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专家学者共论“人工智能+教育”
作者:龚成编辑:胡找心
发布日期 2019-03-27 17:47:43

华大在线讯(通讯员 龚成)为应对人工智能技术对传统教育形态、理论、方法和实践的颠覆性转变,响应中德两国有关战略部署,3月25日至27日,“人工智能驱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中德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校举行。来自中国和德国“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领域多位知名专家齐聚桂子山,共同探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应用等前沿问题。

校长、党委副书记赵凌云出席大会开幕式并致欢迎辞。赵凌云指出,当前,人工智能在无人车、机器人、金融、医疗、教育等诸多领域掀起了爆发式应用浪潮。可以预测,人工智能将成为教育信息化的引擎,激发新一轮教育技术、教育方式、教育思想、教育政策的革命。把握人工智能者必将成为新时代教育的引领者。本次研讨会开展人工智能驱动教育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将对未来教育发展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作为一所师范大学,华师十分重视信息技术对教育变革的驱动作用,主动应对新技术浪潮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积极开展学科发展布局,大力倡导前瞻性学术研究。目前,学校拥有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华中)、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一系列科研基地,形成了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在内的近300人的研究团队,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等一系列项目,荣获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以及其他国家级、省部级奖励13项。学校将抢抓人工智能机遇,以发展智慧教育为抓手,充分发挥大数据驱动优势,整合学科力量,调整学术方向,努力打造基于人工智能的教育学科高峰;率先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科研、管理、学生工作等领域的运用,全流程构建包括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模式、教育生态和教育系统;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理念、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教学关系、评价系统的变革途径,努力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引领者,为中国教育现代化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次研讨会的发起者和召集人,柏林洪堡大学NielsPinkwart教授在主旨发言中就学习分析技术在课堂和网络学习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他强调,应注重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学生使用的公平性以及学生数据获取中的隐私性,杜绝学习数据的滥用和非法传输,他提出应建立学生个人数据空间,将数据的使用权归还学习者自身,以建立学习者深度参与和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分析生态系统,构建更加稳健的学习分析模型和智能导师系统,而不是构建一个简单“粗暴”的智能监控器,

我校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刘三女牙教授以《智能教育的发展趋势》为题,详细阐述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发展背景、趋势和挑战。他认为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助力教育创新的拐点已经到来,如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脑科学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了解学习过程认清学习认知规律、如何搭建人-技结合的教育教学环境等,是“人工智能+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共性问题。在此过程中,还要面临新一代人-技环境下-教育伦理问题、教育本身不确定性等诸多挑战。

研讨会期间,与会专家围绕“教育数据采集、分析与建模”“交互式人工智能辅助下的教育技术”“助力于下一代学习环境成功创设的因素”三个专题进行了深度探讨。

本次会议由中德科学中心、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德国科学基金主办,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德国柏林洪堡大学承办。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及相关行业的企业代表等近200人参会。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