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表情包“为伍”
作者:余佳仪编辑:屈诗艺
发布日期 2022-04-04 17:48:58

在当今的各大社交平台上,表情包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追捧,屡屡“破圈”:无论接收还是发送信息都附带表情包;一言不合就“斗图”;辗转各大社交平台“收图”……表情包已成为人们沟通交流的必备“神器”。

作为“图像时代”的典型呈现方式,表情包的走红在某种程度上是时代发展的使然。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表情包的制作提供了便利,社交平台的日渐普及化为表情包的传播提供了载体和大量用户。乘着科技发展的翅膀,表情包从最初的字符到系统自带的“小黄脸”,再到如今各种紧跟潮流的自制动图,丰富多样的形式迎合了人们的沟通需求。

“使用表情包可以活跃气氛,增进聊天的趣味性。”“缓解尴尬最好的方式就是发表情包。”这可能是很多人使用表情包的原因。每天我们都要处理庞杂的信息,如果单纯用文字进行输入或输出,就会让人们产生视觉疲劳;再者,由于个体表达习惯的不同,最终的表述也会有所差别,这就有在某些场合引起歧义的可能。表情包的嵌入,不仅使键盘敲击出来的文字有了温度,常常能使我们在阅读文字后看到表情包时会心一笑,而且表情包的使用在特定年龄群体中有相对统一的“不成文规定”,它的使用往往能准确地传达意思,很少被误解。

表情包流行的另一大原因在于其传播的便捷性。一张动感十足的图片再配上简短的文字,立刻就能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传递出发送者想要表达的含义。相较于打字,发送图片显然更加省时省力。同时,社交平台的一些功能的设置也提高了表情包交流的效率:微信、QQ都有收藏、自制表情包的功能、当打出一些常用语,如“谢谢”、“不客气”、“辛苦了”时,系统会自动向用户推送相关的表情包。

然而,当现在的社交平台呈现“无图不欢”的现象时,人们不禁反思:表情包是否被过度使用?

面对长篇的文字,我们似乎越来越缺乏耐心,我们似乎越来越习惯不假思索的图片回复。著名媒体文化研究专家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提到,“图画和图像可被看作是认识上的一个倒退。电子革命和图像革命二者结合起来,代表了一个互不协调、却对语言和识字有着很强攻击力,把原来的理念世界改造成光速一样的画像和影像的世界。”当娱乐性为主的图片占据了大众视野的中心位置,我们的重心就会从大脑的深度思考转向肤浅表面的感官享受。泛滥的视觉冲击会逐渐消解字斟句酌的传统,符号化的情绪宣泄使我们面临语言组织能力退化的风险。

近年来,社交恐惧似乎成为年轻人的流行“病”。相关调查显示,自2016年以来,“社交恐惧”一词的网络检索率便逐渐攀升。“社恐”不仅指向个体心理层面,更揭示出社会层面的沟通困境。耐人寻味的是,一些年轻人往往是“线上社牛,线下社恐”,这种现象的背后,表情包的推波助澜作用不容忽视。“社恐人”在线上可以通过各种“斗图”渲染轻松活跃的聊天氛围,然而在线下的面对面交谈中却“不敢与别人对视交流”、“碰到个熟人就装作视力不好或者掉头跑掉”。摆脱对表情符号的依赖,调整网络空间的沟通与现实接触的比例,就是“社恐人”尝试改变的第一步。

表情包有其快捷,语言文字也有其韵味。二者理应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当沟通与表情包已不能划清界限时,变“滥用”为“善用”,将图像为代表的表情包作为文字表达在特定圈层的一种补充,是笔者推荐的网络沟通打开方式。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