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暮
作者:崔博然编辑:李思彤
发布日期 2024-01-02 10:08:21

终于,还是拖到了这一天,2023年的最后一天。前几天圣诞,再一次回看真爱至上,发现自己依旧会因那些简单平常的美好和幸福而感动到流泪。当那些幸福的剪影连接成片,当不同的爱有机结合,时间会慢下来,希斯罗机场会融化在人们幸福的哈气里。然后,一个个手机软件发来新年贺词;朋友圈里冒出一个个年度总结;连宿舍楼下都挂上了红色的气球。2023的结束似乎已经无法逃离,于是我开始回忆,如果给我的2023一个答复,可能是落暮。

我的2023是从疫情的落幕开始的。那个冬天,全中国的人都“很热”吧。上千个日日夜夜忧心忡忡,一次次的封锁,上楼下楼只为了做一次核酸......病毒在“全民皆阳”的高潮中渐渐落幕,也结束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岁月。我等待着开学的期末考,期待着2023春天的我会大方光彩,守望着那个注定而又未知的未来。

接下来在每个人都怀着焦虑心情拼搏着的几个月里,我过得迷茫、低效。那些知识似乎和我保持着一个暧昧的距离,半知半解、若即若离。每天我都会在一个无人问津的角落,看落暮。看它从树梢到落在桥头后面,再到被飞驰的绿皮火车所替代,隐入寂静的夜里。我把灵魂寄托在自己的一段段文字中,目送无名的街上小孩子们放学回家。最后的最后,我爬上天台,和身边的人一起为少年时代的落幕倒计时。其实那个时候总是固执,同那句词一样: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因物喜,以己悲,用落幕换落暮。

有一些积极的话语总是告诉我们要乐观,向前看。比如是终点也是起点,结束是为了更好的开始。我很难被这样的话安慰到,就像一个无法被叫醒的装睡的人。主观上落幕了,可能就没什么再开启的能动性。然而,我在武汉绵延的夏季和温暖的冬天里,学到了落幕的第二种解法。

当我跨越两千公里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时,我才第一次明白盛夏真的可以不凋落,甚至愈演愈烈。顶着三十多度的高温军训,怀着痛苦,但21天后它却成了最美好的一段回忆。我和这里的天气一样,保持着最高的热度,面对四海八荒的人。我在忽然下雨的秋天,来到湖北的江看了一次日落,终于和在我耳机里呆了五年的那个男人起了共鸣。我第一次见到一场演唱会的落幕,舞台上的造梦师们离开了聚光灯的笼罩,和偌大体育场里的万余人一样,转身回到了生活。我还主导了人生的重大决定:选择汉语言文学。我最终还是属于了这学期进出次数最多的那个学院。在最后打开那个Excel文件看见自己的学号时,很庆幸自己可以为了想要的东西而努力。在下一秒只觉得:哦,结束了呀。

我参加了一个自我成长性质的训练营,最大的收获是老师的一句话。我把它理解为宽恕自己、允许自己、放下自己。我尝试改变:减少自己的想法,不考虑自己的态度,容纳周围所有的事情,允许一切都自由地发生。如果有的东西一定要落幕的话,那就让它落吧。

今天去了一首歌里的地方,看到了歌词灵感迸发的源泉,等到了湖边的日落。本以为会在这样一个充满仪式感的夜晚黯然流泪,可是没有,也没关系。我终究抓住了这场仪式,依旧为赋新词强说愁。

如果飞驰的汽车终究代替承载情怀的公车;如果眼前的猫咪只是臆想出的幻想;如果今天的太阳明天不会再升起;如果落下的叶子不再回到土地......那就让他们去吧,落木不是为了明年的枝丫,落暮不是为了明天的朝霞,落幕不是为了明天的启幕。

如果2023从此只是过去,那就让它成为我2024的第一篇悦生活吧。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