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艺华:醉心民间美术的“舞者”
作者:朱树娥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6-10-28 13:27:00

文/朱树娥

“这个奖证是什么时候拿的,我都不知道?”当辛艺华应要求把《土家族民间美术》这本书所获得的奖证拿出来翻看时,同为美术专业教授的丈夫罗彬指着其中一个证书惊讶地问。

“是前不久拿到的,回来就放进抽屉了。”她只是笑了笑,淡淡的口吻完全不像是在说教育部的一个大奖。

与美术学院网站上辛艺华简介中的照片给人安静平和的印象不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她是个急性子。她说话时语速很快,秀眉明眸里的神采总在不经意中飞起来,轻轻挥动的手臂常常带起微微的一阵风。

为了完成《土家族民间美术》这本书及相关研究,辛艺华和爱人在湘、鄂、黔、渝三省一市接壤的深山幽谷中,走村穿寨,考察访问时,也一直持有这种过人的热情。

辛艺华,我校美术学院教授,视觉传达设计工作室主任。所著《土家族民间美术》,是国家“十五”重点图书规划选题,最近连获大奖,包括文化部“第二届文化艺术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几乎把部级人文社科类的大奖“一网打尽”。同时,这本由她亲自设计版式的书,还获得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铜奖。值得一提的是,文化部的奖项层次对于湖北也是首次。

为了夙愿,走进“被人遗忘的角落”

出生在恩施——鄂西山中一个秀丽小城的辛艺华,儿时住在县文化馆一幢有着精美窗花的木楼里,常常透过窗子俯瞰美丽古朴的吊脚楼和青石板铺就的老街。对于童年这一朦胧美丽的回忆,一直是她挥之不去的梦。

她在大学就读专业是染织,专攻图案和服装设计。大二那年暑假,她到了湘西龙山叶家寨,在着名土家织锦艺人叶玉翠老人家住了十来天,每天用硫酸纸描西兰卡普,或是走乡串户去收集织锦纹样。在她的毕业设计中,民间元素的引入使她首次在全国服装艺术设计大赛中获奖,也为以后她一直关注土家民间艺术埋下了根。

在她身上,可以说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土家族文化情结,因此,她1999年申报国家社科基金艺术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土家族民间美术的风格特征及表现形式》时,就不是简单的猎奇。而历时三年与爱人一起撰写了《土家族民间美术》,更是出于感情与责任。

“写这本书,是为了还愿。”她说他们夫妇都不是专门从事民间艺术的,但都从民间、民族艺术中学到很多东西,不能只受益,不回馈,说还愿,其意正在于此。

当然决意致力于深入地研究土家民间美术,也是出自拯救渐渐衰微的土家民间美术的一种责任。土家民间美术有着悠久漫长的历史,从传至远古的傩戏面具到西兰卡普,到享誉一时的吊脚楼和石雕墓葬,构成了一副壮观的武陵土家文化圈的历史长卷。

但正如《土家族民间美术》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的那样,“一份闪烁着民族智慧之光的文化遗产”,正日渐成为“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

他们重新回到湘鄂西,发现传统的民间美术在当地城镇几乎己消逝殆尽,甚至在深山的村寨里也很难寻觅。为了努力投入抢救与保护工作,夫妻俩深入到一处处偏僻的土家山寨进行田野考察,收集整理尚存的美术事象。

“我们是合作,相对压力可能也小一点,说到困难是有过,但过来了似乎也没什么。”对于调查研究及成书中的困难,她不愿提起太多。

刚开始时,在美术圈以创作为主的专业氛围里,也有人觉得搞课题研究有点“不务正业”,为此,他们只是一笑而过;然而对于那些在此过程中热情帮助他们的人却如数家珍,从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到土家寨子的山民热情接待。

“令人难忘的事真不少,其中最深的一点就是土家人的热情与质朴。有一年过年,我们在恩施来凤县河东乡舍米湖村搞田野考察,这里有恩施最早的民族舞蹈场所——摆手堂,大年三十敲开任何一家的门,都是热忱欢迎,隆重接待,如同家人,绝对没有怀疑,没有慢待……”回想走过的岁月与道路,她只是心存感恩。

[1] [2]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