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张俊韬 安静 宫慧娜)10月28日,由教育学院、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主办的国家特殊教育教材建设工作推进会暨数智时代盲校课程教材建设研讨会在校举行。
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教授钟经华、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李泽慧、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副院长张悦歆、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教授琚四化,我校教育学院院长、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执行主任雷江华等出席。来自北京市盲人学校、南京市盲人学校、青岛市盲校、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宁波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武汉市盲童学校、以及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成员、特殊教育系师生代表们参会。

雷江华在致辞中表示,在“教育强国”建设和教育数字化战略背景下,为视障学生提供高质量、适应数智时代需求的课程教材是我们的时代使命,也是保障视障学生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应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盲校课程教材的研究与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盲校课程教材体系。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办公室主任彭兴蓬围绕组织架构与团队建设、运行经费与网站建设、建设规划与调研报告、《纲要》解读与成果发表、教材建设与报告撰写、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实践指导等方面对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汇报。
张悦歆围绕“数智时代的盲校义务教育教材建设”作主旨报告。她认为,数智时代盲校教材建设应从“静态载体”转向“智能交互系统”,从“知识传递”转向“数智化育人”,数智化赋能盲校教材特征升级应从AI驱动的个性化感知适配、技术强化的感官补偿功能、AI赋能的核心素养培育三方面出发,推进数智化“无障碍教材”建设。
专题报告环节,北京市盲人学校副校长李元、青岛市盲校校长王守暖、淄博市特殊教育中心副书记李善军、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闵菲、南京市盲人学校校办副主任张伟、武汉市盲童学校校长郑锋依次作专题报告。钟经华认为人工智能的运用既是机遇也伴随挑战,呼吁构建统一的盲校教材平台,促进资源共享与协同共建。琚四化表示,基础研究是当前盲校课程教材建设研究的重点,应从图形呈现标准、表格转换规范等方面加强基础研究。
圆桌论坛环节,来自一线学校的教师代表与深耕视障教育的高校专家就盲校校本课程与资源建设、国家课程教材的使用、视障融合教育等问题展开充分研讨,为视障教育课程资源优化提供了多元思路。
本次研讨会对国家特殊教育教材建设工作和数智时代盲校教材建设进行了充分研讨,进一步明晰了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特殊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的建设方向,为打造特殊教育教材研究和政策咨询高地,落实国家特殊教育教材建设事权打下了坚实基础。
(审读人:雷江华 田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