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他们都是奔向光明路上的白马
作者:洪弋乔编辑:陈嘉玲
发布日期 2020-10-05 13:45:57

在观影之前,最先吸引我的是这这部电影的名字,是“佰”而非“百”。带着这样的好奇,我开始了对这个故事的探寻。在不断地探寻中我终于明白:这是一部关于人的电影。生动的人字旁就是在提醒我们,这是无数个士兵共同谱写的精神史诗。八佰不只是一个数字,而是一条条不屈的生命。

《八佰》展示了一群贴近真实状态的孤军的心路历程。“我们为中国而生,死不足惜。”这是那些人真正存在过的真实写照。他们中间,有久经战场的老兵油子,有懦弱畏惧的文官,有未成年的孩子,有满怀着孤勇奋力向前的热血先锋。四路孤军,为了共同的信仰,守卫着他们心中最后的一片精神家园,这是历史告诉我们的故事。影片以冷静而自持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这些英雄最真实的一面,即人在面对死亡时的状态——不是向前,而是逃避。我们以为的英勇就义实际是以自己的角度在主动感知那个充满鲜血的年代,并期望在其中能够咂摸出一点甜味来。但是事实上,这种感知是有限度的。这些战士们有很多都是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被裹挟其中,直面生与死的考验,他们没有选择。就像端午最初的梦想只是想要来看一眼繁华的大上海,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人人都向往的上海,已经成了他自己和很多人的坟墓。在这样的情境下,逃避其实也是情理之中。

正是因为影片对于战争的残酷和惨烈有着较为清晰的认知,所以它并不只是像其他电影一样一味歌颂奉献精神的可贵,更多的是让我们明白战争背后未经美化的现实。不是每个人都有坚强的勇气,我们可以允许懦弱,允许后退,甚至允许自己逃避现实。但也正是因为这种懦弱变成了可选项,那些依然选择留下保卫四号仓库的战士,那些已经看破了自己的结局,却依然选择做英雄的人物显得那样可贵。他们最终战胜了自己内心的懦弱,眼含热泪的说出一句“来生再见”。这种转变,让平凡变得不平凡。诚然每个人都惧怕死亡,希望和平,可是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总是要为这个摇摇欲坠的国家做点什么才行,哪怕是献出我们的生命。

在用生命铺开的红色背景下,影片又加上浓黑和深绿勾勒出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它以一组人物为轴,带我们走进了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用无望生还却依然驻守这一背景,给影片定下沉重的基调。紧接着七月和小湖北、端午和老算盘、羊拐和老铁、齐家铭和谢晋元,这些成组出现的人物接连出场,每一对都代表了不同的状态。年轻和希望,清醒与懦弱,能躲则躲与得过且过,勇往直前与责任在肩。这些立体的人物都使得这部电影更加具有色彩,而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人物,是陈树生。即使他的出场非常少,却成了我全篇的一个泪点。在他留下的那张字条“舍生取义,儿所愿也!”中,展现出了他的一种倔强。而这种倔强,是用他自己坚定的意志力支撑起来的,颇有一种不计后果的莽撞,不计力量的悬殊,以身死光耀后世的觉悟。

在陈树生为国献身的那个瞬间,镜头也由他所在的北岸转到了南岸。影片鲜明的场景对比以苏州河的两岸最为直观。一条苏州河,南岸是天堂,北岸是地狱。强烈的视觉冲击成功将残酷与祥和融合在了一起。在最开始的场景中,灯火通明,车水马龙的繁华南岸,几乎每一次的出现都是在衬托北岸战争的残酷与惨烈。绚烂的烟花,恣意欢笑的人们。在他们的世界里,北岸的那些艰难困苦,似乎都离他们很遥远。戏照唱,舞照跳,以消遣为乐。他们甚至都可以完全将自己置身事外,随意押大小,猜测战争局势成了他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他们固守着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不愿意去面对任何对自己的不利的状况。可是最后,我们却看到了南岸民众举起的枪、突破的栏杆、在雪夜中向过桥的战士们伸出的双手;听到了那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我们最后会发现,无论是南岸还是北岸,其实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无奈与想要保护的东西,这是每个人不同的选择。

《八佰》关于白马的象征意味也是很有趣的一个点。在影片中,白马是场景转换的引领者,它的出现即代表着一段战争的结束,和另一段战争的开始。白马奔向光明之路,就好像战士们飞奔过桥,一样的坚定无畏和勇往直前。白马是这八佰壮士的精神支柱。这不禁让人想起曹子建的《白马篇》中的两句:“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细细读来,竟是如此的切合主题,总有人以自我的毁灭,推动时轮的运转。国难当头,敢持长枪,扬鞭策马奔赴前线,眼前是战火纷飞,身后是万千黎民。他们都是在这篇土地上飞奔向着光明的白马,是我投以深爱与热泪的地方的最好见证人。

至于电影中出现的不合理之处,比如牺牲很多士兵去保护一面国旗到底是不是值得,四行仓库的进出是否真有那么困难种种之类。我却觉得导演更是想传递给我们一种国民与生俱来的信念感,在展现真实的过程中合理美化。

希望我们的国家有最光明的未来,希望这些牺牲的士兵的英魂,都可以回到自己天堂一样的故乡,比老树更久远,比群山更年轻,像和风一样慢慢生长。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