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教师陶佳喜:高原铸师魂

作者:华大在线 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7-08-23

陶佳喜,1970年生。华中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援藏教师,现任拉萨市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优秀教师,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武汉市洪山区“陶佳喜”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本湘教版教科书编委。全国赛课特等奖获得者,曾获“全国创新教学百位名师”称号。湖北省“国培”专家,受国家委派,曾赴美国、加拿大、德国、西班牙、巴西等欧美国家讲学。多次被评为华中师范大学优秀教师、优秀共产党员。

援藏,对于国家来说,是政治;对于学校来说,是使命;对于个人来说,则是一种情怀。

2016年3月,陶佳喜老师在学校援藏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组团式援藏号召,主动报名要求参加援藏工作。在华中师范大学召开的援藏工作动员会上,大学领导征求援藏老师的意见,陶老师没有提任何要求。赴藏前的体检,陶老师有多项指标不合格,尤其是血压较高,不适宜在高原工作,体检医院没有在体检报告上签字。陶老师没有犹豫,毅然决定赴藏。2016年8月,陶老师带着一种教育情怀,踏上了西藏这片神圣的土地,成为教育部首批组团式援藏教师中的一员。

一年来,陶佳喜老师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教育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培训等方面,为拉萨实验小学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在拉萨市、西藏自治区的教师培训工作中也发挥了积极的引领和示范作用,产生了较大影响,受到受训老师的广泛好评。

热爱学生,用心施教

陶佳喜来到拉萨市实验小学,被安排担任一年级藏文班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工作。这对他来说是一种挑战。一是陶老师工作近30年,从未教过一年级;二是面对藏文班的孩子,汉语是第二语言,有的只讲藏语,语言交流有困难;三是刚来高原,血压居高不下,低压高达140,高压接近190,既要带课,又要当班主任,工作量大、压力不小。陶老师没有叫难,欣然接受学校的工作安排。

陶佳喜一接班就遇到了困难。孩子们活泼好动,喜欢互相打斗、嬉戏,不大能听懂老师的讲话。课堂上有时候成了游乐场。面对在内地不可能出现的课堂情景,陶老师尝试着用故事来吸引大家。这一招果然有用,孩子们特别喜欢听陶老师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讲故事。陶老师利用上课和课间,一年左右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近100个他们喜欢的故事。在听故事的过程中,陶老师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交流也顺畅了。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听讲习惯,陶老师自己创编了不少关于儿童行为习惯的儿歌和顺口溜。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由于是第二语言的学习,汉语学习中有很多好的方法不能很好地掌握,前面教,后面忘。藏语中的语调影响了孩子们汉语的学习。陶老师在教“雨”字的读音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读成了“鱼”的读音。虽然纠正很多遍,孩子们仍然把“雨”读成“鱼”。陶老师想了一个办法,把“雨”和“鱼”两个字编了一个故事,在故事情境中,让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内化了这两个字的读音。然后把汉语中读第二声的字找出来,让孩子们在情境中认读,找到了发音的规律,很好的解决了藏语班的孩子学习汉语的困难。

陶老师在当班主任期间,每天坚持自己打扫教室。由于西藏地区干燥,陶老师每天坚持给孩子们烧水、打水,清洗烧水器。每天中午陶老师还要带领孩子们午餐、餐后对孩子们进行午托。孩子们之间由于打闹经常闹矛盾,陶老师总是耐心教育孩子们,教给他们处理问题的方法。陶老师还经常带孩子们做游戏,在游戏中培养孩子们团结合作的精神,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养。由于高强度的付出,陶老师经常头重脚轻,胸闷气短。陶老师的全心付出,赢得了孩子们的喜欢,他们喜欢听陶老师的语文课。下课的时候,孩子们像猴子上树一样往陶老师身上爬,有的叫“陶爸爸”,有的叫“陶哥哥”,还有的叫“陶爷爷”。陶老师也很享受和孩子们一起的时光。陶老师热爱学生,用心施教,也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和欢迎,得到了同行的尊重。

