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武汉的“专属记忆”
作者:吴沛 田天慧 林晓枫编辑:吴沛
发布日期 2020-04-12 23:10:04

印象里武汉的四月天,有点闹,有点美,也有点让人难忘。清晨扑鼻而来的芝麻香,从街头飘到巷尾;午后倾泻一地的暖阳,从樱树照到脚尖;晚间萦绕耳畔的汉腔汉调,从霓虹灯下的广场绕到人潮拥挤的末班车间。于武汉学子而言,久别的武汉,不仅仅是一个绚烂缤纷的符号,更像是一个饱含深情的木匣子。冬去春来,木匣子里的记忆册越来越厚,让我们翻开书页,温习“我与武汉”的专属记忆!

武汉热干面:味觉记忆

热干面,作为远近闻名的武汉特色小吃,不仅是武汉本地人“过早”的首选食物,还是武汉的一张文化名片。初来武汉,大街小巷里各色各样的面馆宛若一道平凡却独特的风景线。面馆里那口盛着沸水的大锅、那柄装着一窝窝油面的长把竹蔑笊篱、那并排有序的佐料罐,还有蒙蒙白雾里那只娴熟地烫面、沥水、捞面、浇汁、洒料、扣面的大手,都成为了我们脑海里最熟悉的景象。

俗话说:“未尝热干面,先闻芝麻香。”一碗正宗的热干面最必不可少的便是芝麻酱。但提起芝麻酱,不少外地来的武汉学子都有着一段相似的经历。初次吃热干面时,对附着在面团上那股浓稠无比的土黄色芝麻酱满心好奇,但一入口,除了满口的芝麻味,几乎尝不出其他味道,再顺着多吃两口,越发感觉甜腻和碱味过重,并且越搅拌越干。对热干面初体验不太理想的同学并不在少数,但热干面更像是一种需要慢慢品尝,才让人回味无穷的食物。来自四川成都的我校外国语学院的李伊灵分享道:“武汉热干面会越品尝越喜爱,越回味越醇香。”她回忆起许久未见的学子餐厅和东一食堂的热干面,不禁感叹武汉热干面爽而劲道、黄而油润、香而鲜美的独特风味。如果不能一见钟情地爱上武汉热干面,那就将味蕾交给时间吧!

随着全国疫情形势的好转,武汉重启,分散各地的武汉学子激动不已。如今武汉居民的生活正在逐步恢复当中,街边巷角里又重新弥散着烟火气息。不少武汉本地学子表示外出后的第一选择便是像往常一样,来到街边,吃上一碗热干面,填补味觉上挂念已久的家乡记忆。身处武汉的我校新闻传播学院的姜翠谈到,虽然武汉蔡林记热干面开始了营业,久违的武汉热干面也顺利归队,但也并不是从前熙熙攘攘的景象,更像是一副守得云开见月明后的理性复苏。三三两两的人来到热干面店铺前,道起那声久违的“来碗热干面”,忽而涌上心头的感动让人莫名湿了眼眶。热干面,是一份有温度的食物,也是一份有温度的记忆。热干面醒了,武汉人和武汉学子的心便有了份着落。

武汉樱花:视觉记忆

武汉的樱花,如云胜雪。从三月初开始,早樱便逐渐在荆楚大地上绽放开来。据说,来武大看一场人海,是每一朵樱花的梦想。而今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武汉的樱花久久未能等到它的“知音”。

“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却也像绯红的轻云。”这是鲁迅先生在东京求学期间所见的樱花盛景。与东京樱花相似,浪漫、绚丽、雅致,这是不少武汉学子对武汉樱花的第一印象,不同的是,武汉樱花展现的是武汉独有的城市烙印。从武大樱花大道的落樱缤纷到东湖樱花园的夜间花影,樱花的骨子里无一不流淌着武汉这座城市的血液。老建筑旁的樱花掩映着绿瓦白墙,轻柔安静,折射出高等学府的古朴典雅;灯光照耀下的樱花凝视着粼粼波光,洗净铅华,显示出“大江大河大武汉”的繁荣。武汉最有名的赏樱地要属武大,一进入樱花季,武汉一众学子便会来到武大的樱花大道或是樱花城堡,奔赴一场春天的盛情邀约。树上绽放的是梵高式浓烈的春天,树下奔走的是火一般的飞扬的青春。

