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绑架了我们?
作者:崔桢桢编辑:崔桢桢
发布日期 2011-10-23 16:49:00

文/崔桢桢

周其凤一下子火了,不是因为他作为北大的校长做出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决策,是因为他作为北大校长写了一首被网友奉为“神曲”的化学歌。《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自17日在网上传出,便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在众人的评议之中,“天雷滚滚”、“难以置信是出自北大校长之手”的言论似是占据了舆论上风。从他们的话语看来,评判歌曲好坏与否的标准即为这首歌的艺术品位是否符合知名学府校长的身份。

而这样的评判标准,其实在我们身边也时有发生:上学的时候,优等生写出的作文稍欠火候,就会被认定为“差”。而同样的一篇文章,如果出自于差生之手,那就是“好”;张艺谋、冯小刚拍出的电影没有达到符合他们身份的水准,那必会招来人们的口水,而若是一位刚出道的年轻导演拍摄而成,那就是掌声与鲜花。总之,优或差的区分就在于你的作品和你的身份是否相配。

暂且不论那首化学歌到底好或不好,在我看来,拿身份来评判一个作品的创作是好是坏,是高雅或者庸俗,这本就是一种谬论。

作品创作的好与不好,如果与创作者的身份挂钩,那么是否就是说,同样的一份作品,出自不同身份的人,就应该有两份不同的评判标准?出于大师之手,就以高标准来衡量,如若发现漏洞,便判之“难登大雅之堂”;出于无名小辈之手,就降低标准,发现亮点及精彩之处,便评之“优秀代表之作”。对于一份作品的创作来说,它的评判标准在此已有了区别对待的趋势——高尚或者烂俗,由创作人的身份做主。

艺术作品的创作本就是随性的,或是来源于隐藏于心的一种想法,或是来源于看到的一幕带来的启发,我们可以从它所引起的社会效应、给予人的思考感悟等方面来看待它,却不应该在它身上打上身份标识的印记。

创作出来的作品,只是一种客观的物质存在,其艺术价值不能够根据变动的身份来评判。若如此,人们在开始创作前,为了避免招致讽笑、差评,先把身份问题考虑在内。在完成创作后,再前思后想,左右斟酌,生怕创作出与自己身份不相符的作品。思想被禁锢在“身份评判”的牢笼里,那么也许,我们会因此失去许多真实、随性的好作品,这才是艺术创作真正的硬伤。

以平等之心看待艺术创作,莫拿身份作标准,这也不仅仅局限于创作领域。自古以来,中国的大家闺秀需要笑不露齿。观之如今,我们可以在电视上看到奥巴马开内阁大臣的玩笑,可以看到他生气地一脚踹开会议室大门,而看到我们的领导形象必须是严肃端庄的,进行慰问时必须是和蔼可亲、谦逊有礼的,一旦违背,就会被扣上“有违身份”的帽子。他们真实的情感流露,能够被我们捕捉到的少得可怜。在这种情况下,“身份”不仅仅禁锢了作品的创作,更是绑架了人的天性。

说到底,“身份”是大众对一个人和事物的惯性认知,并非人事本身。将其作为标准去衡量一个人的作为,已经为其的发展套上了枷锁。活在身份的绑架之中,这是人性的悲哀。

(编辑:赖慧丽 )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