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网络用语“困住”你的表达
作者:张瀚文编辑:刘佳怡
发布日期 2021-04-01 22:32:31

你还有记日记、写影评的习惯吗?从什么时候开始,你拿出纸笔想要写点东西却迟迟下不了笔呢?当你在不用写、不想写与不会写之间摇摆时,或许你正悄无声息地陷入了“表达障碍”的困境。

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凡尔赛”“小丑竟是我自己”“不讲武德”等不断涌现的网络用语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其新奇的表达和略带戏谑的调侃深受当代年轻人的追捧,在各种社交场合中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高,但当我们的词汇库渐渐被这些网络用语填满的时候,我们也似乎被“不玩梗就不会说话”困住了。

当年一个“当你看到夕阳余晖,你的脑海浮现的是:‘好多鸟,真好看’而不是‘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段子如今好像正一步步变成更为普遍的现象。打开微博或是与聊天框,看看你今年发了多少个“啊啊啊”或是“哈哈哈”,仿佛我们对一件事的反应热烈程度只能用“啊”的个数表达出来。除此之外,还有用“yyds”“awsl”等字母缩写表达相应意思的表达形式,将日常交流逐渐变为“加了密”的玩梗对话。乱用生造词、用语不规范……如今人们渐渐淡化了对语言表达规范性的重视,而网络用语的“泛滥”更加剧了这种现象。

互联网提供了交流平台,每个人都能发言、评判和质疑,有的人是合理正当地质疑,而有的人则吹毛求疵。有时我们在语言表述上一不注意就会踩中炸弹,招到“杠精们”的集体攻击。我们害怕被质疑,于是在表达观点时常常会使用各种缩写、网络符号等,将自己本真的想法一再“精简”,最后只剩下模棱两可的语句,展现出很高的“求生欲”。这种“小心翼翼”背后的心态值得玩味:多数人会力图避免由于单独持有某些态度和信念而产生的孤立。久而久之,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局面。

互联网的普及看似为各种多元声音的表达和传播提供的便利,越来越多的人在网上分享观点、发表评论,久而久之,社交网络上存有数量庞大的“小金句”与“热词”,供人们表达当下的情绪和状态。实际果真如此吗?但凡回忆,即满屏的“爷青回”;自黑自嘲,非“打工人”即“小丑竟是我自己”;脍炙人口的电影台词、一针见血的鸡汤文……这些“热词”与“金句”因其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的真实状况,唤起了大家共鸣,更便于人们信手拈来地表达,逐渐成为人们交流和交际中“必不可少”的成分。然而,换个角度来看,人们在网络上阅读一篇又一篇故事和段子,学习一个又一个“新梗”和“热词”,往往用简短的“梗”就能表达自己的意思,大大降低了交流成本,大量同质化的语言和单一化的表达方式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思维懒惰。

当你准备表达一己之见时,或者电影台词帮你说了出来,微博上各路博主帮你说了出来,你总能在无处不在的网络语言中找到“最适合的那一款”,似乎你只需要说,“对,我就是这么想的”,便不用去思考应该如何更准确、更独特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正如学者岳东宇所说的:“碎片化信息往往能在短时间内提供给人乐于接受的和短期解决问题的信息,但这种刺激和愉悦意味着并不能成为知识停留在人的长久记忆中,如果把自己的时间长久的消耗在碎片化信息的获取上,一定会使人逐渐失去思维活力。”

久而久之,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简短化、片段化地表达,放弃了深度思考和精确表达的努力。这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表达方式,也影响着我们获取信息的方式。看电视剧开倍速,遇到长文章只看每段第一句,阅读书籍10分钟就忍不住走神,缺乏耐心、浮躁萎靡、难以集中注意力正是其副作用之一。人们热衷于将自己的表达精简化,用阅读碎片信息的方式取代长篇作品阅读,久而久之,这种长期的碎片化信息阅读会使人牺牲深入阅读的功能,从而成为碎片化信息的解码者,逐渐失去了阅读大段文字的耐心,习惯性停留在表面而不去探究其深层意思,反过来又加重“表达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坚持读书是防止网络用语“困住”我们表达的有效方式之一。俗话说“富有诗书气自华”,阅读经典文学作品不仅能锻炼阅读能力、提高个人文学素质、维持文字的审美和理解能力,还能洞察到他人独特的思维方式,感受到真知灼见的思想魅力。除此之外,坚持写作,用笔记录自己的思想观点和日常生活,既可以提高表达能力,也有助于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网络用语是时代的折射,在交际或者交流场合使用并非不可,但我们的确应该警惕我们的表达被网络用语“禁锢”、向同质化和单一化转变的倾向。不怠于思考,不囿于人云亦云,尝试将自己最真实、最独特的想法说出来,才能让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在互联网的裹挟下逐渐“弱化”。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