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际先进水平评价
作者: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1-07-12 10:18:42

编者按:日前,《光明日报》对我校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的技术成果“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进行了报道,先全文转载如下。

“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国际先进水平评价

7月6日,记者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获悉,该中心的技术成果“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获得国际先进水平评价,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资源的知识组织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评价由湖北技术交易所组织,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任专家组组长。

增强现实展示

据悉,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以现代大数据技术为手段,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深度挖掘、数据库建设、知识组织与管理、可视化展示与精准传播、智能服务,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黄永林教授表示,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软实力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作用。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发展关键技术研究方面,该中心构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技术体系、资源入库技术体系、资源管理技术体系和可视化技术体系等一系列数字化技术体系,制定了涵盖戏曲、曲艺、民歌、器乐、文学等门类的七项元数据标准草案,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采集、存储和传承的综合技术方案。

目前,该中心以搜集整理的荆楚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为主体,构建了一套大型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不仅涵盖了湖北省127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0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400多位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文本、空间坐标、图片、音频、视频和三维模型等多媒体资料,还包括了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区的一些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数据库基础上,该中心利用地理信息软件制作了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地图,并开发了一套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展示平台,可以按照行政区、非遗类别等进行分类展示和查询。同时,在对湖北省60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广泛收集整理的基础上,中心拍摄并制作了13集原创专题纪录片《荆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与湖北九通电子音像出版社合作公开出版发行,获得2020年湖北省政府出版奖。

《荆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

中心副主任谈国新教授介绍,中心团队通过三维建模、虚拟展示等技术成果,以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手段开展少数民族非遗传播应用。比如,自主开发的《土家族撒叶儿嗬虚拟展示平台》联合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传统文化保护中心和当地中小学进行应用实践,有效增强了用户对当地传统文化的认识,并已经在湖北长阳中小学作为民族文化教育的教学资源进行推广。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柴如瑾、通讯员党波涛)

原文链接:https://wap.gmdaily.cn/article/01a133da06cf43e0bab030639724d0d4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