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朝清:手握一支弱势群体的笔
作者:刘瑞琳 陈雨泓编辑:党波涛 吴琼
发布日期 2012-03-13 18:17:00


    “抓阄”的稿子就是在这种思路下诞生的。2011年的7月,将近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杨朝清发现有关各地“抓阄”的消息爆发式地充斥着各大新闻网站。哭笑不得的同时,这种现象也引发他深深的思考。于是,杨朝清有意识地关注“抓阄”的消息,最后写出了《抓阄为什么这么流行?》一文,多家媒体进行了刊登和转载。

    而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杨朝清很认同《中国青年报》评论员曹林所说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事当前,先问真假,再辨是非,再分善恶。从个人旨趣上看,杨朝清更倾向于教育以及社会民生话题,多倾听一些“沉默的声音”,多关注一些弱势群体,比如说他先后写过南大校长、北大厨师、华师宿管等一些校园题材,也关注校外的环卫工、艾滋病患儿、留守儿童等。此外,杨朝清的另一个“制胜法宝”就是:从个体细微的小事入手,以小见大。杨朝清说:“一定要遵循自身的价值判断,不能跟风随大流。不一味批判,也不一味褒奖。该表扬的,不论是政府官员也好,都会充分表扬,如长沙的信息公开;该批评的,就会分析不对在那里,而不是占在道德高地上一味指责。再利用一些专业知识和个体经验填充,一篇稿子就差不多了。”

    现在, “评论”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杨朝清在圈内已经小有名气,但是等待文章反响的忐忑,他依然记得很清楚:打开网页,看看评论发表了没有,转载量怎么样。结果总是喜忧参半。在这个过程中,杨朝清也在不断调整自己,学习其他评论员的长处,把自己的理论特色和“大白话”语言更好地结合起来。

    勤奋用心  点燃思想火种
    评论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时间,杨朝清放弃了午睡,午饭过后就是寻找新闻点的时间,这一工作大约会耗去2个多小时,“而一篇1000字左右的文章又要大约用去2个小时”,好友张钰坤很是佩服杨朝清一丝不苟的态度,他说:“杨朝清家庭条件并不是很好,所以他在做评论的时候特别用心,能多发点稿子就会多挣点稿费。”

    身为政治学研究院城市社区建设专业方向的研究生,杨朝清需要多出去与人打交道,居委会大妈、环卫工人、物业公司经理等形形色色的人都是他的访谈对象,也正是这样的生活经历让他有了丰富的评论素材。纵然已经在评论方面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杨朝清始终以一种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篇稿件,其好友张钰坤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大概在前几天,他接到了人民网评关于雷锋精神的约稿,白天的时候他先构思了一下,又向几位编辑和朋友请教了一下,大约在晚上11点的时候开始写,接近两点钟才最终完稿。他写一篇稿子并不是一遍就完成的,有时候真的就是字斟句酌,要改上好多遍。”

    杨朝清提到,在写作评论的过程中曾有一件事情令他难以忘记,当《光明日报》评论部编辑钱建强挑中了他的稿件《抓阄为什么这么流行?》后,专门给他打了一个电话,用了20多分钟的时间为他讲解怎样进一步完善文章,而在最终刊发出来的评论中,编辑又为他改了30%,这种尽职尽责的态度令他深深佩服,也影响和鼓舞了他更加用心对待每一篇评论稿件。

    杨朝清说,自己非常感谢那些给予过自己帮助的人。因为自己并非中文出身,在文字上还有所欠缺,所以在初学阶段,写完一篇稿子后会麻烦文字水平较高的朋友帮忙修改,李莎就是其中的一位。但是在朋友眼里,这样的帮忙根本不算什么,因为杨朝清总是在他们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援手。

    李莎就曾经是杨朝清在勤工委时的“下属”,两人后来成了很好的朋友。前年的秋天,李莎的舍友在学校一起校车事故中受了伤,眼镜的碎渣掉进了眼睛里。因为情况比较严重,校医院处理不了,到了当天晚上宿舍的同学开始着急地打听怎么办。李莎在晚上11点多的时候给杨朝清打了电话。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