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出大英博物馆》:青年之声 暗室之灯
作者:李辉煌编辑:曾楚航
发布日期 2023-09-28 11:32:13

最近,一部由B站青年up主煎饼果仔、夏天妹妹联合创作的系列短片《逃出大英博物馆》火爆出圈。适逢大英博物馆文物失窃事件持续发酵,这部短片引发了大众对于海外流失文物现状的担忧,和要求追回文物的强烈呼吁。无论是官媒“立足现实引发强烈共情”的盛赞,还是外媒所谓“迎合民族主义情绪”的断言,都不能忽视《逃出大英博物馆》的本质——当代中国青年立足于中华优秀民族历史文化进行的一次创新。两位主创精于创作,乐于实践,对内厚植家国情怀,对外挑战文化霸权,从“心意”中见“新意”,是当代青年发出中国声音的榜样。

这部真人短剧主要讲述了拟人化的中国文物——中华缠枝纹薄胎玉壶逃出大英博物馆,偶遇在海外工作的中国记者张永安,并在其帮助下回国送家书的故事。短片的情节架构以文物拟人化为前提,为观众呈现了一场荡气回肠的文物归家之旅。

开篇,中文语言作为小玉壶与张永安“相认”的标识,唤醒了中华民族久远的历史记忆。小玉壶蓬头垢面地跑过,无意撞上了正在拍摄风景的张永安,摔坏了他的相机。张永安不禁用中文抱怨起来。小玉壶在听见他说中文的那一瞬间,嘴角微翕,微微抬头,眼前一亮,神情从原先的迷茫不安转变为欣喜感动。她上前紧紧抱住张永安,放声哭诉,张永安则一脸惊愕,形成了极具张力的情绪对比。其实,张永安说出中文的那一刻,是宿命感放大的开始。中文是中华民族的通用语言,是民族身份和历史文化的象征。在异国他乡听见中文,很难不激起怀乡思国之情、渴望归属之感。小玉壶是替众多海外流失文物送家书,这些古老文物在历史的烽火中被侵略者劫掠而去,远渡重洋,历经沧桑,但记忆深处仍留存着故国的模样。小玉壶和张永安的相遇,在承认民族历史伤痛的同时,隐隐传达出中国被盗文物能跨越惨淡的岁月、早日归家、获得新生的美好心愿。

高潮部分是小玉壶回到国内,为祖国“亲人”带去海外流失文物的家书。一封封家书风格迥异,却契合了每件文物的形态特征与文化底蕴,展现出拟人化文物心底的中国式文化浪漫。一封封家书用孩童、妇女、老者、将士、病人等各种音色来配音演绎,将无声文物的心声传达给观众,让冰冷的历史有了温度。一件件文物就这样闪过眼前,伴随着“家国永安”的背景音渐呼渐强,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小玉壶的个体呈现到海外文物的群像透视,至此,本部短片以点带面地完成了“家国永安”的主旨升华,将家国情怀烘托到极致。

这部影片的背后,是主创团队奔赴大英博物馆的实地观察、对文物背后历史渊源的深入了解,和历时六个月的拍摄。两位主创大胆创新,利用巧妙的情节构思、贴切的人物演绎和创意的视听艺术处理,为中国流失文物发声。这部短片不仅使家国文化主题摆脱了宏大严肃的叙事框架,为民族历史文化注入生机;还为处理历史遗留的文化创伤问题提供了思路,即摆脱历史创伤、振兴民族文化,引发了海内外群众对于文物归还这一国际性议题的广泛讨论。可以说,文物回归,不仅关乎中国流失文物的归属问题,更涉及人类文化保护问题。挑战话语权威、关切民族发展,这样富有创新意味和积极能量的“青年之声”,是当之无愧的“暗室之灯”。

青年的声音要想真正成为驱散黑暗的熠熠灯火,不仅要在深耕实践调查与内容创作的基础上,立足时代进行创新,还要关切家国历史来路,培养国际视野。当代的中国朝气蓬勃,当代的青年生逢其时,中国青年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力量,为发展民族文化、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出自己的声音。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