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手握一支弱势群体的笔
作者:王诗雨编辑:值班编辑
发布日期 2012-04-21 23:07:00

文/刘瑞琳 陈雨泓

2010年8月,他志愿去新疆开展研究生扶贫支教,一次工作随笔让他与评论结缘,经常笔耕不辍,一年公开发表200多篇评论,刊载于《人民日报海外版》、《光明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国教育报》等报刊,散见于人民网、中国网、东方网、东北网、千龙网等网站,并被美国《星岛日报》、日本《新华时报》等海外媒体转载。他就是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在读硕士研究生杨朝清。

新疆支教 踏上评论之路

大二当学工部助理时,杨朝清就很向往去新疆支教。大学毕业那年,杨朝清实现了自己支教的梦想,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小学做了一名支教老师。

支教期间,班里发生的一件学生打架的事引发了杨朝清的思考,并促使他走上评论之路。

在杨朝清所教的五年级(8)班上,有两个学生因为小事起了冲突扭打起来,其中一个学生拿起板凳就向另外一个学生扔去,嘴里还说着:“我家里有的是钱,打死你这个穷鬼!”杨朝清回忆说:“当时真是吓傻了,幸亏板凳没有扔中,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而那句话也深深刺激到了杨朝清,于是他将此事写了一篇文章投到了兵团网;没想到,自己眼中的工作随笔竟然发表了,还刊载到《兵团日报》上。从此,杨朝清与评论结下了不解之缘。

新疆相对慢一些的生活节奏给了杨朝清评论的空间,与孩子们的深厚感情也是杨朝清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哈萨克族小姑娘阿迪娜至今还常给杨朝清打电话,葡萄熟了也不忘给杨朝清留一份,却无奈路途遥远无法送达。

在杨朝清看来,真正开始走上评论道路还是在2011年3月9日,恰逢两会期间,“那个时候有位政协委员提出了‘让农村大学生回乡’的提案,让我很有感触。”同样是来自农村,在新疆支教的杨朝清对这个问题有深一层的看法,其评论也如愿在四川在线上发表。3月10日,杨朝清的一篇《从茶叶价格把脉“浮躁病”》更是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反响,这篇评论被国内多家媒体转载,并且登上了新华评论。这鼓舞了他继续在评论道路上走下去,也正式拉开了他评论生涯的“帷幕”。

关注底层 坚持小众路线

这样的开头已经是不俗的成绩,然而杨朝清坦言,自己刚开始写的评论相当不成熟,是朝两个极端发展的:要么生搬硬套理论,要么“口水化”。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的学习经历,使他在评论中总是忍不住要套用原理,让读者很难“读进去”。有时他有意改变文章的这种面貌,让语言通俗一些,又“口水化”得过头了,显得缺乏深度,令他苦恼不已。

在这个左右徘徊的十字路口,有不少朋友帮他度过了“瓶颈关”:《黔中早报》的伍少安编辑被杨朝清戏称为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编辑从数百份评论稿件中对我的文章留下了印象,他欣赏我的专业视角,鼓励我继续在评论中加入足够的思考量,尤其是理论方面的。”华师文院08级汉语言文学试验班的李莎则对杨朝清评论语言的润色“功不可没”,她帮助杨朝清锤炼出更好的语言。

慢慢地,杨朝清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评论路”。每天,他都要首先花大约两小时的时间选取新闻。而杨朝清在选取新闻上也有自己独特的两个原则:一是新闻话题要具有公共性,要是老百姓有兴趣、会关注的新闻由头;二是新闻话题评论员自身要有话说,或者所谓的个体经验。所以遵循着这样的原则,除了网站上的热点,杨朝清更关注一些平民化视角的消息,有关老百姓穿衣吃饭的事情。并且他不会盲目追逐新闻热点,而是喜欢挖掘一些较为冷门、却能让自己有感而发的题材——“我跟着新闻走,也让新闻跟着我走”,杨朝清说道。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