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桂子山》背后的故事——主编涂光雍先生访谈录
作者:张慧娃编辑:党波涛
发布日期 2018-12-13 11:23:07

文/张慧娃

今年,华师已走过了115年辉煌岁月。在这个时间的长河里,有很多华师人的故事值得铭记。其中,有一位在华师建校100周年、110周年、115周年连续三次先后策划、主编或协助、参编三部大书作为献礼的老教授,他就是文学院78岁高龄的涂光雍先生。今天,就让我们来听听他讲述三部书背后的故事。

先说华师100周年校庆时,涂教授策划、主编、出版《桂苑诗词楹联选》的故事。涂教授于2000年9月退休,但仍兼任华师黄鹤诗社社长。为了迎接2003年9月华师百年校庆,他于2002年8月以诗社社长的名义,给时任校长的马敏教授写信,建议学校尽快组织诗词、楹联专家抢编、出版一本名为《桂苑诗词楹联选》的书。此事很快得到马校长的支持,该书被列为我校百年校庆拟出版的12部重点图书之一。马校长委托涂教授组织编委会,并立即向海内外校友寄发《〈桂苑诗词楹联选〉征稿启事》。由涂教授亲自起草的《启事》,要求征稿内容以体现我校历史发展特色、人才培养特色和文化底蕴、品位特色为重点(如以华中大学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中华大学为代表的外来先进文化、以中原大学为代表的中国当代革命文化),要求征稿文体以作者自创的中华诗词、楹联为主。

此后,为了收集历届校友的诗联作品,涂教授又同校友会、档案馆联手,冒着严寒酷暑往返奔跑于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市图书馆、武昌阅马场辛亥革命红楼资料室,还有北京图书馆、北京鲁迅纪念馆、北京大学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

在涂教授的精心策划、组织和带领下,经全诗社老教授的共同努力,这部洋洋37万余字的书,于2003年9月出版。它作为献给华师百年校庆的厚礼之一,具有两大亮点:一是它首次选收华师各个历史时期200余人所创作的诗词楹联2000余首(副)入集,作者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真实反映了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记录了我校百年栉风沐雨、艰苦创业的发展轨迹,填补了与《华中大学校史》、《中华大学校史》、《中原大学校史》、《华中师大校史》相匹配的由各届校友集体创作的诗词楹联作品的空白;二是该书收录的作品得来不易,除了由诗社老教授分头查阅、收集有关资料,同时还要到校内、校外走访校友的子女家属,多方收集已故校友的诗联作品。如中原大学创始人、老一辈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恽代英、林育南的诗联;全国著名学者冯友兰、范文澜、游国恩、阴法鲁、李何林、黄焯、张舜徽的诗联;全国知名政界人物张难先、喻育之、张执一、熊复的诗联;全国著名作家诗人徐懋庸、张光年(笔名光未然)、曾卓的诗联;学校历届校领导陈时、潘梓年、杨东莼、刘介愚的诗联。诚如王庆生老校长在该《序》中所说:“这不是一般的诗词楹联结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华师百年的一个艺术缩影,是20世纪历史风云的形象写照。”“这本选集既凝聚了广大校友和编者的心血,也是校友献给母校百年华诞的一份厚礼。”

再说华师110周年校庆时,涂教授协助华师原中文系61级主编王一民校友策划、参编、出版《回望昙华林》的故事。

昙华林,一个位于武昌城内东北隅、充满神秘传奇色彩的名胜景区。它既是武昌千年古城的根脉之一,又是武汉近代历史文化的缩影,同时也是华师前身之一、二的华中大学、中华大学和解放初期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华师中文系、历史系的旧址所在地。1938年郭沫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时,曾经在这里的文华楼写作回忆录《洪波曲》。昙华林中有座古朴典雅、名为“朴园”的屋宇,曾经居住过国学大师钱基博(著名大学者钱锺书之父)和他的乘龙快婿、古典文学教育家石声淮。环绕“朴园”之外的一大片绿荫覆盖的宅园,后来被称作“华中村”的地方,则更相居住过华师许多大名鼎鼎的学问家、艺术家,如曾任华中大学校长和学贯中西的哲学家韦卓民、史学名家詹剑峰、中国古典文学家方步瀛、历史文献学家张舜徽、东方文学史家胡雪、汉语言学家高庆赐、文字音韵训诂学家杨潜斋、民族语言学家傅懋勣、诗人气质的大教育家陶军、国画大家张振铎、王霞宙、汤文选、冯今松,油画大家杨立光、刘依闻,小提琴演奏家盛雪,还有年轻时期的辛亥革命研究专家章开沅和现代汉语研究专家邢福义等等。

