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马伯庸进校园 与我校学子畅谈“大医精神”
作者:秦一冉 王丽婧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3-04-17 10:15:17

华大在线讯(记者 秦一冉 王丽婧)4月13日,知名作家马伯庸走进华师,在南湖综合楼学术报告厅,围绕“医术之外”这一主题,与我校学子分享《大医》的创作由来和感悟,畅谈中国一代代大医的传承脉络与精神赓续。

“如果以医生的视角去看待整个大时代的变化,会是特别有意思的题材”。读者见面会上,马伯庸与师生们分享了《大医》的创作缘起。2017年,他受邀参加华山医院职工文化讲座。一座建于1910年的哈佛楼(曾是华山医院门诊楼)引起了他的兴趣,于是他开始调研和搜集资料,2019年底正式动笔,历时两年完成了这部展现中国近代医疗故事的长篇历史小说。

“大医若史,以救人之仁术,见证大时代的百年波澜。”结合老照片和书信等历史资料,马伯庸“闲谈”近代医事,一个个鲜活生动的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他讲起中国红十字会奠基人沈敦和、原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院长徐根竹对近现代医疗事业做出的不懈努力与贡献;谈起一封信件成为两位中国顶级医学专家在艰苦时期济世救人的见证。“我曾通过书信了解到,抗战时期中央医院贵阳分院院长钟世蕃向重庆总院院长吴绍青讨求战略药品的故事。巧合的是,钟世蕃老先生正是钟南山院士的父亲,这份‘大医’精神跨越八十年,一直传承至今。”

医学生入学前宣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与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中“大医治病”思想让马伯庸在写书时受益匪浅,这也是新书《大医》的名字由来。他希望通过《大医》这本书让更多人对中国近代医学史上的仁人志士有所了解,对现代医护人员多一分尊敬和理解。

“您的书中提及的数字往往非常精确,您是怎么进行准确计算的?”“一叶知秋,以小见大,您是怎么培养出这样的思维的?”……面对我校学子的热情提问,马伯庸真诚分享了自己的写作经验,“以小见大、发现微小事物的习惯其实没有捷径,就是源自于日常的积累。”

历史文化学院2022级研究生张士林非常佩服马伯庸“以小见大”的能力,“他可以从一些微不足道的史料,比如近代的医书,或者小单子小册子中,挖掘出它背后的一些故事源流,把事件外表的灰尘拂去之后,给读者还原出一段展现出了活灵活现的历史。”

读者见面会前,马伯庸还接受了我校华大记者团的采访。采访中,马伯庸说,写作其实不止于技巧,更在于日常积累,与其说去写东西,不如说去过生活。当生活越丰富,对于生活的思考就会越多,那么下笔便会如有神。谈及阅读,马伯庸并不太赞成“现在人们越来越少读书”的提法。他认为现在人们的读书方式有很多,“以前只有纸质书,现在有电子书、有声书,同时还有很多由小说改编成的电视剧、电影,这些都是读书的途径。希望华师学子能够保持阅读的习惯,保持对这个世界的好奇心,在未来你会发现,每阅读一本书,每经历一段事情,你的人生维度就会变得更加精彩!”

走进大学,马伯庸也被大学生的青春气息所感染,“大学生最让我羡慕的便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心。”他期待自己也可以像大学生一样,永远保持一颗好奇心。

《长安十二时辰》《古董局中局》《显微镜下的大明》《两京十五日》《风起陇西》《长安的荔枝》《大医》等均为马伯庸代表作,其中一些作品被改编为“爆款”影视作品。马伯庸的创作,往往从历史长河中的小事入手,挖掘历史之大、洞察人性之真。他通过一系列史料和一幕幕故事,生动讲述隐藏在宏大历史叙事背后有血有肉的人物和事件。

本次活动为“全民阅读·书香校园公益行”系列活动之一,由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倍阅利群书社、我校党委学生工作部承办。博集天卷、新华书店(集团)相关负责人、我校党委宣传部、党委学工部、保卫处等职能部门相关责任人出席活动。

(审读人:钟文锐)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 氤氲华师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