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专家学者研讨俄国村社制度与地方自治
作者:覃珂 彭志翔 许婧可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18-12-17 17:13:03

华大在线讯(记者 覃珂 见习记者 彭志翔 许婧可)12月16日,由我校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主办的第二届国际基层与地方治理高端论坛暨俄国村社制度与地方自治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校召开。

俄罗斯科学院地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奥尔加·格莱泽,俄罗斯国立高等经济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伊戈尔·克里斯托弗罗夫教授,俄罗斯联邦总统国民经济与国家行政学院高级研究员尹娜·加巴捷娃,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尹琳娜·特罗苏克教授,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张广翔教授,黑龙江大学俄语学院白文昌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黄雅婷老师,我校历史文化学院罗爱林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徐军玲副教授以及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农村研究院徐勇教授、邓大才教授、刘筱红教授、刘金海教授等出席研讨会。

邓大才首先对与会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谈道,本次研讨会不仅能够加深对俄国村社制度以及集体农庄经济改革、转型的深入了解,交流不同国家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宝贵经验,更为今后比较视角下的学术交流合作提供契机。

伊戈尔·克里斯托弗罗夫、尹娜·加巴捷娃分别介绍了俄国农民的需求以及在新村改革中农民的参与,以大历史的视角阐述俄国农村社会的变迁。张广翔教授、黄振华副教授、胡平江研究员以村社为主体,用不同的分析框架比较中俄不同历史时期地方治理的有效性以及对当代的启示。

研讨会第二单元,奥尔加·格莱泽教授以俄罗斯现代乡村状况为基点,对俄罗斯部分地区的乡村自治组织发展特点进行了阐述。邓大才教授以美国、法国、澳大利亚三国为例,提出了基本建制单元重组的“第三条道路”,并分析了背后的原因。罗爱林教授认为,在俄国社会变革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二重性,而二重性之间又充满了矛盾。肖盼晴老师基于对日本町村制改革的考察,对合并浪潮中村落共同体功能的转变与再利用进行阐释。

最后一个研讨单元,伊琳娜·特罗苏克教授基于乡村发展调查及地方政府的工作评估,阐述了俄罗斯乡村的社会经济及区域多样化问题。郝亚光副教授基于中国台湾地区基层治理的实践与逻辑,提出了选举型治理的概念。张大维副教授认为,乡村振兴是个复杂和系统的治理功能,因此,强化优势治理,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进程。

据悉,为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政治科学高等研究院将大力推进学术交流的国际化,以国际基层与地方治理高端论坛的交流平台建设为契机,举办一系列国际学术研讨会。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