正因为昙华林有着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积淀,加之这里曾聚集过众多饮誉海内外的学者、教授,所以到2013年华师110周年校庆前夕,才有由华师原中文系61级才女王一民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回望昙华林》诞生。书名“回望”的深刻含义,主编王一民在该书的《后记》中用诗的语言这样表述道:“回望因为怀念,回望因为眷恋,回望因为友情,回望因为感恩,回望因为反思。”“回望是因为我们受到昙华林的滋养;因为昙华林是我们人生道路的出发地。”

尤其令我们感动的是,该书完全由我校原中文系61级的校友主动发起、精心策划、具体组织完成,他们在15届学友间隔时间跨度较长、应邀各方作者分散于海内外,加之编辑人手不足、自筹资金有限等困难的情况下,始终坚持追求“更丰富、更真实、更生动、更有趣”的目标,争分夺秒,协同努力,利用短短的一年时间,终于给母校110周年校庆献上了这份别具特色和“富有意味的精致礼品”(王先霈语)。在组稿、成书的过程中,他们自然也得到了校内外年逾古稀的师长们的全力支持,如时任湖北省老教授协会副会长的涂光雍先生便是其中的一位。他不仅带头积极撰稿,还亲自致函向北京原《文学评论》杂志主编贺兴安先生,同时亲自登门向校内中国民间文学研究专家刘守华先生、中国古代美学研究专家曾祖荫先生、中国当代文学评论家黄济华先生等约稿。在该书付梓之前,应王一民主编邀请,他还特地就原中文系老系主任、诗词楹联大家方步瀛先生咏昙花诗原韵,撰书七律一首以贺:“昙华林茂绣成堆,姹紫嫣红着意排。忆昔昙花争夜发,迎新金桂满园开。秋澄月静千窗影,雪舞诗吟万树梅。最是痴情楚才女,裁云织锦伴霞回。”该书出版后,赢得华师海内外校友一片好评。

最后说华师115周年校庆时,涂教授策划、主编、拟出版《情系桂子山》的故事。此故事可追溯到六年前的2012年。那一年的2月30日上午,由学校办、校庆办联合组织的《回望昙华林》出版座谈会,在我校文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原校长王庆生、副校长李向农出席,文学院、发展办(校友办)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座谈会由华师中文系62级校友、著名作家兼导演李富生(笔名黎笙)主持。会上,师生、校友云集,话说情谊,气氛热烈。主编王一民校友汇报了散文集《回望昙华林》的编撰、出版过程。老校长王庆生代表学校向该书的主编、编委和作者们致以敬意和谢意。他说该书有三大突出特色,第一是作者容纳了15届校友,人数之多十分壮观;第二是师生合力,同题撰稿;第三是该书不仅记录了昙华林的点点滴滴,而且是这一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剪影。他还说,这部书不同于常规的文章汇编,而是集中体现了对华师精神的传承和发扬。随后,许多校友争相踊跃发言,并建议学校组织出版《回望昙华林》续集。听到校友们的建议,王庆生老校长马上同坐在身旁分管学校科研工作的副校长李向农交换意见,于是当场欣然表态说这个建议非常好,可考虑由学校资助再出版一本《情系桂子山》,以与《回望昙华林》相配套,并提名由时任省老教授协会副会长兼华师老教授协会副会长的涂光雍教授担任主编,当时与会校友激动地报以热烈的掌声。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项十分光荣的任务,它承载着所有校友和华师人的共同期盼与嘱托。但事情往往是这样,越是渴求真实且美丽的东西,在它实现的路途上,注定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困难。当时摆在涂教授面前的第一个困难就是时间紧迫。于是他抓紧时间,立即着手组建编委会,并亲自起草《〈情系桂子山〉海内外征稿启事》。他在《启示》中这样写道:“前人云:‘根之深者其叶也茂,源之远者其流也长。’我校党委书记马敏说得好:‘母校是树,校友是根。’不少的老教授亦深有感触地说:‘如果说昙华林是华师之源,那么桂子山自然是华师之流了。源远必流长啊!’”《启示》还写道:“为了迎接校庆110周年,现由校发展办(校友会)与校老教授协会、老年工作者协会联合发起编写《情系桂子山》一书,拟于2013年5月4日截稿送出版社,以争取与《回望昙华林》一书配套出版,构成相映生辉的姊妹篇。”经三家协商,该《启示》的落款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校友会、《情系桂子山》编委会”,并加盖“华中师大校友会”公章。

