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杯”省赛特等奖是如何炼成的?
作者:杨茜茜 杨宇轲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19-06-27 10:53:58

“下面有请本届‘挑战杯’竞赛特等奖获得者上台领奖。”

音乐、灯光、如潮的掌声竞相袭来……杨宇轲接过奖状,面向镜头。“咔咔咔”的快门声中,人也恍惚了,“刹那间有种时空交织的错觉”。

两年前,同样的比赛,她还是那个手持单反站在台下拍照的人;如今,作为新闻传播学院《大学生网络社区表达及互动研究》课题组组长,杨宇轲站到了领奖台的中央。

作为团队的指导老师,黄怡宁觉得眼前的一切也跟记忆重叠了——两年前的那场“挑战杯”省赛,他带领学生团队围绕大学生匿名表达展开研究。两年后,初心未变,思考随着阅历而深入,结果也随之令人惊喜,特等奖!

黄怡宁忍不住发了朋友圈,“隔空”问好此次作品的研究对象——他带过的2014级“小兔崽子们”。“要不是你们这四年在年级QQ群中各式各样的表达,还有那些让人感到温暖的聊天对话,我也不会关注到这个选题……”

一个选题的诞生

时间倒回至2015年的春季学期考试周,刚工作两年的黄怡宁时任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专职辅导员。

一场闭卷考试后,年级QQ群内“炸了锅”。对话框中,来自“辣椒”、“番茄”等匿名身份的信息接连弹跳出来,而吐槽与争论的核心是“有人考试期间上厕所时间太长”。面对你一言我一语,近乎失控的群消息,黄怡宁下意识想关闭匿名功能,犹豫再三,还是忍住了“食指的一击”。这一忍,竟给他送来了更多的后续“剧情”。

寝室作息、考试成绩等话题都可能在群内引发匿名大战,但也不乏众人吟诗作对,群体谈笑的温情。匿名功能是禁还是开?学生工作管理是堵还是疏?如何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既不缺位又不越位……问题接二连三地冒出来,黄怡宁隐隐感到这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选题。

契机促使下,他和学院另一位老师陈欧阳一起带领2014级学生朝着这个方向探究,他们的作品《“隐身衣”下的诉求:大学生网络匿名表达动机研究》斩获湖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第一次带队便取得这样意料之外的成绩,黄怡宁本已满足。但又一个两年过去,随着学生工作的不断深入,他觉得自己对这个选题“想得更明白了”。

是时候再深入做点什么了。

于是,一支以杨宇轲为首的“挑战杯”课题小组成立了,研究选题确定为“大学生网络社区表达”,但选择什么切口?用什么方法研究?这些问题仍没有答案。

为了转换思路,发现新的选题切口,团队成员老老实实从文献阅读入手。十个文件夹分门别类地囊括各种可能相关的话题,核心期刊全部收入在内。除此之外,为了找寻更有趣、新颖的视角,她们还“贪心”地根据标题“筛”了一遍普通期刊——这看似多此一举的行动,却悄悄在文献堆中埋下了灵感的“宝藏”。

正值寒假,选题推进并没有放假。每隔几天,黄怡宁作为指导老师就会组织一次线上讨论。“但每一次交流感觉都不好。”杨宇轲回忆的语气里也带着当时的沮丧。

深陷在论文海里,迟迟抓不住灵感的滋味并不好受。一整天面对电脑,看到想吐,也只能喝口水再继续挖。“那简直是一段暗无天日的时光。”第二负责人梁珈绮说。

眼看就要开学,选题仍未确定……疲惫和焦虑中,杨宇轲“撞”上了一篇普刊,关于网络论坛上的“话题研究”。话题研究?这四个字一下激活了她麻木已久的大脑,抱着一种“耍小性子”的心态,她突然觉得研究大学四年QQ群里的聊天话题,绘制大学生的成长轨迹也十分有趣!

