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活红色资源 涵育时代新人
作者:华轩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2-12-26 14:44:47

“在桂子山上,还长眠着华中师大人不能忘却的英雄……建议整修陵园墓地,建立桂子山优良传统教育基地……”近日,我校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退休教师周大金、李谟介、叶盛修联合向校党委书记赵凌云发出建议,希望学校进一步加强对墓地的修缮保护,争取早日建成红色教育基地,引导广大师生弘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望历史,看今朝,展未来。华中师范大学的红色文化,发端于前辈校友捍卫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崇高追求,壮大于广大师生投身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实践,凝结于“立德树人求实创新”的校训以及“忠诚博雅朴实刚毅”的精神。百廿校庆在即,用红色历史涵养初心使命,用红色文化赓续精神谱系,可谓恰逢其时、正当其势。

用好学校红色资源,就要遵循教育引导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让旧址遗迹成为党史“教室”、让英烈楷模成为党史“教师”、让文物史料成为党史“教材”,让青年一代触摸历史脉搏、感悟初心使命,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谱写时代的新篇章,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因事而化,由表及里。身处沉浸式传播的融合环境下,要善于运用微视频、微电影、“云课堂”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创新传播方式,制作一批素材丰富、生动鲜活的红色校史短片,有效利用慕课、翻转课堂等多样化网络育人平台开展红色校史教育,构筑传承红色基因的舆论阵地和思想家园,增强校园红色教育平台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从而增强时代新人培育的生动性、形象性和实效性。

因时而进,由静到动。运用3D、VR、AR等现代信息技术,将文物资源以全方位、可视化、立体式的方式展现出来,使静态的校史史料转化为动态的育人资源,为大学生构筑一个真实的历史场景、营造一个情景交融的氛围,激活校史教育的情境感召力,使受教育者犹如身临其境,助力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教育体系,以实现“人人皆主体、时时皆契机、处处皆课堂”的理想育人效果。

因势而新,由浅入深。深入开掘、全面保护、妥善管理红色资源实体和红色文化载体,准确把握校园红色资源与之紧密契合的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帮助学生从展板、照片、实物以及一个个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故事中,更加深切地感受厚重的历史底蕴、丰硕的实践成果和奋发的进取精神,进一步增强学生爱校荣校的责任使命和文化自觉,强化对红色基因的认同与传承。

红色资源包含着我们党一路走来的初心使命,蕴藏着我们党永葆本色的生命密码。用好红色资源,就要讲好共产党人的初心故事、诠释好革命先烈的使命担当,使青年一代的心灵得以滋养、灵魂得以净化、境界得以提升,要让初心使命在青年一代中延续和传承,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