应该说,当时校友会和编委会成员的主观愿望是好的。大家为《回望昙华林》主编王一民、副主编杨昌庆等校友自费出书的感人事迹所激励,想赶在110周年校庆前配套快速出书。没想到《启示》向海内外发出信息时已是2013年1月25日,离规定截稿日期仅差四个月,其间来稿数量不太理想,总共只收到三十几封回信。但是为了不辜负广大校友和王庆生老校长的重托,涂教授毅然决然地暗下决心一定要将这本书稿完成。自此,他便开始了漫长五年的编书“长征”。

终于到了2013年年底,稿件数量迅猛增至91篇。可谁曾想,刚开始时似乎难于征集到手的稿件,两年后竟如同雪片般地从海内外纷纷涌来,还好,校友热情不减,还好,涂老先生还精神矍铄。转眼2018年,即将迎来华师115周年华诞,我想涂老先生的这一份厚重大礼,必将同海内外校友的心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它将会倍加激励我们新一代的华师人以校为荣,以敬爱的老师们为自豪,以亲爱的校友们为骄傲!

除了组稿伊始遇到的时间紧迫问题外,还有一个问题应该也花费了涂老先生不少的心血。他说,现在97%的文章均已到位并审阅、修改定稿,但还有3%的文章仍处在有标题、无正文的状态。庆幸他已将到位的文章全部按五大栏目编排完毕:(一)源远流长,群星璀璨;(二)成长摇篮,治学之路;(三)梦圆学府,奋发有为;(四)校园感怀,峥嵘岁月;(五)桂子情缘,爱重如山。难以想象,从五年前的30篇到现在的175篇总共60多万字的大著是如何炼就的。当我看到那一叠叠厚厚的、打印纸张边缘已经磨损的文稿,那上面标满了不同颜色的勾画圈点时,一切就都明白了。所以,如果我们说这是一场文学盛宴的“长征”也丝毫不为过啊!

除了联系校友,涂老也在向正就读于华师的同学们征稿。他拿出一本名为《求学考研》的杂志给我看,他说真想不到会在邮局零售的刊物架上,偶然发现我校在读学生写的如此优美的文章。请看:“每每从南湖`爬'上桂子山去图书馆或上课,都会被它一年四季姿态各异的景色所吸引。其南跨龙陈两湾,下接南湖之水,光是参天的大树和古老的石阶就已经流露出其厚重的底蕴。历史最为悠久的文学院坐落在桂子山顶,背后便是崭新的图书馆,这是我学习的地方……”这是一位在读硕士研究生以《南湖畔.桂子山》为题写的散文。涂老随意地念了一小段,欢喜之情溢于言表。看着涂老如数家珍的样子,这些稿件的成熟也如同孩提般慢慢长大,真不知要倾注编撰者多少心血。涂老稍显遗憾地说,到现在都还没有联系到这位作者。不过,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使被尘封,也会被涂老先生这样辛勤且眼光敏锐的淘金者捕捉到。

访谈快结束时,涂老特意谈到编撰《情系桂子山》一书时邀请的知名顾问,如章开沅先生、王庆生先生等好几位校领导。他说,除了前面谈到的这本书稿的编撰起因和定名直接同王庆生老校长有关之外,从始至终,还得到国际知名学者章开沅老校长的密切关注和鼎力支持。从我们动手组稿时起,章校长便要求我们要成功编撰一本有价值的书,作为主编责任重大,一定要有担当精神,还要放开眼界,不仅要看到华师的过去和现在,更要看到华师的未来。我们编写时既要注意汲取《回望昙华林》一书的优点,也要注意突出《情系桂子山》一书自己的特点。他还反复提醒说,在华师老一辈的校领导中,一定不能忘记刘介愚老校长的历史功绩,比如像他自己和理论物理研究专家刘连寿等一批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刘校长的提携和培养。

确实,我通过对涂老先生的采访,感受最深的有两点:其一,是我从涂老的言语中深切地感受到他对前辈校领导的由衷尊敬和感激;其二,是我从他赠给的《〈情系桂子山〉来稿编目》来看,该书已明显地具有不同于《回望昙华林》的青葱文艺特色,而是多层面地、综合展现了对华师校史渊源、名师成长、学科发展、校园建设、桂子情缘等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的探究、讴歌和憧憬。另外从两书作者的数量、65年的时间跨度和题材的广度上看,也突破了《回望昙华林》仅局限一门专业的局限,使之成为文、史、理、教、哲、经、艺等各科华师人昂扬奋进的里程碑和指路明灯。再一次衷心感谢《情系桂子山》的海内外校友作者和主编涂光雍老先生为华师建校115周年献上的厚礼!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