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廖焰迪)12月4日,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颁奖仪式在成都举行。在本次征文活动中,我校法学院再创佳绩,共获得5项奖励,充分展现了该院在知识产权理论研究及人才培养的水平。其中,《二次创作中转换性使用解释下合理使用制度之调试》(陈怡欣)《论我国孤儿作品规定中查找制度的完善——兼评〈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第51条〉》(廖焰迪)《浅析版权保护期限的平衡点》(彭丽滢)三篇参赛论文分别获得本科生组一、二、三等奖;《从“黑洞照片事件”谈我国版权滥用行为的规制——从谨慎认定侵权行为人过错出发》(冯锦涵)获研究生组二等奖;法学院刘华教授获优秀指导老师奖。
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是国家版权局长期坚持的“版权进校园”品牌活动,旨在激发大学生创新热情,提高大学生版权认知水平,发掘高校版权人才,展示高校版权教育实践成果,提升全社会版权意识,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和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助力。
本次征文活动历时六个月,共收稿1492篇,其中本科生论文906篇,研究生论文586篇,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特区,共计234所高校参与。经过形式审查、技术审查、专家评审,最终评选产生了特等奖论文3篇,本科生组和研究生组一等奖论文各10篇、二等奖论文各20篇、三等奖论文各30篇,优秀奖论文30篇,优秀指导老师奖20名,优秀组织奖20名。
本次征文活动由全国大学生版权征文活动由国家版权局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国家版权贸易基地承办。
(审读人:刘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