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圈养式”管理 中小学教育应“返璞归真”
作者:周嘉祥编辑:陈培浩
发布日期 2021-05-20 20:16:36

回首在学校的童年时光,也许课堂上老师们传授知识的情景已然模糊不清,而课间与同学谈笑嬉戏的经历却历历在目。孩子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往往活泼好动,渴望与自身以外的人与环境接触。而近日,有媒体报道,许多中小学存在教师禁止学生课间自由活动的情况,学生除了喝水上厕所不得走出教室,在校如同坐牢:“即便身处校园之内,也有鸦雀无声之感,不仅听不见读书声、讲话声,连学生走路也是轻轻地”。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丰富的课外活动对孩子们有极大的吸引力。尚处于中小学的孩子们的课间,应该是充满互动活动的课间,在长时间的学习时间交接处,起到缓冲作用。适当的课间嬉戏玩闹有助于消除大脑疲劳,也能让孩子们在稍后的课堂上提高学习效率。部分学校冠着“文明教育”的美名,将学生活动半径局限在教室之内的做法,实则无济于中小学生的成长学习。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与同学们的玩闹交流中,他们一步步学习对社会的认知,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特个性和人格。因此,中小学教育管理不能仅仅围绕着“智育”开展,而应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根据中小学生年龄段特点制定教学规划和纪律规范。

童年和青春之所以宝贵,是因为那时拥有大把空余时间去习得知识技能,为未来的人生打好地基;也是因为那是能够尽情释放个性,创造宝贵回忆的年华。现在,许多大城市的孩子们从小被父母灌输“成功”的理念,即使在假期也不得不按照父母的意愿在各种辅导班、兴趣班之间辗转。在家长为他们铺设的“人生轨道”上,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值得反思的是,将成年人的标准加之于未成年人,是不是一种想当然的“生搬硬套”呢?

让学校不敢放手让孩子们随意课间活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全责任问题。家长心心念念“把课间10分钟还给孩子”,出了点事就“全都是学校的责任”。要想让孩子在课间10分钟尽情玩耍,必须切实解决学校的后顾之忧。北京、上海、湖北等多地已经出台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从法律层面对事故各方责任进行了严格界定,为校方管理松了绑。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还应该考虑成立专门机构规范处理校园意外应急事件,使校园意外应急事件处理流程专门化、规范化、公开化,让校方能够安心开展课间活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不能把孩子的精神世界变成单纯学习知识。如果我们力求使儿童的全部精神力量都专注到功课上去,他的生活就会变得不堪忍受。他不仅仅应当是一个学生,并且首先应当是一个有多方面兴趣要求和愿望的人。”一个教育中小学孩子的课堂,课间不该禁止玩闹嬉戏, 高明的教育应该是“返璞归真”式的教育,为孩子们保留自由释放活力的天空,在给予充分的身心发展空间的同时,“润物无声”地达到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