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肖泽磊教授课题组学术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

作者:李浩然 肖泽磊 编辑:毛军刚 发布日期: 2025-08-26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李浩然 肖泽磊)近日,我校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肖泽磊教授课题组在基层治理研究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其研究成果“How the Integration of Rurality and Modernization Promotes Homeowner Autonomy:Evidence from Chinese County Communities”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Journey of Contemporary China》上发表。该研究成果由肖泽磊教授(第一作者)、其指导的硕士研究生李怡斐(第二作者)以及郑颖颖(共同通讯作者)共同完成。华中师范大学为唯一完成单位。

该文关注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县域商品房社区这一承接农村人口转移的重要载体,认为这类社区既呈现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又保留着源于农耕社会的亲缘关系、邻里文化等乡土特质,形成了 “空间重构的乡村邻里”“半熟人社会”“乡土信仰”“护誉倾向” 等独特城乡交融特征。但长期以来,学界对业主自治的研究多聚焦城市社区,且常以“集体行动”“社会资本”等理论框架展开,却忽视了县域社区中乡土性与现代性交织的特殊治理场景,也未能充分解释中国治理现代化语境下业主自治的生成逻辑。

针对这一研究短板,研究团队基于现实案例的深度调研,揭示了乡土性与现代性融合的自治实现路径。发现乡土文化并非现代治理的阻碍,反而能通过适应性转化成为业主自治的“本土资源”:乡土社会的“差序格局”为社区构建了天然信任基础,“风水信仰”等乡土情感成为凝聚集体认同的符号。文章提出的“乡土性与现代性共生”的治理模式,不仅填补了县域商品房社区自治研究的理论空白,也为理解中国特色现代化进程中“传统资源的现代转化”提供了新视角——县域商品房社区的业主自治既非完全西方意义上的私人治理,也非单纯的行政管控延伸,而是乡土秩序与现代话语相互调适的产物。

该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1FJLB015)的资助。该研究成果为中国县域社区的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实践参考,对探索“传统与现代如何协同推动治理创新”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全文链接:https://doi.org/10.1080/10670564.2025.2530935

(审读人:王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