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国家给我一份信任,我就不能愧对这份信任,我要尽毕生之力让华师一成长为华中教育领域的精英”这是他对教育的使命。他就是我们敬爱的郎郡诗校长,他的一生都与教育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1950年至1974年在华师一附中工作,于1958年至1974年担任校长,为华师一附中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2017年1月23日,建校初期的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学校领导、华师一附中原校长郎郡诗,在医院安详离世,享年92岁。
翻看郎郡诗校长在学校的老照片,总给人一种意气风发的感觉。五十年代拍的照片都已经斑驳,照片中郎校长则风华正茂,他是华师一附中的奠基人。六七十年代,华师一渐渐成长,照片中的郎校长正值盛年,顶着华师一附中的一片天。离休后的郎校长已是满头华发,他依然用心守护着华师一附中的壮大和发展。如今郎校长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但他音容宛在,教诲永存。
1
有一种开创充满使命
1950年5月,潘梓年、赵君陶等著名革命教育家带领八位同志,开始创建了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即华中师大一附中前身。按照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的要求,中南区的学校必须在当年8月即开始招生。尽管只有3个月的时间,尽管身处百废待举的环境,尽管物质条件和人才储备都处于极度匮乏状态,但华师一附中的前辈们没有懈怠。因为他们知道,这既是祖国的命令,也是时代的要求。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曾是战争年代手拿钢枪的战士;当战争结束,他们响应祖国和时代的呼唤,迅速而又顺利地转换角色,放下钢枪拿起钢笔和教鞭,开始了教育领域的新“长征”。
当时,由牟政同志任副校长,郎郡诗同志任行政处副主任,黄静仁同志任会计,郝黎同志任总务干事,左焕棨、易有奇同志任教导干事,傅春山、邓凯同志任炊事员。虽然分工如此,但谁都没有只按分工来。工作条件差,建校任务重,郎郡诗同志和大家一样:除了完成正常工作外,还轮流上街买菜,自己管理伙食,既是工作员,又是服务员、采购员、炊事员,实行包干制待遇。
在这种条件下,同志们依然朝气蓬勃,精神振奋,对未来的新型工农速成中学投入了最大的热情。这一段时期,被称作“昙华林时期”,是学校的一个筹备阶段。8月中旬,学校决定办在中原大学校区内,大家旋即撤离昙华林。9月上旬,在中原大学西区木板房(现中南财经大学西区)开学上课。每每忆起往事,郎郡诗校长总是对这一段白手起家的艰难岁月恋恋难忘、感慨万千。
2
有一种高度代代传承
“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简简单单十个字,却蕴含着极为丰富的信息。这些信息中,既包括那个火样年代的特殊印迹,也包括了华师一附中代代传承的特殊高度。
学校在办学之初受到中南局和中南军政委员会的极大重视。郎校长曾说过:“工中的财务经赵君陶同志努力,经费比一般中学、甚至大学还多些。有一件事很能说明,当时学校没有汽车,物资运输的困难很大,我写了个报告,赵君陶同志呈上去,最后批了27000元,购置了一部苏联汽车。
这在当时,连中南大学也没拨到新汽车。”对于学校成立之初即能享受如此“待遇”,郎郡诗并没有引以为傲。国家给予了这样优厚的待遇,说明华师一是国家在教育领域注目的重点。“国家给我一份信任,我就不能愧对这份信任,我要尽毕生之力让华师一成长为华中教育领域的精英”。经历了华师一建校全过程的郎郡诗这样想,也这样做了,毕生心血换来了华师一的稳健成长。
校舍变了,校址变了,老师和学生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学校的特殊地位始终没有变:建国之初的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直属中南军政委员会教育部领导,是中南局眼中的希望;如今的华师一,已成长为全国著名重点中学、湖北省窗口学校,是华中地区教育的龙头,是荆楚大地上一面迎风飞扬的教育大旗。
建校之初,来校学习的学生有工人、农民,还有解放军战士,他们的政治觉悟很高,其中90%都是党员。1958年,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结束使命,华师一附中取而代之,所招收的学生依然是初中毕业生中的尖子。直到现在,在湖北省诸多高中学校里,华师一附中依然是全省各地乃至全国各地优秀初中毕业生向往与追求的第一目标。
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若想建成一个好学校,没有优秀的师资力量怎么行?所以,在中南工农速成中学建校之初,郎校长即配合时任中南教育部中小教育处处长的赵君陶同志,确立了建校最重要的条件——师资。
