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报道我校毕业生工作

作者:程远州 编辑:党波涛 发布日期: 2020-06-11

编者按:6月10日,《人民日报》以《写论文、考研面试、求职线上进行 隔屏答辩,多了份温情》为题报道我校毕业生工作。全文如下:

“仔细看,还是能认出来自己的吧?”上传头像后,看着软件自动生成的卡通风格毕业照,赵萌萌跟一起“合影”的同窗好友说。照片上,在华中师范大学门口,卡通小人造型的同学们穿着学士服,笑容灿烂。

“拍”完毕业照,赵萌萌的大学生涯只剩下返校办理毕业手续、取回个人物品了。随着疫情好转,包括华中师范大学在内的武汉多所高校毕业生6月8日后分批次申请返校,出示健康绿码和核酸检测结果可直接入住寝室,同一寝室同一时间只能一人入住。

赵萌萌的论文答辩、考研面试和工作面试均在网上进行,过去的4个多月里,她每天大部分时间在电脑前度过。赵萌萌说,虽然答辩之前还挺担心的,但最后答辩进行得很顺利。她感觉,在这次大规模的“云答辩”中,师生们隔屏相望,“多了份温情”。

为了帮助毕业生更好地完成毕业论文,华中师范大学采取搭建在线论文平台、开放多个电子资源数据库等措施,全力保障论文质量不下降、答辩标准不降低、学位授予不推迟。目前,该校4400多名本科毕业生已全部通过“云答辩”。

疫情期间,赵萌萌一刻不敢偷懒,她不仅要完善毕业论文,还要准备研究生考试复试,同时在网上投递简历,参加“云面试”。

“我投了70多份简历,最后拿到5个岗位。”赵萌萌说,受益于今年硕士研究生扩招,原本以为已经落第的她被调剂到华南师范大学读研。

今年,31.7万武汉高校应届毕业生面对特殊毕业季,很多都像赵萌萌这样做了多手准备。赵萌萌说,因为全球疫情的影响,一些同学出国留学计划搁置,还有一些同学找工作时心理压力很大。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辅导员王璐负责195名毕业生的毕业事项。“我非常理解你们此刻的担忧、焦急、无奈和彷徨,但同时我也坚信这些只是暂时的,调整后你们一定能自如地应对……”作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级生涯规划师,王璐深知心理引导的重要性,她撰写了《致2020届毕业生的一封信》,疏导毕业生情绪,每天晚上开设“璐姐云问诊”。“让毕业生们顺利毕业,就是我们的抗疫成果。”王璐说。

看到网格化管理在防疫中起到了很好作用,王璐巧学活用,依托微信、腾讯课堂等网络平台,建立“辅导员—学生干部—党员联络人—学生”四级网络,及时了解毕业生的动态和困难。在排查过程中,王璐了解到有一名女生的父亲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家庭经济较为困难,迅速向学校申请了疫情期间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专项补助。

(审读人:梁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