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经典·致敬祖国” 用诗歌吟诵家国情怀

作者:钟思 王婷 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19-09-23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钟思 王婷)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9月21日,由校图书馆、校团委主办,校关工委协办的岁月如歌·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诵读大赛在校图书馆博雅展播厅举办。

大赛以“回眸经典·致敬祖国”为主线,由《棉花奶奶》《大国小家》《奋斗的海燕——歌颂伟大祖国》《读中国》《青春中国》《与妻书》《呦呦鹿鸣》《我们天上见》《一个老兵的故事》等爱国诗歌组成,旨在通过“唱、读、讲、演、诵”等多种形式推广全民阅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海燕,是暴风雨的预言家,呐喊着时代的强音。《奋斗的海燕——歌颂伟大祖国》诗朗诵描绘了70年的风雨中,中国共产党如勇敢的海燕一般带领着全国人民风雨无阻,奋勇前进的壮丽身影。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呦呦,德音孔昭。话剧表演《呦呦鹿鸣》歌颂了沧桑巨变七十年里默默无闻、潜心耕耘于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屠呦呦历经万千劫波,身处功利喧嚣,仍弦歌不辍的精神和风骨。

1911年4月27日,革命志士炮轰两广总督府,遭遇清军围攻,死伤惨重,其中一位年仅24岁的爱国青年林觉民给妻子陈意映留下了一封荡气回肠的绝笔信。《与妻书》诗朗诵再现了革命烈士林觉民对妻子的深情和对处于水深火热中的祖国深沉的热爱。

话剧《我们天上见》改编自由著名演员蒋雯丽自编自导的同名人物自传电影。诗歌讲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中国南方一个经常会下雨的小城里,七八岁的小女孩蒋晓兰和已至暮年的姥爷之间相依相伴的亲情故事。同时展现了这位老兵身上承载着的坚毅、忠诚的品质,以及这种精神的代代传承。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大国小家》讲述了新中国70年命运巨变的历史浪潮下,一个小家庭老中青三代人与祖国风雨同舟,在逐梦路上一往无前的感人故事。

风华正茂的岁月,她来到湖北枝江,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年过七旬,她依旧奔走在田间地头,推广农技,为农民服务。《棉花奶奶》讲述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战线的老党员李文英心系农民,情洒田野,把满腔忠诚和聪明才智,毫无保留地献给“三农”事业的故事。

“在中国,有一个老兵,今年九十五岁高龄,他的名字叫张富清。”《一个老兵的故事》讲述了“时代楷模”张富清同志60年来深藏功名,一辈子坚守初心、不改本色,甘于奉献、不求回报,任劳任怨扎根艰苦山区,为民造福的感人事迹。

比赛现场,校图书馆的馆员们集体诵读了经典爱国诗歌《青春中国》;校关工委五位与共和国同龄的退休老教授朗诵了《读中国》;大赛在全体演职人员和观众们集体演唱《我和我的祖国》的激情昂扬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比赛结束之后,历史文化学院严昌洪教授对节目做出点评。他谈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本次诵读大赛演出主题多样,富有创意,表达了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祖国七十年风雨变迁历史的铭记,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很好表现形式。希望华师学子要秉承情怀,不忘初心,为实现民族复兴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