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为尊 ——华中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马敏的治校之道
作者:党波涛 郝日虹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17-03-26 18:03:00

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时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指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不是靠‘挖墙脚’砌成的,而是靠实实在在的‘内功’建成的”,引发社会强烈反响。马敏提到的“内功”,就是他一直以来坚持的大学治校之道——以生为本、以师为先、以学为尊。

以生为本

任校长、书记十几年来,马敏始终坚持为本科新生主讲开学“第一课”。在这个课堂上,他很少慷慨激昂地讲大道理,而是会亲切地与学生们拉家常。回顾自己从知青到钳工再到一校之长的经历,与新生们分享其中的五味杂陈;介绍桂子山上的建筑、风物和大师,让新生们感知华师这所百年学府的内涵底蕴;谈学业的精进和品格的修养,嘱咐新生们要过好自己的大学生活……

2015年9月,马敏给新生讲开学第一课(刘怡莹摄)

其实,这堂开学“第一课”只是马敏奉行“以生为本”办学理念的一个缩影。这个理念由他在2004年3月的一次学生座谈会上正式提出。也是在那次座谈会上,他召集各职能部门,现场解决了学生提出的30多个问题,并再三强调,“只有具体可行的举措,才能将理念落在实处”。诚如他在《何谓大学教育之道》中所言,“‘以生为本’,并不是一味地迁就、讨好学生,而是要真正以实际行动去服务学生,为学生的发展竭尽全力。”

马敏深知,“学生的发展是学校发展之本,学生培养的质量乃学校生命之源”。作为华师曾经的“掌门人”,从发展规划的制定,到具体的工作部署,他一直都在思考并不断探索怎样才能“把华师打造成人才培养的高地”。

他笃信“以生为本”既要大处着眼,又要小处着手。在担任校长期间,即便行政工作繁重,每个学期也至少要为本科生或研究生开一门课,籍此近距离了解学生们学习状况。为了还学子们一个安全、安静的校园,他大力推进校园交通的综合治理。对于大家普遍关注的宿舍空调问题,他承诺全面解决,并最终得以兑现。他曾自掏腰包,给圣兵爱心社捐款数万元资助贫困生。毕业典礼上,他应学生之邀,拍了十几张自拍“萌照”……

细微之处见真情。“以生为本”的背后是他对华师学子的真切关爱;也正是因为这份关爱,让他成为了学子眼中平易近人、温和宽厚的马校长、马书记。

2015年6月,毕业典礼上马敏与毕业生自拍合影(龙婷妮摄)

以师为先

好的学生还要有好的老师,优秀师资是一所学校最宝贵的资源。马敏明白,身为一校之长,自己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让优秀教师愿意来、留得住。解决他们生活的后顾之忧是一个方面,为他们搭建发展平台其实更加关键。

从何着手呢?曾经的访学经历给马敏提供了一个思路。在普林斯顿和耶鲁访学的那段日子里,一流的学校、一流的学者、应接不暇的学术研讨会、海量的研究资料、新的研究方法、开放的学术氛围……让马敏收获颇丰,也让他意识到在国际学术的大舞台上锻炼成长多么重要。

2012年4月,时任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右二)为我校在海外开设的第四所孔子学院——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孔子学院揭牌

自担任校长以来,马敏一直致力于推动学校的国际化进程,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了有效途径。他牵头制定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了数位学术精英来到桂子山安家落户。2010年,学校在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采用特殊政策、特殊体制、特殊待遇,探索建立“人才特区”制度,就是要让优秀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干得好”。

引进人才只是第一步,关键还是要用好现有的人才。马敏强调骨干教师队伍培养,建议拨出专款,选派他们去国外学习、工作,参加更多的国际学术会议。在他看来,大学一定是多元文化交汇之地,创新的灵感往往源于多元文化的碰撞,而国际化正是促成交汇和碰撞的“催化剂”。

马敏始终认为,青年学者是立校之本,是学校发展未来的中坚力量。为此,学校不仅出台了相关政策,从制度上保障青年学者的利益和自身发展,马敏还倡导定期举办青年教师沙龙,校领导与青年教师面对面,零距离沟通,倾听广大的青年学者的心声和诉求,解决切身发展问题。

2016年12月,马敏参加第八期青年教师沙龙(钟婷摄)

