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尔赛文学:自怡莫自迷
作者:司小平 柳小燕编辑:陈培浩
发布日期 2020-11-28 22:04:22

“为救李郎离家园,谁料皇榜中状元。”一曲黄梅戏中的经典台词,如今被广大网民们笑称为“凡尔赛文学”的典例。“北大还行撒贝宁,不知妻美刘强东,写词一般方文山”……从被当作有趣的“玩笑梗”到被赋予专有名,网络上各种金句层出不穷。追溯回11月10日,一位名叫“蒙淇淇77”的博主登上微博热搜话题,使“凡尔赛文学”再度得到热议。

“凡尔赛文学”究竟是什么?根据这一名词的发起人大V博主“小奶球”所述,该名称源于漫画《凡尔赛玫瑰》,此漫画讲述了路易十六妻子的上流贵族生活,与如今部分群体在朋友圈中所展现的“贵族生活”有相像之处,因此被她用来指代“互联网贵族”在朋友圈暗中炫耀高端生活的文体形式。

作为一种看似自嘲,实则自褒的高级炫耀手法,“凡尔赛文学”主要包含三个写作技巧:一是先抑后扬,明贬暗褒;二是自问自答;三是灵活运用第三人称视角。对于这种炫耀手法的运用,需要同金庸笔下武林高手过招一般,看似是不经意的一招“蜻蜓点水”,实则“青龙出水”“风扫梅花”,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通过貌似不在意地自嘲,含蓄地透露出对自己在意事物的炫耀与自我满足。

根据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我们在媒介平台上呈现的内容,就是一种传播符号,也叫“能指”,指的是符号本身的形式;而发布者想表达的深层含义则是“所指”,即这种符号所指代的背后的意义。于互联网上“见面”的网友而言,想要快速了解一个人的生活和思想,最便捷的方式就是了解他们的社交媒体所发布的内容,进而猜测其背后的含义。这种猜测往往会产生与原意发生歧义,即能指和所指之间发生偏差,从而为凡尔赛文学的“隐晦”表达提供生长空间。

为什么有的人要费心思或不经意地在社交媒体上传达这些符号内容呢?戈夫曼的拟剧理论作出解释,个体通过表达自我,来给他人留下一种印象,从而完成自我形象经营。用户通过在朋友圈等平台来呈现自我,来满足自己的需求,收获他人的反馈和评价,从而汲取“存在感”与“认同感”。更有甚者,用秀“优越感”的方式寻找“存在感”“认同感”,表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生活成就,并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从而达到自我满足,这也是“凡尔赛文学家”们动机之一。“理想化表演”与“误导性表演”的方式常常被“凡学家”们运用,通过自己精心准备或编造的精致生活,塑造自己的高贵理想人设。但这种看似美好的“理想化”,就像用巧克力塑造在泥地上的城堡,一暴露在阳光下,便会逐渐升温融化,不能看也不能吃。

“凡尔赛文学”在朋友圈中传播,不管其信息真假与否,对自己生活细节的呈现,一定程度上都会泄露自己的隐私,并且这种“理想生活”产生的幻想,也可能对大众产生“麻醉功能”,进而误导他们在炫耀性自我呈现中迷失自我。

我校新闻传播学院的陈俊峰老师对此有自己的看法:“出现这种潮流的原因,总的来说,是因为消费英雄逐渐取代了生产英雄。大家都会崇拜更有消费能力的人,也更愿意把自己打造成消费英雄。由于互联网时代关注度越高,越可能把流量变现,一个虚假的消费英雄可能慢慢地变成了一个真正的消费英雄。”

我们在社交平台分享生活,可以是为了适度地美化愉悦心情,传递自我观点,也可以是为了期待交换他人的点赞或评论,即追求自怡;但一定不是编造子虚乌有的美名、虚名,更不是虚幻的炫耀性自我呈现,即自我沉迷。

强调自怡,并非要将“凡尔赛文学”的各个要素用得炉火纯青,成为自己朋友圈里的“凡学大师”;强调不要自迷,也不是否定人们在社交平台上正常的分享与表达。我们借助社交媒体来完成真实的自我呈现,意味着我们要从中发现自我、反思自我,从而在这个过程中理解自我、正视自我,得到对自己的全面理解后,实现对真实自我的认同与建构。

至于如何自怡,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朋友圈的媒介内容分享,自主适度使用“凡尔赛文学”,不沦陷于自我狂欢。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提高自己的媒介信息判断力,看清潮流背后的本质,找准人生目标,从而更好地活出自我,坚守真我。

信息大爆炸的数字时代下,我们在未知的迷雾与阳光中穿插而行。“凡尔赛文学”为我们敲响了警钟。保持清醒,认清自我,方能真正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