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生动的党课 马院老教授生前遗愿感动师生

作者:王海龙 赵慧 编辑:曹世生 发布日期: 2023-11-03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王海龙 赵慧)精神的传承需要旗帜引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刘光明是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授,今年10月22日因病逝世,享年88岁。他临终前嘱托,把自己的工资积蓄部分交纳党费。

11月1日,马克思主义学院举行“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终身信党爱党为党跟党走,遗愿交纳大额党费表初心”师生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其家属遵照刘光明教授的遗愿,向马克思主义学院退休党支部一次交纳大额党费10万元。校党委书记夏立新、校党委副书记查道林等列席主题党日活动。

夏立新指出,刘光明老师的一生,是爱党敬党、忠诚于党的一生;刘光明老师的一生,是献身华中师范大学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生。今天的主题党日活动,既是一场向刘光明老师致敬的追思会,更是一次传承革命精神、弘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生动党课。

刘光明教授的侄儿宋海锋说,“刘光明老师始终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信仰,廉洁自律,勤俭朴素,他把一生最好的时光贡献给了党史研究和教育事业。”“刘光明老师值得每一位党员学习,不管时代怎么发展,我们每一位党员信党爱党为党跟党走的信念永远不能变,也永远不会变。”退休党支部党员代表刘文君教授回忆说。

退休党支部党员李良明教授回忆了与刘光明老师一起工作的情形,“我认为做学问都是用脚跑出来的,刘光明老师访问了多少人,跑了多少路,才完成了这个任务,他这一生都信党爱党为党跟党走,发挥了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作用,值得我们永远学习。”

回顾刘老师的一生,我们看到了一名65年党龄的同志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忱。从走上三尺讲台,到天下桃李芬芳,刘光明老师志存高远,不负韶华,为教育事业作出贡献,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榜样。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孙永祥说,学院从创立到今天,正是因为一代又一代“马院人”不懈奋斗,特别是一批又一批像刘光明老师这样的老党员,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真理事业不断奋斗。

刘光明1961年入读华中师范学院政治系,于1965年大学毕业留校任教。他长期从事中共党史和湖北地方革命史的教学与研究,其治学严谨,勤奋耕耘,曾主持多项国家社科项目、湖北省社科项目研究,出版《郑位三传记》(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82年出版)、《鄂豫边区抗战和中原突围问题研究》(与周玉承共同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年出版)以及《湖北抗战人物志》《毛泽东思想原理新论》《毛泽东捍卫民族独立的理论与实践》《中共三代领导集体捍卫国家独立和主权的理论与实践》等著作。研究成果曾先后获湖北省1984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1986年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先后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党史研究》《江汉论坛》等刊物发表《论毛泽东对经济建设的理论贡献》《新四军第五师发展河南问题之我见》等学术论文40余篇。曾任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党史教研室党支部书记、政治系党总支副书记、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理事兼湖北分会秘书长等职。

(审读人:孙永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