当时学校的教师都是赵君陶等同志从六省二市(六省:湖北、湖南、河南、广东、广西,二市:武汉市、广州市)挑选的优秀教师来汉任教。这一批才学与师德俱佳、责任心与使命感兼备的优秀老师,在中南工农速成中学的使命结束之后,转而成为华师一的教坛前辈,以自己的扎实学问与敬业精神感染、影响着当时的学子、后来的教师。
作为华师一附中的第一任校长,郎郡诗不仅抓教学管理,也身体力行走上讲台。1963届的一位校友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评价郎校长的教学“郎郡诗的政治课,把大家引入了阶级博弈的大千世界”,时隔半个世纪,郎校长为学校日夜操劳的敬业精神还让当时的学子念念不忘。
中南实验工农速成中学将初一到高三的六年的课程压缩成三至四年完成。第一届集中一个班三年完成学业,全部升入大学,现在绝大多数在国家的国防领域,成长为业内的权威。郎校长根据学生的特点来设置、改革教学课程体系,这个传统华师一不仅没有丢弃,而且做得更好。
地位的特殊、学生的特殊、教师的特殊、课程的特殊,这四种“特殊”形成了华师一办学之初的鲜明特色。办学的硬件可以购买可以复制,但是这些宝贵的“特殊性”,是其它任何一所学校无法复制的。如今华师一附中依托这种特殊地位,吸引一批又一批优秀学子,不断锤炼优质的教师队伍,引领课程改革的潮头,让自己始终保持在我国基础教育领跑者的高度。
3
有一种精神昂然而立
“要不就不做,要做就做最好”,郎校长总是这样说,老革命出身的教育者们对教育事业的挚诚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才有了华师一附中良好的开端,这种不服输的革命精神就是华师一附中“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精神的前生。
昔日朝气蓬勃的青年,如今已成白发的长者。但“追求卓越,永争第一”的崇高精神却历久弥新,在一代又一代华师一人中薪火相传。这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是华师一人心中生生不息的力量。
中南工农速成中学时期,良好的学风和教风逐渐形成,不管外部的政治环境如何,整个学校呈现出和谐融合、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老师、学生互敬互爱,教师政治上向学生学习,学生在业务上交给老师。虽然中南工农速成中学只存在了八年,但这八年的教育之路,让郎郡诗深深体悟到,不管外界环境如何,政治风气如何,学校就是学校,它是教书育人的地方,教学质量就是学校的生命线。1955年从中南工农速成中学向华师一附中过渡,学校继续保持工农时期的校风,在教学、体育等方面不断显现出优势,尽管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可升学率迅速跻身全省前8所重点中学之列。体育方面获得全国中学生体育运动景泰蓝杯等奖项。
1962年,国家体委、党中央决定创办业余滑翔学校,学校面对学生身体、学习条件层次不齐等困难,给滑翔员们生活和学习上开小灶,将培养未来飞行员当作政治任务,保证他们尽量不感冒生病,从学习生活、吃饭、休息等各个方面都细心照顾。可是在那个菜、肉、煤等基本生活物资都要凭票供应的年代,吃饱穿暖都成问题,若要说“细心照顾”,那简直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可郎校长不怕这样的难题。为了学生,再难再苦的事他都要做好。师生们时常看到郎校长穿着一身粗布衣,蹬一辆破旧自行车,风里雨里找关系,跑发电柴油机、菜、煤等,为改善师生生活四处忙碌。刘世策老师回忆“在物质条件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华师一创办了滑翔班,为祖国空军献力,这都需要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开坧能力。”不仅如此,华师一附中还走在全国的前列,培养出了首批女滑翔员。2013年8月是首期滑翔班学员参军50周年,16位同年入伍的同学及战友欢聚一堂,畅谈半个世纪以来各自的人生轨迹,无不提及是华师一附中的滑翔班,给他们插上第一双飞行的翅膀。
到了六十年代中期,政治压力越来越大。在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下,许多学校停课闹革命,郎校长顶着压力,在教学管理上依然将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坚持每个年级每学期都有教学大纲,每学期末严格检查每个班教学任务的达标情况。
风雨不定的政治局势让单纯的学子们心生恐惧,不知道自己奋斗的方向。郎校长明白学生们的感受,心里备受煎熬。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我们不能置之不理,但是学子们对人生方向的把握不能出错。所以,每一年新生入学,郎校长总要走上讲台发表热情洋溢的讲话,讲华师一诞生之初的艰苦,讲50年代身经百战的老革命在学校刻苦学习的事例,讲华师一的杰出校友们当时的成就,激励孩子们向革命前辈、校友学习。郎校长除了自己讲,还常常请已经毕业的老校友回来给学子们答疑解惑、讲人生与奋斗,帮助学子们把握好知识与命运的关系。这样的思想教育,如同及时的绵绵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子们浮躁的心冷静下来了,晦暗的视线明朗起来了,整个校园呈现出一片宁静、明朗的色彩。
