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爱隔虚幻,虚幻皆可平
作者:王丽婧编辑:范书妍
发布日期 2021-12-11 14:19:57

随着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普及,“能发消息绝不打电话,能打电话绝不见面”的交流原则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奉承;“网络上社牛,现实中社恐”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人们不禁反思,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拒绝打电话、拒绝面基,甚至在网络和现实中有着完全相反的两幅面孔?

在微信聊天时人们一定有过这样的经历:每当遇到不想回答或不知如何回答的问题时,就会习惯性地用表情包略过。毫不夸张地说,“微信表情包”在很大程度上完美地解决了人们的社交尴尬。可电话铃声的出现,无疑将这种尴尬放大了十倍,而面对面的交流又将这种尴尬放大了百倍甚至千倍。如果说社交软件上的“你来我往”相当于录播,那么打电话和面基就是直播,说出口的话即便尴尬也无法收回去了。对于不善言谈的人来说,要在一个情感完全暴露的环境下交流,他可能会更希望自己可以“原地爆炸”。人们必须在电话铃声响起或者远远看到面基对象的那一刻就做好应变准备,而这种紧张感,真的会让人浑身冒汗。

相比于可以字斟句酌的线上交流,电话和面基这样的线下交流则是一个即时性较强的交流方式,即时性便意味着人们必须第一时间做出回应。线上文字交流时,你来我往之间存在时间间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利用这个时间间隔,人们就可以重新检查自己回应的语句,以确保正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但打电话和面对面的交流需要双方及时回应对方刚结束的话语,在这短暂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快速加工对方传递的信息,确定自己的态度,组织成适当的语言,并用适当的口吻说出来。如果没能及时完成回应,就会形成尴尬的“沉默阶段”,而对沉默以及沉默可能造成后果的恐惧让人们不由得开始逃避这样的“即时性交流”。

另一方面,人们有时害怕的可能也并非是电话本身,而是电话背后传达的多半是不好的讯息或体验,其中也包括推销和诈骗类电话。移动通讯时代,人们深陷社交网络编织的牢笼之中,电话铃声一响,就意味着接电话的人将被卷入一段人际关系或一个事件当中。正如著名的媒介研究学者麦克卢汉认为:“电话是一种要求参与的形式,它要求每一位同伴,具有电力两极性的一切强度。”人们不愿意被电话胁迫,更不愿意用电话胁迫别人。同样,面对面的交流也存在这样的情况。走在路上被突然拦住然后被迫听完一长串的推销语录,最后无奈拒绝。美美收拾一番,兴高采烈地到达约会地点,却被迟到或者被放鸽子,快乐的心情瞬间支离破碎。所以,电话沟通和面对面交流被排斥,微信、QQ成为人们心照不宣的选择也就顺理成章了。

哈佛教授雪莉·图尔克尔认为,人们对于社交媒体的依赖,使人们正在慢慢丧失一些基本的交流能力。虽然微信、QQ、邮件等碎片化交流可将字句都经过精心编辑,展现出“我想给他人看的那一面”,却也失去了用交谈来真正理解彼此的能力。阿尔伯特·梅赫拉比安教授和他的同伴发现,在有效的人际沟通中,人们解读和判断对方发出的信息时,对话内容和语调仅仅占其中45%,而剩下的55%都需要根据对方的手势、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非语言信息进行判断。显然,面对面,以及电话、视频这样的实时交流方式对于维系我们与他人之间的联结而言是更好的选择。

打电话的重点不是一定要享受打电话,面对面交流的意义也并不是要多见面,而是知道身边有哪些是你依然可以不用顾虑冷场,不用害怕尴尬,只要听到彼此的声音,见到那张熟悉的面庞就已经感到安全舒服的人。动辄三四个小时的电话粥,把无聊的、琐碎的日常讲上好几遍;相顾无言时的相视一笑,从不因为片刻的沉默而尴尬。

所爱隔虚幻,虚幻皆可平。放下心底的害怕,尝试着去和自己久未联系的朋友打个电话吧,尝试着去和新认识的朋友见面聊天吧,也许会一见如故,收获一段美好的友谊。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