码、交互媒体整合设计与应用等课程,并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理念上,我认为跨学科的知识学习与实验室机制的建立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