记者程秋萍校友回忆说,因为母亲被错划为“叛徒”而受尽歧视,又亲眼看见自己的小学班主任吊死在教室的房梁上,所以内心一直惊恐不安。当她带着满心的创伤走进华师一附中的校园时,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这里没有喧闹的批斗会、铺天盖地的大字报,有的是绿茵茵的草地、宁静优雅的校园,有的是师生和谐交流、相互关爱。每每回忆起自己在华师一的宁静时光,程秋萍校友都忘不了郎郡诗校长为学校、为师生的倾力付出,她在回忆录中写道:“郎校长一天24小时吃住都在办公室,白天处理校务,晚上与老师、学生谈心交心。郎校长办公室的灯光总是全校最晚一个熄灭。那时,老师和学生有些想不开的事都爱找郎校长。是郎校长这样一位老优秀共产党员以一颗悲悯之心、仁爱之心滋润着每个老师和学生,在那个“左”的年代是十分难得可贵的。”
4
有一种牵挂念念不忘
郎郡诗校长在退休之后,一如既往地关心并支持学校工作,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他曾作为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参与并见证了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发展基金会的成立,为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发展基金会的发展建言献策,希望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发展基金会发挥应有的作用,促进学校的发展,形成尊师重道、捐资助学的和谐校园。
多年来,郎校长不论走到哪里,始终关注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发展,关注华师一校友的成长。郎校长每次参加校友活动,看到曾经教过的学生,回忆起在华师一附中工作的点点滴滴,他希望校友们的发展越来越好,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栋梁之才。1963届校友毕业五十周年联谊会上,郎校长讲话,开宗明义就说“我今天讲讲华师一的学风、教风和校风”。25分钟的讲话就讲这三风,可见郎校长对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实践。“华师一前程无限好,更有英才在后头”这是郎校长殷切的期盼,更是对新一代华师一学子的莫大鞭策。
“过了知天命之年,方知当年华师一附中的风气之可贵!老校长在云水怒风雷激的年代,竭力为我们维护了相对平和的学习环境,给予我们完整扎实的中学教育,受益终生!” 1963届校友感叹道。每次临近毕业时,郎校长会和班主任一起,对所谓“出身问题”的学生公平对待,给每位同学写客观公正的鉴定,向招生院校全力举荐,帮学生把志愿填好。通过郎校长和老师们的努力,这些学子没有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有的学生成功考上了北大、清华、北师大等名校。对于落榜的学生,郎校长也从不放弃,努力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协商,有的录取到专科学校,有的安排了稳定工作。这就是华师一的责任与担当,从郎校长身上看到的是敬业、仁爱、睿智和胆识。
淡看世事去如烟,铭记恩情存如血。彭传栋校友回忆道“正是因为学校坚持对老师对学生负责的办学精神,极大地调动了教与学两者的积极性,老师诲人不倦,学生笃志好学,华师一才能真正落实以教学为中心,教师才能真正发挥主导作用,学校也才能办得这样有章有法、有声有色。”只要进了华师一的校门,学校绝不轻易让一个学生中途辍学。华师一附中的学生毕业走出校门,每个人都愿意努力继续深造,为祖国建设而工作。有位1963届的校友,是从外省农村投靠亲戚来华师一上初中的,三年困难时期家里出变故,实在难以再读下去,好几天都避开同学哭,一筹莫展。郎校长得知后,迅速为她安排宿舍,给她颁发助学金,资助她继续求学。时隔多年,校友聚会时,这位1963届校友含泪说道:“没有郎校长,我就上不了大学,就没有我的今天。”
华师一校友会领导和老师曾多次去郎校长家中拜访,转达全校师生及各届校友对郎校长的问候。特别在得知郎校长意外摔伤后,于2017年元月3日探望刚出医院在家静养的郎校长,祝愿郎校长早日康复。虽然,郎校长已驾鹤西去,但郎校长严谨而朴实的工作作风,严以律已、以身作则的师德典范仍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华师一人。
纪念郎校长最好的方式是传承,他带给华师一附中的影响永远不会磨灭。我们将不负郎校长的教诲,时刻铭记教育的使命。华师一附中最美的景色不是夏晨,也不是雪后,而是学识渊博的教师和心怀感恩尊师重教的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