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作者:党波涛编辑:周健
发布日期 2016-10-21 10:59:00

华大在线讯(记者 党波涛 通讯员 程功群)10月18日,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华中师范大学逸夫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著名历史学家、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章开沅先生,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郭戈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周洪宇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吕德雄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马敏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副校长、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彭南生教授,湖北省文化厅雷文洁厅长,以及来自美国、德国、韩国、台湾等海内外一百多位学者参加。

马敏指出,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为中国教育做出卓越贡献且享誉世界的伟大教育家,也是20世纪中国一位在多个领域具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文化巨人。同时,马敏回顾了华中师范大学多年来在陶行知研究方面所做出的成绩,向与会的海内外专家、学者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发展概况,并期待陶行知研究的深入发展以及将陶行知教育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朱小蔓教授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中国陶行知研究会的发展概况与推进工作,高度评价了陶行知教育思想及其影响,号召学界进一步加强对陶行知的研究。

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郭戈教授介绍了近年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出版工作,以及对陶行知研究工作所给予的支持。

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何静处长宣读了“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成立文件。马敏、雷文洁、雕塑家李三汉教授为陶行知雕像揭幕,章开沅先生、朱小蔓会长和周洪宇教授为陶行知国际研究中心揭牌。

章开沅先生追溯了华中师范大学实践陶行知思想的历史,畅谈了自己对陶行知研究的深切体会,号召大家进一步加强陶行知研究。

大会报告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雷万鹏教授主持。周洪宇教授以《陶行知历史定位新论》为题,号召加强陶行知研究,对陶行知进行再认识,并指出陶行知是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的综合性文化巨人,其思想对当代中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美国加州州立大学教育学院苏智欣教授做了题为《杜威理论在中国师范教育中的应用和发展》的报告,详细分析了陶行知在创建中国师范教育过程中,对杜威教育哲学的创造性应用。

德国马堡大学博士黄冬教授以《陶行知一九三八年德国之行》为题,具体介绍了1938年陶行知对德国政治、教育的考察情形,并详细整理了陶行知考察德国期间记事本上出现的中国人名及其简历,为陶行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线索。

台湾台东大学教育学系梁忠铭教授做了《陶行知思想对日本教育理论影响之考察》的主题报告,向与会专家、学者介绍了日本学界对陶行知的认知,同时从陶行知避难日本、阳明学说、日本战后反省与杜威的关联等角度分析了陶行知教育学说受到日本学界青睐的原因,并系统展示了日本学界的陶行知研究成果。

韩国国立庆尚大学李庚子副教授以《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带给韩国的启示》为主题,对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的意义做了具体阐述,并深入分析了韩国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此思考了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对当今韩国教育的启示。

分组报告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举行,分8组分别在4个分会场进行交流。韩国大真大学金德三教授、东北师大王凌皓教授、西南大学廖其发教授、唐智松教授、华南师大黄明喜教授、天津大学李忠教授、河北大学吴洪成教授、沈阳师大王雷教授、华中师大喻本伐教授、王建梁教授、王帅副教授、武汉体院陈晴教授、曲阜师大广少奎教授、聊城大学胡志坚教授等海内外与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以及华中师范教育学院教育史专业的研究生等共42人,从不同角度对陶行知研究做了报告,并进行深入交流,呈现出陶行知研究的多元化。

19日上午,在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大会发言。大会发言主要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申国昌教授主持。台湾台东大学教育系何俊青教授、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张亚群教授、人民教育出版社文化教育分社刘立德编审、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余子侠教授先后发言。

第二单元由华中师大教育学院博士生导师、湖北省陶研会副会长余子侠教授主持。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侯怀银教授、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曲铁华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王建军教授、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常务理事柯小卫等先后发言。

陶行知与中外文化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由华中师范大学、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人民教育出版社主办,由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湖北省陶行知研究会承办。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