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大在线讯(记者 华轩)8月1日,教育部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启动仪式暨工作研讨会在线召开。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等多所院校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参会。会议由我校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李文昊教授主持。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课题首席专家、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教育部高等学校教育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胡钦太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全面提高教书育人能力,是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虚拟教研室是以现代智能信息技术为依托,探索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打造教师教学发展共同体,推动教学组织探索突破空间地域限制,建立高效便捷的教学研究的新模式,力图通过这一新型的教学组织,引导教师回归教学、热爱教学、研究教学,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能力。
我校本科生院院长万坚教授向参会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并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的发展作出美好期许和祝愿,期望在今后的教学、教改和教研方面取得丰硕的研讨成果,并且能够将这些成果服务于师范生培养,服务于师范专业发展,服务于我校师范特色建设。
主旨报告环节,虚拟教研室负责人杨九民教授对虚相关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预期成果作简要介绍,虚拟教研室致力于成立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联盟,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构建教研发展共同体,重塑虚拟教研意识,探索网络教研模式,服务卓越师生专业发展,共建共享优秀教研成果。国家名师、陕西师范大学傅钢善教授从现代教育技术的课程建设背景和一流课程建设两方面展开,梳理了国家信息化政策举措、师范生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政策举措,并积极探索创新教材内容体系、创新新的课程形态、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以“在线教研的方法与机制”为主题,从机遇挑战、方法赋能、机制保障三个方面展开了交流分享。
自由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虚拟教研室的未来发展进行了交流。华东师范大学教师发展学院(开放教育学院)院长闫寒冰教授从教学实践成果、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发展模型以及课程升级迭代的关键改变等方面分享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建设经验。北京师范大学朱京曦老师、山西师范大学李志河教授、黄冈师范学院黄克斌副教授、湖北师范大学徐海霞副教授、聊城大学高国元副教授等分别对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发展献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