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被“时钟”绑架的人生
作者:李嘉瑶编辑:罗佳雨
发布日期 2022-05-27 23:31:27

“26岁开始练字”、“48岁的妈妈考上了大学”、“周围人都在卷,而我在尝试新的体育活动”……在豆瓣小组“逆社会时钟”里,数万名网友写下一段段走心的文字,真诚地分享自己或身边人打破社会常规、按个人意愿生活的故事。

“社会时钟”在社会心理学中被定义为“个体生命中主要里程碑的心理时钟”,通俗来讲,就是“在什么年龄要做什么事情”。人们在社会时钟的督促下前行,日复一日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有一群人,他们尝试着打破社会时钟,希望能够不被社会主流想法裹挟,按自己的节奏生活。

“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练书法的黄金时期不一定在幼年,考大学的资格也并非仅限于高中生,追寻心之所向的步伐从来不该被年龄限制。电视剧《请回答1988》中的角色金正峰,是一位典型的“逆社会时钟”者。在重视学历的社会里,金正峰由于连续六年落榜高考,受到旁人议论,但他从未屈从于外界“专心学习”的劝告,始终专注于做自己喜欢的事,最终在烹饪行业中找到清晰的人生定位。冲破世俗桎梏,寻找更多选择的自由,探索更多生活的可能性,这是打破社会时钟的意义。

然而,打破社会时钟并非易事,能够分享经历的小组成员只占少数,而更多人是在表达“欲破而不能”的犹豫和困顿情绪。“逆时钟是需要成本的,不是谁都有这个底气。”网友“Hazel”沮丧地表示,而“洪鹿鹿”回复道:“与其说需要的是底气,倒不如说是勇气。”打破社会时钟的确需要成本,但成本并不代表本钱,比财富更重要的是拒绝世俗定义的成功的勇气,以及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

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关乎名利,标准单一,但生活的成功对于每个人而言标准不同,甲向往在灯火辉煌的城市里打拼,乙却安于在辽阔宁静的草原上牧羊。无论是“打拼”还是“牧羊”,不在随波逐流中丧失个性,找到适宜自己的生活状态便算成功。生活终究属于自己,我们不必迎合所有人的期待,但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逆社会时钟”不是特立独行,而是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由衷的尊重,打破社会时钟的前提是寻找属于自我的生活轨道,做好重建生活秩序的打算。考试失利就弃学,工作困难就辞职,这类行为不是“逆社会时钟”,而是单纯的叛逆和逃避。“逆社会时钟”小组设立的初衷并非鼓励大家逃避压力,而是缓解年龄焦虑问题,提供更广阔的生活思路。面对“逆社会时钟”热潮,我们应该保持理智,冷静思考真正适合自己的人生是什么,以及自己能够为改变方向付出多少。

“常规是一只沉闷的野兽,杀死它需要勇气,驯服它也是。”打破社会时钟的规则需要勇气,适应和驯服规则也需要毅力。摆脱外界羁绊值得敬佩,坦然应对现状又何尝不值得赞扬?和“逆社会时钟”一样,“顺社会时钟”同样需要成本,也同样会带来收获。选择遵循社会时钟的人,或许难以体验挣脱枷锁的自由,但却能够在循序渐进中实现价值。社会时钟的存在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它有利于维持社会的稳定性,可以作为人生的建议。当个人内心的目标与外界的期待相一致时,便不会产生时间的割裂感。到底该打破还是遵循社会时钟,关键取决于个人的人生节奏是否与主流匹配,节奏一致则顺流而行,节奏不同则勇敢逆行。所谓“人如棋子,落子无悔”,不管是“逆社会时钟”还是“顺社会时钟”,只要是通过谨慎思考抉择的人生道路,就应该坚定无悔地走下去。

说到底,社会时钟不过是一份人生参考,与其过度纠结于“逆”或“顺”,倒不如淡化社会时钟的观念,去过经过自我审视的人生,去体验灿烂多彩的生活。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