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泽终相逢 学海共同途
作者:张瀚文 王丽婧 魏晓暄编辑:范书妍
发布日期 2022-01-16 16:22:32

如同石子被掷入水中,一圈圈涟漪徐徐泛起,小组的成员们循着涟漪,汇聚到一起,大家围绕一个主题主动展开研究,最终在合作中实现共赢。因为相同的志趣而自发组建研究小组,互助学习、共同研讨,已成为当代大学生重要的研究学习方式之一。

共话汗青 “剪烛”同行

周六,午睡时间刚过,一群人便陆陆续续地走进历史文化学院1201教室,站上讲台的不是老师,而是一个又一个的学生。这是一次主题为“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发展”的讨论课,也是剪烛文献阅读小组本学期第十次活动。

“剪烛文献阅读小组”主要由历史文化学院2019级历史基地班的同学们组成,每一期围绕不同主题,对成员的读书报告、读史札记、研究综述、论文成果等材料进行讨论,每位同学分享完后首先由相应的与谈人点评,再由每期的导师或学长学姐给出相应的指导与建议,其余同学在此基础上进行讨论与交流。这样的小组活动,他们已开展了两年了。

“‘剪烛’二字意为‘剪掉烛芯’,古人夜里在烛灯下读书,蜡烛燃烧久了,露出的烛芯就会变长且容易分岔,所以需要剪掉多余的烛芯来维持照明”,组织者程维轩借“剪烛”二字传递着他对小组合作的态度与期待,希望成员们能互相切磋、“共剪学烛”,带着自己的体悟与收获秉烛前行,照亮漫漫长夜。

除了文献阅读,“剪烛小组”中的核心成员在学习与科研中也多有合作。周文轩与鲁翰林各自的论文均入选第二届“励耘”全国本科生史学论坛,“剪烛文献小组·五角星内阁分队”参加2021年“书香历院 历久弥新”读书沙龙活动获一等奖,这样一个拥有两位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两位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者与数位博雅奖学金获得者的组织无疑是“大佬”们的“培养皿”。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在成员袁泷晖看来,小组合作的方式为同学间分享学术信息提供了一个平台,每一次“思维的碰撞”总会擦出艳丽的火花。组织者周文轩在这里不仅收获到了新颖独特的观点与材料,也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与此同时,他还在不断解决困难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去年,才加入小组的马宾阳信心十足地展示自己的开题报告,大家对她研究不足的批评指点激起了她的进一步思考,使她意识到什么才是真正好的研究。她坦言,自己很感谢小组同学对她的包容和指正,“不要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这“外面的世界”很大程度上都是成员们的展示所呈现出来的。

小组学习需要大胆的交锋和批判,大家在互相批评和交流中才能不断打磨自己的学术成果,让自己的学术能力得以提升。周文轩表示,他期待小组的成员再接再厉,在交流与交锋中提升自己的水平,也希望更多跨专业跨年级的同学们能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小组合作活动在各年级之间进行传承与衔接,打造一个学生互助的学术舞台。

双重缘分 舍友如“战友”

舍友,在很多人眼中是一起生活、倾诉心声的伙伴,但在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2019级的党洋洋、黄启妤和姜苏改三人眼中,“舍友”二字还蕴含着更多的意义。

同一寝室的朝夕相处让她们彼此熟悉,同一专业课的小组合作让他们更加默契,当有比赛需要组队参加时,三人便不约而同地想到了对方。她们曾组队参加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红色旅游创意策划大赛、第十届大学生世界遗产保护提案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旅游设计大赛等各式各样的比赛,现在也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一起前行。她们之间早已不仅仅是共同生活的舍友,更是携手作战的“战友”。