立足课堂,示范帮扶

拉萨实验小学对援藏教师有“三个一”方面的要求:教好一个班;带好一个团队;做好一个课题。陶老师除了带一个班级,还带了四个教学徒弟。这四个徒弟有教研室副主任,有从教二十多年的教学骨干,也有刚参加工作的年轻老师。学校还要求经验丰富的陶老师带好整个语文学科团队。为了给实验小学教师更多的帮助,陶老师一方面深入课堂听课,一方面自己讲示范课。

一年来,陶老师上示范课5节,有作文指导课,有阅读课,也有口语交际课。既有对徒弟的示范课,也有对年级的示范课;既有对学校的展示课,也有对市区教师的公开课。陶老师的课教学理念新,设计新颖,能给老师们很多教学启示。一年中,陶老师听课达113节,每听完一节课,都要给上课的老师进行评课,做充分的指导,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帮助老师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并引导老师们针对教学中的问题进行有效改进。听课中有常规课、研究课,也有本校、盟校、城关区的赛课。在本校“春雷杯”历时一周的语文赛课中,陶老师针对每个赛课老师的教学进行了点评,赛课结束后对整个赛课情况还进行了总的评述。陶老师的评课,从教学理念到教学实践,深入浅出,老师们受益匪浅。陶老师还经常深入实验小学盟校听课,对盟校老师做教学指导。城关区一小慕名而来,邀请陶老师对全校语文老师做教学问题诊断,深受一小老师的欢迎。

磨课,是陶老师在实小提出并实施的教研活动方案之一。陶老师说,教学要立足课堂,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从课堂实施到教学反思,每一个步骤都要落到实处。有的老师磨一节课要来回好几次,陶老师都是全程参与,悉心指导。每一个参加磨课的老师,通过反复备课、说课、上课、反思,对上好一堂课,上出一节有特色的课更加明了。通过磨课,老师们对课堂教学有了新的认识;通过磨课,也提高了老师的们的业务水平;通过磨课,也促进了老师们团结协作的精神。

上学期,陶老师带领语文教师团队,先后给该校参加盟校和城关区赛课的老师集体备课。由于时间紧,头天备课,第二天就要赛课。赛课老师抽签后,陶老师首先自己钻研教材,认真备课,再和赛课老师、备课团队一起研讨,商量设计教学方案。每一节课,从备课到试讲,从修改方案到再试讲,每一个内容,每一个环节,反复打磨。为了备好一节课,陶老师经常和赛课老师一起备课到深夜一两点钟才回家,有时候甚至来不及吃饭。记得有一次备课,陶老师受了风寒,头疼难忍。有老师劝他回去休息,他却坚持留下来和大家一起备课。他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将保鲜袋做头套套在头上,戴上帽子,强行让汗冒出来。陶老师笑着说,他的发明比吃药还有效。在陶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该校参加盟校语文学科赛课,三位老师夺得了前三名的席位,均获得参加城关区赛课资格。在城关区教学赛课中,语文学科的华国鑫老师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另一位老师也取得了优秀奖。这是近年来拉萨实验小学语文学科赛课中取得的最好成绩。

陶老师除了帮助语文学科老师备课,还参加了英语学科、藏文学科的老师备课。这些学科的老师在赛课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作为拉萨市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陶老师把课堂教学作为抓手,通过磨课、赛课,校际间课堂教学交流,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提升了老师们的课堂教学水平,形成了良好的课堂教学研究氛围。

强化科研,打造团队

由于工作出色,业务能力强,2016年10月,拉萨市实验小学聘请陶佳喜为教研室主任。陶老师上任后,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拟定了学校三年教研规划,制定了学校教研工作制度,确立了学校校本研究主题:小学生核心素养下的学科案例研究。对校本研究做了多次培训。对教研工作的领导、组织、实施、管理、评价做出了系列的规范。

