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教师为150余名青年教师“传经送宝”

作者:李雅婷 编辑:毛军刚 发布日期: 2020-12-24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李雅婷)12月22日,由校工会主办的“青年教师成长工程之获奖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在南湖综合楼一楼报告厅举行。本次交流会邀请了我校5名在教学方面取得优异成绩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分享经验,校党委副书记查道林、副校长彭双阶出席,全校150余名青年教师参与。会议由校工会负责人主持。

查道林表示,学校第十二次党代会指出,新时期学校发展面临新要求、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坚持以高质量人才培养为中心,全面推进开放化和现代化,把华中师范大学建设成为教师教育领先的世界一流大学。青年教师代表着学校的未来,是学校教学工作、科研任务的主要承担者和骨干力量。希望大家要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昂扬奋进的战斗状态,切实担负起时代赋予历史使命,为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和跨越发展做出新贡献。

会上,青年专家们分享了教书育人的经验体会。湖北省第五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教育学院田友谊教授以“从‘教’到‘学’:大学教学范式的变革”为题,详细剖析了大学教学范式的变革;全国高校第五届青教赛一等奖获得者、化学学院副教授佘能芳从自身参赛经历谈“如何应战青教赛”;“微助教”创始人、心理学院副教授田媛围绕“与自己和平相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分享自己成长的经历;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文学批评”混合金课负责人、文学院教授徐敏以“文学批评”课程为例,描述了其教学创新的过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湖北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化学学院教授原弘以“大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为题,引经据典,分享感悟。

彭双阶在总结发言中谈道,教师是神圣的,教师是贯彻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主体;教室是神圣的,教室是实行教学活动的场所,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场所,是教师和学生交流互动、互相影响的场所,是育人的重要阵地;教学是神圣的,这是教师立德树人最重要的方式,是教师在学校里最重要的活动。他呼吁老师们一起倡导“三个神圣”,真正做到立德树人,提高学校办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发展。

(审读人 周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