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高端学术论坛召开
作者:王兴尧 许莎波 秦曰涵编辑:毛军刚
发布日期 2021-07-20 13:33:15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王兴尧 许莎波 秦曰涵)7月19日,由华中师范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共同承办的“大数据背景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创新发展高端学术论坛”在校举行。国内30余名知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寻大数据与非遗传承创新融合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思路。副校长彭南生,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武汉市社科联主席吴天勇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副校长夏立新主持。

本次论坛邀请了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主任、中国新文学学会会长、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黄永林,科大讯飞AI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秘书长、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志刚,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领导小组成员李松,北京师范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教授、中国民族学会副会长高丙中,香港理工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资讯系主任、欧亚科学院院士史文中分别做主旨报告。

彭南生副校长表示,华中师范大学已走过118年历史,抚今思昔,追根溯源,奋进在新时代的前沿,华中师范大学倍加珍视自己的历史传承。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经过十几年建设发展,实力不断增强,成绩斐然。2020年学校以“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为主体,整合校内外相关资源,通过文、理、工学科交叉融合,组建了“华中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该实验室是目前中国高校唯一以大数据技术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发展的实验室。未来华中师范大学还将进一步整合优化校内外各种资源,加大人财物投入力度,发挥优势特色做实做强科研平台,为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多更大贡献。

吴天勇副部长代表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谈到,武汉作为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非遗资源极其丰富。近年来武汉市不断加大非遗保护力度,武汉市委宣传部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之间的交流、联系与合作也越来越紧密,所取得的一系列成果为武汉建设国家非遗中心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他相信各位专家、学者的讨论与交流将进一步推动大数据技术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创新与发展,为文化产业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黄永林教授作了以“大数据技术为非遗文化插上腾飞的翅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简介”为题的报告,他首先简单回顾了非遗大数据实验室的发展历史,指出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弘扬民族精神,同时也是科技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要求。接着他详细讲述了非遗大数据实验室的现有基础,包括国内外实力雄厚的教科研队伍、非遗保护创新的系列研究成果、研发的非遗数字化相关产品和非遗数字化技术服务等,并对实验室在功能定位、主要特色、建设目标、组织结构和人事体制等方面给出具体的建设方案。

陈志刚先生基于人工智能技术提出了非遗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思路。首先他对科大讯飞的人工智能生态进行了简要介绍,分享了人工智能在医疗、教育、司法等方面的应用。接着他以木兰传说为例,表示非遗文化可借助人工智能实现多模态的知识构建,结合语音识别、语义理解、语音合成、虚拟形象等AI核心技术,打造非遗文化专属的虚拟IP,实现用户与虚拟人之间的“面对面”交互,并给出了人工智能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一些应用场景。

李松教授以“数字文化景观——大数据视域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题做了报告,他分享了大数据背景下非物质文化景观的特点,提出用数字化方式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数字化时代知识传承体系的新样态。他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主要包括基础资源建设、知识体系建设、应用体系建设三个层面,每个层面各有侧重,但教育贯穿始终。最后,他强调要通过不同学科、行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共享,建立公共文化和文化产业的共同体。

高丙中教授发表了题为“非遗的活态属性与大数据生成”的线上学术报告。他从学科传统的角度对非遗的研究方法进行阐释,指出民俗学研究方法在非遗研究中的局限。他表示,非遗与大数据的结合,是适应社会和技术文明的新高度,但目前非遗的数字化工作停留在基础资料介绍,没有实现数字化共享,因此,如何获得数据、形成数聚、进行解读,对于非遗的保护而言都是挑战。最后,高丙中教授就大数据在非遗保护中的应用趋势进行总结,指出依靠大数据分析的智库服务逐渐要从“大而散”转向“聚而用”。

史文中教授以“Ubran Big Data Infrasctructure for Smart Cities(智慧城市的城市大数据基础设施)”为主题做了线上学术报告。他指出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并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具体框架。他认为,智慧城市的大数据基础建设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借鉴,例如空间大数据的获取、分析、存储、可视化等,并以香港为例介绍了信息技术在文化遗产和文化旅游中的具体运用。

19日下午,本次论坛设立两个分会场,分别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和学术研讨活动。

受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丁烈云的委托,副主任中国故事学会副主席、湖北民间文艺家协会名誉主席刘守华教授主持了学术委员会工作会议。首先,彭南生副校长代表学校宣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名单,并为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随后,实验室主任黄永林教授向与会委员介绍了大数据实验室建设情况。会上,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章程、制度开展集中讨论,并做出建设性发言。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管理研究院/社会学院人类学民俗学系主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萧放教授指出,大数据与非遗的传承、创新发展是一个新的课题,也是文化与技术融合的一种尝试。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非遗工作者不能忘记保护传承非遗的初心和使命,不能忽视大数据技术在非遗传承发展中的伦理问题。中山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宋俊华教授认为,华中师范大学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提出的建设设想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别强调要在文化与科技融合上下功夫。高丙中教授对实验室章程提出了具体的修改建议,并指出了非遗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在建设中可能面临的挑战。刘玉堂教授认为,在我国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实验室非常必要、意义重大,实验室的研究应突出已形成的特色和优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武汉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建成,香港理工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资讯系主任、欧亚科学院院士史文中,日本东京都市大学环境学院院长史中超,分别就文化与科技的关系,特别是就科技发展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进行了深入阐释,充分肯定建立非遗大数据实验室的重要意义。最后,刘守华教授为本次工作会议作了总结性讲话。他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大数据实验室的建设意义重大,并对实验室的光明前景表示期待。

分会场学术研讨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主任谈国新、华中师范大学社科处副处长刘中兴主持。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央民族大学民俗学学科负责人林继富,围绕非遗保护与转化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他强调大数据是非遗保护的一种方式,应与非遗传承保护相融合,注重数据储存问题,重视文化基因的建设,建设更完善的非遗数据库。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民俗学研究所所长、《民俗研究》主编张士闪做了题为“大数据背景下非遗资源普查与分类保护刍议”的发言,他对“十四五”非遗保护规划的几项主要任务展开分析,并对非遗内容要素的条目化理解进行解读,进而深入探讨了非遗传承创新过程中的技术操作问题,分享了对非遗资源普查与分类保护工作理论与实践的反思。随后,教育部高校社科研究评价中心原主任李建平围绕“文科实验室发展趋势与建设路径”进行了交流报告,他建议文科实验室应加强方法的创新以及各种技术和数据的运用,注重实验数据化的结果,同时出政策出思想,研究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可验证的结果。来自教育部和兄弟院校的社科项目管理专家对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提出了许多非常中肯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这次学术研讨活动,各位专家为如何运用大数据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审读人:黄永林)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