实验小学在科研方面一直以来比较薄弱,虽然老师们的教学抓得很扎实,个人能力也不错,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不少老师做了一些小课题研究,但是在科研方面几乎拿不出像样的成果。陶老师刚来实验小学不久,就指导教研室申报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教育规划课题。在陶老师的帮助下,实验小学申报成功了西藏自治区十三五教育规划重点课题:《西藏小学学科教学质量监测与评价》。陶老师执笔撰写了该课题的开题报告,并在开题会上作了汇报。

在陶佳喜老师的组织和引领下,实验小学的教科研工作有序开展。

首先是学科建设。陶佳喜老师从学科课程建设、学科团队建设、学科管理体系、学科评价体系、校本研究等方面对学校中层做了集中培训,在学校教学科研发展方向上达成共识。在课程建设方面,陶老师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为实验小学顺利开设“1+X”课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后是教学研究。陶老师通过教研室,组织学科教研组长、年级组长就如何围绕校本研究课题开展教学研究进行培训,让大家明白教研的目标、内容、实施步骤、方式方法等。对各学科开展教研活动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今年5月,陶老师策划、组织并参与自治区教育厅在该校举行的素质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的教研展示活动,受到教育厅领导和与会专家的高度评价。

接下来是课题成果申报。拉萨市实验小学准备申报2017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陶佳喜老师负责的是《基于藏文化特色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这一课题的申报。陶老师从课题申报培训、到课题成果资料的搜集整理、到申报材料的撰写、申报表格的填写等,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经专家推荐,这一成果准备参加2017年北京教育成果博览会,需要将该成果做成展板。由于时间紧,任务重。陶老师放弃了暑假回内地休假的机会,一直在学校加班,忙了整整一个暑假,无怨无悔。陶老师说:“我来援藏,就是来帮助实验小学的。这里需要我,我怎么能离开呢。”

师资培训,辐射引领

作为湖北省“国培”专家,武汉市学科带头人,援藏一年以来,陶佳喜老师在师资培训方面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无论在实验小学还是在拉萨市、西藏自治区,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拉萨市实验小学,陶老师一年内做了13场专题讲座和经验分享。内容涉及到学科建设、校本研修、学科教学、教学管理等。听讲座的有实验小学的老师,有实验小学盟校的老师,也有来自拉萨市、自治区部分地市县的老师。

今年4月,应教育厅的邀请,陶老师远赴阿里地区进行师资培训。阿里平均海拔四千多,对于有高血压的陶老师来说,又是一个挑战。陶老师接到任务后,没有推辞,毅然前往。此次教师培训,日程安排很紧,陶老师既有专题讲座,又要上示范课、听当地老师的常规课,还要与受训老师进行讨论交流。到了阿里,随着海拔的增高,陶老师有明显的高反。晚上睡不着觉,头疼难忍。但这并没影响陶老师的培训。陶老师结合当地的情况,临时调整了讲座的内容,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陶老师原本只讲习作教学,根据当地老师的需求,陶老师增加了阅读教学的有关内容,增加了讲座的课时,得到受训老师的欢迎。

今年7月,由自治区教育厅组织的全区骨干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中,陶老师受邀进行了语文学科的培训。受训老师所在的地区用的是区编教材,陶老师一直用的是人教版教材。为了讲好课,陶老师仔细读了一到六年级的区编教材,对区编教材的课程标准也进行了研究,用了将近两周的时间进行备课。在培训课上,陶老师从理论到实践,引用大量的教学实例,深入浅出的进行教学。讲座针对性强,易学好用,接地气,受到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另外,陶佳喜老师还经常利用休息日,深入山南和尼木山区农村,了解家庭贫困孩子上学的情况,积极联系慈善机构,进行慈善资助。在他和清华附小韩冬老师的帮助下,有四十多名孩子得到了慈善人士和慈善机构的资助。

陶佳喜老师,一位在内地深受欢迎和尊重的资深名师,不为名,不为利,远赴雪域高原,克服种种困难,为了西藏的教育事业,默默奉献。这种教育情怀,铸就了高原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