十日樱花作意开,绕花岂惜日千回?我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郑雯斐回忆起自己初次与樱花相遇的场景,仍然记忆犹新。和朋友登上樱顶后俯视下面的樱花,强大的视觉冲击力使她情不自禁为之动容。疫情影响下,昔日熙熙攘攘的赏花人的身影已不复出现,武汉的樱花沉默了一个春天,武汉学子们也只能通过“云赏樱”来寄托他们对于武汉樱花的思念。本科就读于我校的潘望来到武大读研已经接近一个年头,宅在家里的时间里,她曾一边 “云赏樱”,一边回忆大学四年以来关于樱花的美好回忆。“疫情中盛放的武汉樱花,即使失去了往日的人潮涌动但依然动人。等一切都过去了,我们相约武汉好吗?”潘望说道。

“爱与希望”是樱花的花语,疫情期间,人们见证了太多的人间大爱,也对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充满了希望。是的,武汉的樱花岑寂了一个春天,但那片热情奔放、轰轰烈烈的绯云会永远停留在武汉学子们的回忆里,安静而恒温,轻柔而绵长。

武汉话:听觉记忆

武汉话,是武汉的灵魂,也是武汉这座城市流淌于市井生活的血液。出了高铁站,漫步在武汉的老街,扑面而来的是武汉三伏天的热浪,四面八方传来难懂的异乡方言。腔调激昂,爆破中带着节奏,这是每个人对武汉话的第一印象。

每天凌晨,唤醒武汉的不是鸡鸣,而是在早市过早的武汉人略显嘈杂的声音。热干面摊前排着长长的小队,武汉人熟练地用武汉话与摊铺老板交流着;日间的街边巷脚,也常听到邻里间汉腔汉调的阵阵寒暄;走进夜市,烧烤摊、大排档中,年轻人们将酒杯“砰砰”碰撞着,时不时传出几声“汉骂”,吐露着一天的不快……

对于很多初到武汉的异乡人来说,语气泼辣、咄咄逼人的“汉骂”是粗俗不堪、令人畏惧的。“初次体会‘汉骂’,我就见识到它的恐怖之处。”我校化学学院的郑骧羊回忆自己刚到武汉时的情况时说道。但随着在汉时间的增长,他发现无论是平日邻里交流时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的汉腔汉调,还是生气、打趣时脱口而出的两声“汉骂”,都别有一番风味,“虽然‘汉骂’很难入耳,但这就是武汉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一环,不是吗?”

“汉骂”作为武汉当地的一种方言特色,在不经意间渐渐成为了武汉人们宣泄情绪、调侃生活的一种重要途径。正如前段时间在网上闹得沸沸扬扬的《差火》视频所展现的,“武汉嫂子”用“十级汉骂”怒斥着社区志愿者的不作为,引起了所有在家“憋疯了”的武汉人的一致共鸣。这段泼辣的“汉骂”,有理有据,直抒胸臆,展现出武汉人的坦诚率真。

城市的韵味终究来源于人,而人又通过语言将老城韵味表达出来。“喂!老板,来碗热干!”“好嘞!”在武汉慢慢恢复元气的同时,大街小巷的人们也在这烟火氤氲中,享受着独属武汉的“过早”时光。“浇点红油撒”、“再来根油条”……早市虽不如往昔那般熙熙攘攘,但那熟悉的笑骂仍萦绕耳边,久久不肯散去;我校的部分学子,也回忆起每天早上在学子食堂的包子窗口的阿姨热情的问着“后面的同学吃(Qi)么斯?”武汉这座老城的风韵,正伴随着汉腔汉调在街头巷尾的回响,慢慢重现在人们面前。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