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仙友谊!同寝姐妹花携手集体保研
[华大在线] 桂子山,南湖畔,南湖学生宿舍2栋507寝室,在这金秋九月收获满满。梁心怡收到了南京大学图书馆专业的保研录取通知,敖丽娟会在明年九月前往中国科学院大学开始情报学的学习,保送至武汉大学的熊...

张子扬:循梦而行“泳”往无前
[华大在线] 男子马拉松游泳10公里金牌、男子4×20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男子800米自由泳项目金牌、男子400米自由泳银牌、男子4×200米混合泳接力项目银牌……在前不久结束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我校体育学院2020...

在华师 成为更好的我们
[华大在线] 默契是坐在身边不说话也很自然地久处不厌,是面对距离努力缩小差距的步履不停,是历尽千帆仍要一起做追梦少年的不变执着,是陪彼此度过青葱岁月的携手并行……这些点点滴滴之于武佳雯和武佳乐而...

是镜子,亦是彩虹
[华大在线] 送走盛夏,在晴朗秋日里,桂子山又迎来了一批新山民。来自五湖四海的2021级新生将在这里汲取养分,绽放出独属于自己的光芒。一样的发型,一样的体貌,一样的脸庞……人群中,一对双胞胎姐妹格外...

692分,选择华师,选择当老师!
[华大在线] 9月15日,2021级本科新生怀揣着梦想与希冀来到桂子山,正式开启他们的人生新征程,来自天津的2021级文学院新生周芳宇也是其中一员。初来乍到,与天津已经凉爽的九月截然不同,武汉的炎热让她一时...

刘璇:演讲之路 用热爱全力以赴
[华大在线] “几十年前,外公在战火纷飞的边境线拿起了枪杆;几十年后,我在河清海晏的盛世中站上了讲台。一份炙热的爱国情怀在我们两代人中间传承……”伴随着音乐声缓缓结束,聚光灯又一次照向舞台中央的...

韦奇林:从国家卫士到人民教师
[华大在线] 站上讲台,干练飒爽,自信挥笔的韦奇林在2021年福建省厦门市教育局招聘考试中脱颖而出,被三所学校四个岗位同时录取。如今,她即将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前往厦门实现自己心心念念的教师梦。...

巧匠出能工:华师团队以“舞”获佳绩
[华大在线] 手持芭蕉扇,虎虎生风;双手太极式,拳拳到位,不仅如此,主角还能跟随着音乐、背景视频一同翩翩起舞。不过,站在台上大显身手的可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台台被精心设计过的机器设备。凭借着别出心...

行于阡陌 躬身实践
[华大在线] “其实这个名字的寓意很简单,就是在田间小路上行走的一群人。”马克思主义学院辅导员、阡陌团队发起人赵芸逸介绍着团队名称由来。也正是这个朴素简单的名字,将一群怀揣朴素理想的青年汇聚起来...

一念既出 万山无阻:你的热爱与坚持终有回响
你是否也有过曾经坚持的热爱?热爱一种奉献,热爱一项技能,甚至热爱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很多时候我们都将它藏在心底的角落,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匆忙中将它遗落。殊不知,这份热爱如果有了坚持,...

徐畅:“华师给了我追梦的底气”
人物名片:徐畅,女,生命科学学院化学-生物学交叉培养专业2017级本科生,连续两年学年平均学分绩位居专业第一,英语六级609分,在校期间曾获得国家奖学金、校三好学生、树人丹桂奖学金等荣誉。...

张子悦:不虚度不滞留 文理兼修无畏跨界
张子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中澳)专业2017级本科生,中共预备党员,连续三年学分绩专业第一,为国家奖学金、博雅银桂奖学金、博雅丹桂奖学金获得者;先后荣获校优秀共青团员、校三好学生、...

黄雅雯:诗在趣方逸 志坚情未终
作为古老的文学样式,中华诗词展现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与价值观念,具有高度的审美与艺术价值。于个人而言,诗歌亦是陶冶情操,提升艺术修养的“良友”。在2020年“聂绀弩杯”大学生中华诗词邀请...

勒德勐豪:逐梦新时代 青春当自强
2019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2018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贵州省“优秀志愿者”、华中师范大学“华研楷模”“抗疫先进个人”……外国语学院俄语语言文学专业2018级硕...

韩旭:坚守专业初心 扎根祖国大地
[华大在线] 韩旭,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20届毕业生,本科期间成绩稳居专业前列,获国家奖学金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曾担任校海洋知识协会会长,获得中国高校地理科学展示大赛全国二等奖、全国海洋知识竞...

留学生易卜:病毒无国籍,艺术无国界
2020年初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蔓延到整个武汉、整个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然而,无论是奋斗在抗“疫”一线的战士们,还是默默为抗击疫情加油鼓劲的普通人,都在各自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默默贡献着自己...

彭嘉乐:梦,于土豆之中萌发
[华大在线] “晨曦穿透雾霭,阳光温暖的手指依次抚摸过城市的每一个角落,照亮我的眼睛。”细腻的文字讲述着真挚的情感,传递出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诗中的“我”,是我校社会学院2019级学生彭嘉乐。三代...

也门校友沙里夫:30万只口罩背后的深深武汉情
华大在线讯( 记者 熊可为 见习记者 刘佳怡)来自也门的2015级博士生沙里夫,在中国求学、生活共十多年,对中国尤其是武汉有着深厚的感情。疫情期间,他为武汉筹集了30万只口罩,用实际行动诠释...

刘洁:“洁”出表达力 声声入人心
(通讯员 邓小莲 刘菲菲)“我们正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在这场与疫情长久的拉锯战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战士。We are all fighters!”简单质朴的文字,因其背后承载的巨大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爆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