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青年】郝格非:科研路上的奔跑者
作者:肖紫烟编辑:程秀莉
发布日期 2014-06-06 10:10:00

文/肖紫烟

初见郝格非老师,给人一种历练成熟的感觉,好像是已经被时光打磨过的玉,没有耀眼的光芒,却于朴实无华中散发淡淡的幽泽。2011年,他博士毕业后选择留在武汉,留在这片挥洒了10年青春的土地上。在华师任教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他已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博士后面上及博士后特别资助等多个科研项目,“周洪宇华大卓越人才奖”是对他工作的最好肯定。此外,他还入选了“香江学者计划”,获得了赴香港深造的机会。

近期,他的博士学位论文——《农药合理设计的分子基础研究》还荣获了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这个奖项是对他博士学业的最大肯定。他说,他要坚持做自己喜欢的科学研究,永不止息。

武汉,他崭新的起点

高中毕业后,郝格非选择来武汉这座城市开始自己的大学生涯。从小身在河北的他一直对这座城市有着朦胧的好感,这大概是因为父亲是武大毕业的,他小时候听的最多的城市就是武汉。“来到武汉后,我发现高校林立是这座城市浓厚文化气息的体现。”他说道。

本科四年后,他踏入了华师的传统优势学科——农药学的殿堂,选择的缘由是一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大学三年级时,我无意中在图书馆翻起了这份期刊,看到了华师农药学专业的介绍,并了解到农药学学科拥有一批朝气蓬勃的老师。”同时他也了解到农药学是很有前途的专业,于是决定报考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最具特色的农药学专业研究生。从那时起,他开始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来丰富、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正是复习考研时我的真实写照。”他笑称道。每天寝室、食堂、自习室的“三点一线”生活仿佛又使他回到了高中时代,看似枯燥乏味,但为了梦想与追求,他还是坚持了下来,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华师农药学专业研究生,就是这么不经意间他开始与科学研究打交道。

科研,他不懈的追求

在很多人眼里,科学研究是非常枯燥乏味的,但是在他看来,科学研究是一种乐趣。他的师弟刘玉超曾告诉记者:“做化学研究的,哪有不加班的?我们这里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经常在实验室钻研到很晚。郝师兄读博士的时候,经常是学生里走的最晚的一个,而且星期天也是实验室的常客。”

“其实科研就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当我进实验室开始接触科研后,我发现解开一个又一个实验上的难题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郝格非把科学研究形象地比喻成“打怪兽”,“就像玩游戏打怪兽一样,也许在每一关你会‘损兵折将’,历经千艰万苦,但是过关后你的成就感也是无与伦比的。其实如果把做实验做研究当成是一种乐趣,你就不觉得它有多枯燥了。但是做科学研究必须要耐得住性子,坐冷板凳。我喜欢做科学研究,所以经常会在实验室工作到很晚,很多时候不能陪我爱人,但她从没有一句怨言,始终支持鼓励我,这是令我歉疚之余又非常感动的。”

[1] [2]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