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王雪松:改变人生的两封信
作者:滕笑丽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4-06-19 15:49:00

文/滕笑丽

想跟王雪松老师约定采访时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他实在太忙了。终于,可以在周五下班后进行这次访谈了。田家炳楼七楼西边走廊的尽头,是学报编辑部办公室,虽然已经下班,文科编辑部的王雪松还坐在办公桌前看稿件,中途依然有很多作者打电话进来,王老师不厌其烦地一一答复。

他笑称自己绝不是“学霸”,“霸”字凌厉,不是他的风格,正如他一直习惯用“老师”而不用“老板”称呼导师一样。他是我校文学院的硕士、博士研究生,现在是学报编辑部的一名编辑。而今年,王雪松的博士学位论文也刚刚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

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出众的“全国百优”获得者,并没有念过高中,也未在大学校园念过本科。他曾是聋哑学校的手语老师,大学是其挥之不去的情结,经过七年的不懈奋斗,王雪松终于如愿以偿踏进华师大门,六年之后又留校工作。

改变人生的两封信

王雪松从旁边的桌上拿起一个白色塑料袋,小心解开,一个三边都裂开的发黄了的华中师范大学的信封上贴着一张50分的邮票,信封里夹着几封信。他说这些信自1998年以来一直带在身边,正是其中的两封信,彻底改变了王雪松的人生。跟华师结缘,也始于此。

1994年初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王雪松放弃了保送高中的机会,考上了毕业即能分配工作的襄樊师范特教班,在那里他遇到了班主任李兴兵老师,李老师时常讲起在华师读书的青春岁月,让他特别神往。

后来的一次机会,我校教育学院罗亦超老师带队到襄樊师范实习,而李兴兵恰好是她曾经的学生。罗老师的即兴俄语秀让同学们无比兴奋,这也使王雪松想进大学的心情更加迫切!1998年6月,毕业越来越近而梦想渐行渐远之时,苦于没有继续求学门路的王雪松,在焦虑和期盼中,鼓起勇气给罗亦超老师写了第一封信。收到罗老师回信后不久,王雪松就被分配到枣阳市聋哑学校任教。

罗亦超老师的热情回信给王雪松指明了方向:通过自学考试可以进修专科和本科,之后可以考研!这是他第一次感到梦想的召唤,就在不远处!当时的激动心情无以言表。从1998年到2002年的四年时间里,他通过自学考试接连拿到了大学专科和本科的文凭。

第一阶段胜利后,人生的第二道关口——考研,还在等着他。当时小小的枣阳县城找不到一本考研书籍,在他生活的圈子里,也鲜有机会遇到了解考研事宜的大学生。2002年,他再次给罗亦超老师写信求助,他回忆,“过了四年,担心罗老师忘了当初襄樊师范那个求学迫切的男生,我特意将罗老师当年的回信复印后一并寄去”。再一次,罗老师伸出了援手。罗老师不仅再次回信鼓励,而且还委托了自己的研究生李芳来帮助他复习备考。

在枣阳市聋哑学校工作的七年里,王雪松一直担任班主任,白天照顾聋哑孩子,晚上复习到2、3点。苦吗?至少别人看来是这样的,但他并不觉得苦,他说,李老师为他开了一扇窗,罗老师给他指了一条路,自己终日生活在奋斗与憧憬中,别有一番快乐。“这叫预支以后的快乐,超支现在的精力,平衡自己的心境。”他笑着说,“我一向采取这样的精神胜利法。”

“一本巴掌大的英语字典每天带在身边,翻得已经合不起来了。”?一年的时间,王雪松攻克了高中英语、大学英语四级,虽然保证了单词量,但发音、口语却比较差。恰逢英语听力算入考研总分,2003年第一次考研,王雪松以英语差5分、总分差8分的成绩落榜。

“那是我第一次进华师考试,就在七号楼,前三分钟,手一直在抖。”因为没有参加高考等大型正规考试的经验,王雪松涂答题卡涂得很慢,结果监考老师发现,他的铅笔尖是圆的,便现场给他借了一支笔尖削得扁平的铅笔。

第一次考研失败的他并没有气馁,为了跨过英语听力20分的坎,他买了步步高复读机,坚持每天听,即使听不懂还是强迫自己听下去,反复取用,导致泡沫外包装上的一侧塌陷。

“后来有一段时间我备考比较癫狂,头发太长,也没时间去剪,当时晚上太热,就把头发一拧,用夹衣服的夹子夹住,晚上停电了出去买蜡烛,把别人吓了一跳。”他笑着说道。第二次考研虽然总分过了,但是英语又差两分,功亏一篑。

两次考研失败加上弥漫周围的阻力,没有磨灭他的信心,反而愈挫愈炽热。他开始了第三次考研之路,2005年,他以386分的成绩,考取了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的研究生,得以圆梦大学。

王雪松前后三次考研成绩分别为312分、349分,386分,以37分的分差递进,这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巧合,他说,没准也可以这样解释,“不管三七二十一,人生总要拼搏一下。”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