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盛行的当下 流量无罪
作者:陈培浩编辑:彭志翔
发布日期 2020-05-02 20:58:10

说起流量,你会想到什么?某明星?热点事件?又或者是那些扭曲病态的“流量至上”价值观?近年来,文娱领域中一些疯狂追逐流量的乱象引来众多批判,以致对于流量,人们直观的印象更多都是偏负面的。但流量,换个词来说其实就是公众关注度。“流量至上”亟待整治,但必须看到的是,在流量盛行的当下,网络围观正在一点点去除社会生活中的黑暗。

3月22日,韩国“N”号房事件刷屏社交网络,3月26日,微博大V爆出国内版“N”号房,隔天官方扫黄打非办即回应表态,进行彻查。4月8日,鲍毓明事件揭露,几天后“网络送养黑产链”被网民刷上了微博热搜,腾讯官方也立即回应,进行封查。可以看到,这些令人震怒的阴暗角落得以曝光,流量在其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在流量盛行的当下,看见,已然化为了一种新的力量;网络围观,也通过舆论压力的方式化为一种新的公众参与形式。

在大约十年前出现了一个名词叫做“围观政治学”,是指网络围观改变中国,这种说法是基于当时几件典型的“官民纠纷”舆论风波,不断引发网民围观最终促使地方政府解决问题的事件。通过网络围观向政府施压,这是一种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于政府而言是一种被动的纠错机制。而在短短十年内,网络的飞速发展使得信息传递速度早已超乎人们想象,人们所关注的事情、所能关注到的事情也更加宽泛多样,大众关注度所能影响的事件也越来越广泛。从政治文化,到社会生态,民生娱乐,一件又一件颠覆三观的事情得以披露,监督对象已不局限于政治,被动的纠错机制也更多变成了主动的自省发现弊病的意识。

正如当年那篇著名的评论《关注就是力量 围观改变中国》中所说:“亿万人的围观,亿万人的目光聚焦,就能聚成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探照灯,就能一点点穿透特殊利益的高墙,一点点照亮我们的现实,一点点照出我们的未来。”“看客心理”为人批判,但如今网络上的围观其实已不同于鲁迅笔下的旁观者,甚至吃瓜群众这一略带调侃意味的群体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鲁讯笔下的“看客”无意插手事件、更无力改变事件,而在当下的网络舆论场,每一个人的围观都会化为流量的一部分促使事件不断发酵,无论网民是否进行额外主动的转发、评论,只要看见就意味着参与,越多的人围观,则意味着事件能够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更大。同时,网络舆论下民众能够间接参与事件的成本无限降低,发表评论、点赞表态、转发帮扩,这些都能算作是网络围观的有效参与。每一篇揭露社会阴暗的报道,下面的评论框中一定有无数个看似简单却又极具冲击力的“愤怒”表情,一个又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就这样构成了公众的情绪表达。

当然,“看见”能够化为力量离不开真正意义上的参与,网络围观的力量能够通过公众的代入感、共情心转化为直接现实的参与力量。网络媒介的发展相比过去传统媒体更加生动直观,带给受众的视觉冲击、心理冲击也更加明显激烈, 再加上舆论发酵中公众的情绪积累,给人的代入感也更强。人们会依据自身经历,围绕某一舆论事件展开更多讨论,微博某大V收到粉丝举报国内版“N”号房事件,网友围绕“渣男”不断爆料,在围观转化为参与的过程中,共情所带来的情绪传递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

就如同肉眼的看见一样,网络上的“看见”也有其局限,网络围观也有弊病。事件的本质不易被看见,眼睛容易被心魔所诱导,围观缺乏有序的领导。发现没有,这些其实就是不良营销号追逐流量的手段:断章取义虚假报道,恶意控评带节奏,炮制毒鸡汤迎合阴暗。流量本身并无对错,流量所带来的影响也并无对错,有对错的是产生流量的事件本身以及追逐流量的手段。流量本身不应为谋取流量的恶劣手段背锅。

网络围观另一饱受争议的点在于“七天传播定律”:从网络舆情爆发,到它消失在网民视野中,这个过程一般只需要七天左右。最典型的或许在于微博热搜的变化,经常有人借此来冷嘲热讽、批判围观的网民,批判流量时代飞速更迭的舆情信息。但是,从逻辑上来讲,信息传递迅速,同时产生了流量时代,和公众注意力的分散,二者是共生而非因果的关系。并且,所谓的“七天传播定律”,公众记忆力的短暂只是相对的,并不是说完全失去关注。在事发一个多月后,在网络上搜索“N”号房事件仍有最新消息受到关注,微博话题鲍毓明的下方更有法律专业人士奔走呼号。再退一步来讲,即使公众注意力最终会被转移,事件发酵爆发时引发的关联主体监督是不会轻易中断的,更会促使相应的纠错机制不断完善。

“每次鼠标点击都是一个响亮的鼓点,这鼓点正从四面八方传来,汇成我们时代最壮观的交响。”这是十年前《南方周末》的评论,在流量日盛的今天,我相信,每一个人的看见,每一次值得的围观,最终都会汇成洪流,冲击洗刷我们社会的阴暗诟病。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