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被誉为“武汉方言研究第一人”的文学院教授朱建颂于武汉逝世,享年96岁。朱建颂对家乡文化爱得深沉,一生专注于武汉方言研究,撰写出版了《武汉方言研究》《武汉方言词典》等多本方言研究著作,更在86岁高龄时开办全国首个“武汉方言班”,致力推广武汉地方文化。
被誉为“武汉方言研究第一人”
1979年,时任华师中文系系主任的王庆生拟开一门《方言研究》选修课,在学者们的推荐下,53岁的朱建颂走上了讲台,开始专注于方言研究。
朱建颂1926年出生于武汉硚口,中学毕业后以过人的语言天赋,考入华中大学国语系。后因父亲收入锐减,转入可公费就读的湖北师范学院,后成为武汉第一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师。
1955年,教育部发出《关于在中学、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并在北京开办“普通话语音研究班”。刚刚30岁的朱建颂成为普通话班的“黄埔一期生”,毕业后即与人合著《汉字辨音表》一书,交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随后,他多年担任湖北省教育厅“推广普通话委员会”委员,在全省做普通话的推广工作。
据了解,朱建颂做研究有一个习惯———走到哪里,兜里总是揣着小本和纸笔,听到有意思的方言,就记下来。有一次走在路上,他听见几个女工说:“像这样的媳妇,我屋里载得着。”这个“载得着”,他还是第一次听说,打听了之后才知道是“用得着、能发挥作用”的意思。像这样的汉话词条,几十年他一共收录了8000个,并于1995年出版《武汉方言词典》,成为人们查阅武汉方言的权威工具书。
多年来,他著有《武汉方言研究》《武汉方言词典》《武汉民间游戏》《武汉俗语纵横谈》等二十余部语言学著作,是业界公认的“武汉方言研究第一人”。
86岁高龄开办
全国高校首个“武汉方言班”
作为土生土长的武汉人,朱建颂对武汉文化有着很深的情感。即使退休多年到了高龄,他仍笔耕不辍,撰写专题报告,参与社会活动,不遗余力推广武汉方言文化。
他认为,武汉话在语言学上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属于西南官话的重要代表。方言中大量的文化蕴涵反映着不同时期的社会、政治、风俗等,如不通过文字、音像记载下来,这笔文化瑰宝将永远消失。
2012年,在朱建颂的推动下,我校语言研究所首次开设“武汉方言研究班”,利用周末的时间教市民学武汉话,这也是全国高校首次开设方言班。当时已86岁的朱建颂讲授的是武汉方言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方言班不只是教学生学说武汉话,更希望能挖掘培养武汉方言研究骨干,带动整个武汉的方言研究。”他说。
2017年,朱建颂编著的《武汉方言研究》和《武汉方言词典》出版,其中,《武汉方言词典》是对他20多年前的首版进行再次修订,这一年他已91岁。年事高,视力差,他要戴上老花镜,然后还要用一个高倍放大镜才能读书看报写东西,但仍在编辑的帮助下,为新版词典增加了新的武汉方言研究成果和词语条目,并对一版内容进行了修订。
他在《武汉方言词典》自序中写道:“我可以肯定地说,这就是武汉方言最后的样子,将来的武汉方言不会再有大的变化了。将来人们想要知道武汉方言最后的定型,就是这个样子。”
“一息尚存,还当努力”
2012年,朱老完成了一件“人生大事”。他与文学院180名大学生党员一起宣誓,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这是他期盼了56年的愿望。早在1956年,朱建颂就在武汉一师首次递交入党申请书,但随后被派去北京学习,错过了入党的机会,直到2011年才在华师再次申请入党。
“我要加入到党的队伍里,跟广大党员、广大群众一道,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为祖国尽一份力量,直到最后一息。”他在入党申请书中这样写着。
“朱老是武汉方言研究的标杆,他一生呕心沥血,只为留下武汉文化瑰宝,令人尊敬。”2月14日,记者联系到评书表演艺术家何祚欢,回忆起自己相识多年的老师和朋友,他十分感慨。
同为武汉地方文化研究者和推广者,何祚欢深知其中的不容易,也被朱建颂的执着、严谨和谦逊所感动。“方言文化研究需要收集大量的词语、典故,还要对标准音进行斟酌和定义,需要花费很多时间,但朱老乐此不疲。”何祚欢回忆,自己曾和朱建颂探讨选定武汉方言代表点的问题,朱老认为是车站路,但他提出武汉作为码头城市,方言中也会融入天南海北的元素,建议选取汉正街、花楼街等商贸中心为代表点。“朱老听后很高兴,连说要收录到词典的新版修订中。按说他是我的老师,但他对我的建议仍然很尊重、很包容。”
2020年,何祚欢到东湖医院住院,遇到同在那里休养的朱建颂,两人时常“串门”,聊的话题仍离不开方言研究。“他是标杆,是榜样,为了方言文化奉献了一生。”
朱建颂的学生、武汉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阮桂君曾在文章中写道:“朱先生多次强调,语言学者必须面向大众、融入社会,才会有出息。”当阮桂君问老师,如何看待社会评价他是“武汉方言研究第一人”时,朱建颂说:“一息尚存,还当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