再开会,一群人一拍即合,一个选题就此诞生。

“问题很大”的研究过程

挣扎着“淘”出选题仅仅是这漫漫求索路上的第一步。

为了找到合适的研究方法,团队成员与专门研究网络社群文化的另一位指导老师刘琼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学生想法后,考虑到具体研究情况,刘琼老师推荐了“社会网络分析法”这一研究方法。

但对课题小组而言,掌握这一方法并不容易。四人对相关数据分析一无所知,只能从头开始,抱着老师推荐的著作和相关论文学习。

对梁珈绮来说,那是整个比赛过程中压力最大的一段时间。肩负着团队重任,她每天要熬到凌晨两三点,“学不会这个方法,这个部分就不可能写出来,整个论文就没办法进行下去。”

另一方面,整整4年的聊天记录全部要展开内容分析。四个人,155万字,话题分类、编号、排序,任务量巨大。“当时睁眼闭眼都是聊天内容,每天就是重复地按键编码,特别绝望。”小组成员回忆。

两个月后,四人终于完成了两万多字的报告初稿,本以为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但刘琼老师一句“你这个论文,问题很大啊……”生生把这一口气给堵了回去。

框架混乱、逻辑不清、学理性不足等批评刀刀直击要害,还来不及好好整理自己的情绪,杨宇轲便收到来自刘琼老师满满一页A4纸的修改建议。“就感觉我们是在造学术垃圾……”

这一边受到打击,另一边老师们也适时给予支持和鼓励。

为了厘清框架,刘琼老师手把手地帮团队成员们解析每部分内容,还找来自己指导过的优秀论文框架给她们参考借鉴。从研究框架到词句表达,再到标题的编排,每一个细节刘琼老师都会一一把关。不仅要求论文的学术质量,刘琼老师对文稿审美的要求也十分严苛,“三个字及以下不能单独成行”,“标点符号不能出现在行末和行首”。

为了能让大家全身心打磨文章,黄怡宁特地腾出自己的办公室给团队成员使用。早上八点进去,晚上十点出来,每天活动的范围就是从办公室到对面的厕所。“每次一开门,总有一种重见天日的感觉。”想起那段时间,杨宇轲颇有感慨。

高强度的任务拉紧了每个成员心中的弦,大家的情绪都处在崩溃边缘。“想不出来就会很暴躁,特别想发脾气。”为了安抚大家,黄怡宁每天跟着团队成员一起加班返工,有时还会和大家分享自己读书时的趣闻,缓解团队成员的焦躁感。

问题却不会因为努力而消失。

辛辛苦苦做出来的展板,被老师一句“丑,配色丑,布局丑”怼得哑口无言。那段时间,富周轶几乎每天都是两点睡,五点起,“大家都在讨论996,我觉得996有什么不好?能按时下班睡觉还不幸福吗?”

一次杨宇轲问李诗乐她的“学号”是什么,李诗乐下意识回答:“学姐这个‘字号’不是我负责的!”那一刻,杨宇轲又想笑,又心疼,“觉得把她们逼得太紧了……”

众人助推的冲刺阶段

5月25日,省赛布展、答辩的日子。

作为整层展区第一组应辩的人文社科类小组,课题组在紧张仓促的氛围中顶住了压力,评委临走时,还留下一句“表达很好”的肯定。

成功背后是不断的排练和各方的支持。

模拟答辩的工作在省赛前两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了。为了让杨宇轲更有决赛时的紧张感,学院特意安排模拟答辩会,程秀莉副书记亲自出席指导。课题小组此前的模拟问题均从学术角度出发,而程秀莉却出其不意地从现实层面抛问题,杨宇轲“一下子就懵了”。

答辩结束后,指导老师和团队成员重新审视选题,思考相关问题的应对策略,也对评委可能的提问进行了扩展与补充。在终审问辩环节,评委老师恰恰也提了类似的问题。

不仅如此,决赛前两天,学校层面也专门组织了模拟问辩,邀请省内专家、各学院团委书记和指导老师进行现场指导。

考虑到梁珈绮的“不自信”,指导老师建议在模拟答辩环节由她作为主讲人进行发言,而这次亲身历练也给了梁珈绮很大的信心。

为体现学院的特色,课题小组在展厅的布置环节运用多种媒介形式对作品进行全方位展示,H5、动画和视频等多样化的展示为团队赢得了不少加分。“我们还特意把学院的电视机搬了过去,特别拉风!”

25日下午1点54分,刚说自己要“眯一会儿”的辅导员老师黄怡宁又开始在课题组群里发消息:

“设备调试好了吗?”

“我们把灯打开。”

“易拉宝不要距离电视机太近……”

此时距离团队捧得此次比赛的特等奖,只剩20个小时。

(作者为新闻传播学院2014级和2016级本科生)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