虽然调研的路上困难重重,但她们从未放弃,而从困难中汲取经验、在鼓励中携手向前的日子,便成为了她们独特的“寝室记忆”。为了完成比赛,他们一起去了神农架做调研,党洋洋对此次出行印象深刻:“当时我们需要和游客交流来丰富数据,然而大部分游客都拒绝交流的情况一度让团队士气非常低迷,作为队长的我也非常沮丧,但在大家的相互鼓励下,我们并没有放弃,最终顺利完成了任务”。“我们在酒店聚在一起聊天,不仅讨论该如何分析资料、完成项目,也天南地北地聊,聊彼此的故事,”黄启妤说,这次出行不仅让她们收获了奖项,也让她们对彼此更加了解和亲近。

宿舍并不只是一个休息的地方,舍友也并不只是聊天的情谊,在前行的路上,舍友既是同行者,也是指路人。在党洋洋眼中,她们一起学习,一起玩闹,寝室氛围也变得很好,在这些并肩作战的经历下,每个人都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也在学习过程中收获了团队合作的感动和快乐。“我们宿舍是在共同努力,而不是内卷。”比赛是科研的一个铺垫,她们携手在磨炼中共同进阶,每个人对作图软件的掌握程度、调研问卷的设计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每一次比赛都是她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机会。

个人的前行可以带动团队的发展,团队的进步也会促进个人的成长,这或许便是小组学习的真谛。团队的项目成果可以成功发表,未来彼此都能在各自的领域闪闪发光,是她们共同的期待。从住在一起到“战”在一起,她们珍惜这“双重缘分”,也一直都在前行的路上。

循声而来 学海共同途

大一下学期,来自教育学院2019级的周嘉腾就在老师的鼓励下与同学组建了研究学习小组,尝试发表自己的第一篇文章。从“摸着石头过河”再到成功发表文章,背后是小组成共同讨论的辛苦付出。实践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理想和现实间总隔着一道湍急的河流,阻碍着他们向前:组员们处于大一下学期的阶段,对于研究性学习相对缺乏经验;“你可能得不到答案,你也可以得到答案”的开放型研究模式,增加了方向的不确定性;疫情期间组员只能线上交流,增加了讨论交流难度。一次次讨论,无数次推翻重来,数次修改更正……在多重压力下,他们不断加强讨论的深度和力度,在思维碰撞中打磨内容,力求呈现最佳效果。

这是周嘉腾对自发小组合作最初的尝试,这种确立共同目标、形成前进动力、携手渡过难关的学习形式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周嘉腾已发表过C刊、拿到过数个奖项,在一次次主动寻求合作的过程中,与成绩一起提升的,还有他的团体协作能力和合作能力。

今年暑假,周嘉腾与好友徐浩南正寻找着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突破口,偶然关注到城郊这个特殊地域,却苦恼于缺乏详细的相关资料和经验。正当研究停滞不前时,恰逢同学张纪晨在武汉城郊地区支教,一个电话让他们一拍即合,即使相隔遥远的距离,他们共同研究的热情也没有消减。自发组成研究小组、利用假期将想法落到实处,他们的论文最终在湖北省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在周嘉腾看来,自发性的研究性学习小组有独特的魅力。他认为,较于个人学习这种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一般学习活动机制,小组互助研究学习增加了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这种主体之间的相互关联即马丁布伯指出的“你我”这种关系,就像多元声音的交响,在这种交流与碰撞中,他们相互激荡,反而会摩擦出更多新的火花。相较于偏强制性的课堂上围绕特定任务开展合作的小组,这种自发组建的研究小组具备更加松散的结构,在这种半结构性质自由开放的合作中,成员会朝着共同的愿景努力,将更加主动地拓展研究思路、共同探索更多可能。

也许一条小溪难以摆脱干涸的命运,但当不同地域、不同水质的溪流都因向往“海洋”而汇入江河时,它们终将奔腾不止,生生不息。由同一种热爱而主动聚在一起、奋在一起,这就是小组成员们共同奔赴“海洋”的过程。川泽相逢,愿景终将一同实现。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