以学为尊

马敏认为,大学“以学问为大”的本质特征,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领导者、尤其是作为大学灵魂的“一把手”必须始终保持对学术的敬畏。如果没有那一把高悬头上的学术评判之“达摩克利斯之剑”,学术的神圣和知识的尊严又从何谈起呢?在马敏看来,当前,某些“学人”把做学问看得太易,把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和学术良知看得太轻,以一种玩世不恭的态度“玩”学术、“炒”学术,败坏了学术风气,大不可取。

2016年9月,马敏率校领导看望慰问学校老教授,图为看望章开沅先生。(陈希昌摄)

马敏始终不曾忘却对学术的敬畏之心,用“十年磨一剑”的治学精神影响着青年学者。即便他是最早研究中国与世博会历史的学者之一、即使已经在这个领域“深耕”了三十年,在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但对于著书立说一事,他依然非常慎重,不轻易发表论著。他觉得,学术研究不能凑热闹、赶热潮,而是要待“热潮”褪去之后,再冷静地分析和总结,以求得更加准确的历史真像。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术著作更加科学和完整,才不至于留下学术遗憾。

马敏不仅自己抱定这份“对学术的敬畏之心”做学问,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曾经的“掌门人”,他在治校过程中也坚持把学术权力还给学者,让学者自己决定学术的事情,即减少学校行政对学术的干预。

2010年6月30日,华中师范大学新一届学术委员会成立——23名成员中,除了1名分管学术工作的副校长,时任党委书记丁烈云、校长马敏等校领导全部退出,著名语言学家、资深教授邢福义出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此前,学术委员会由马敏担任主任,近1/4的成员是校领导。

2017年1月,马敏和杨宗凯校长看望邢福义教授。(陈希昌摄)

这就是华中师范大学率先推出的校领导退出学术委员会的学术管理体制改革。让学术的归学术,让行政的归行政,尊重学术发展的自身规律,华中师范大学的这项改革在全国产生轰动。随后,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也相继推行这项改革。

实践证明,这项改革是成功的。2010年9月13日,改革后的学术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工作会议。有关部门在审核二级教授申报资质时,发现6位教授不符合规定条件,没有参评资格。但很多人认为,这些教授的实际学术水平很高。经过认真考察、现场答辩,学术委员会决定跨过“行政操作”的门槛,推荐其中两位参评。最终,经校职称聘任委员会评审,两位教授均高票通过。

马敏在接受《人民日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目前我国大学普遍存在行政化倾向,推行这项改革,希望探索一条路径,寻找一个突破口。“作为校长,我主动辞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一职,提议由纯粹的资深学者担任,意在让行政权力与学术适度分离,使学术活动在更加宽松、自由的环境中进行,这符合学术的本性。”

学校巨变

从2003年6月11日被正式任命为校长,到2011年9月16日开始接棒党委书记,马敏历经华中师范大学“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三个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实施。十几年来,马敏与党委行政班子带领着华中师范大学这艘“大学航船”在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浪潮中奋勇前行,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辉煌成果。十几年来,学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013年6月,马敏与当时的班子成员一起参加华师110周年校庆宣传片的拍摄(陈希昌摄)

2005年,学校抓住历史性机遇,进入“211工程”重点大学建设行列,随后又成为国家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2016年,学校首次进入QS亚洲大学排名200强,进入《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世界大学排行榜500强;在国内多个大学排行榜中,学校也都稳居师范类高校前三名;2016年,占地3000亩的梁子湖校区获教育部批准建设,为学校下一个百年发展赢来新的机遇。这种好的局面是马敏带领班子和全校师生多年来埋头苦干打拼出来的。

2016年10月,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来校视察,马敏陪同参观我校工程中心。(陈希昌摄)

马敏认为,总结十几年来学校发展的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始终牢记发展是永恒的主题,是“硬道理”。2014年1月,学校召开了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坚持一体两翼,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发展思路。这是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我们学校的发展目标,也是学校的“定音鼓”和“指南针”,是凝聚梦想、汇集力量的旗帜。既然确定了这个目标,我们就应该“咬定青山不放松”,撸起袖子干5年、10年、20年,功成不必在我,一张蓝图干到底,通过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实现学校发展的宏伟目标。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