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研究生能力培养创新经验获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关注
作者:编辑:曹世生
发布日期 2018-07-20 15:48:04

华大在线讯 近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引发[2018]第12期《教育督导决策参考》,对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探索能力导向型研究生培养新路子做出专题经验总结。全文如下: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研学相长 探索能力导向型研究生培养新路子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按照《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统筹安排硕士和博士培养阶段,促进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有机结合,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的总体要求,以因需设课的开放式办学思维,立足一流学科单位、依托重点研究基地、借助高端智库平台,以“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扎实,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参与”为特征,走出了一条研学相长的能力导向型研究生培养新路子。

因需设课,梯次提升,打破“填鸭式”教学困境。一是创新弹性灵活的因需设课机制。突破学校、学院、学科限制,紧贴学生培养实际,设置基础类、专业类、特色类、实践类四大种22门课程,广泛聘请名师讲学,不仅有从事理论研究的学者,也有实践工作的领导干部;不仅着眼国内,更放眼世界,力求以“专家专讲专题”的形式集中优质资源,让每一堂课由最适合最专业的教师来讲授。二是打造实践特色的能力导向机制。以田野调查为抓手,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全面提升。从正式录取到进入毕业学年之前,学术型硕士和专业型硕士分别要完成5次、3次寒暑假调查,每个人均独立前往选点村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学会与政府部门打交道,更要学会和村干部、和农民打交道。三是建立渐进分流的梯次培养机制。研究生正式录取之后,就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读书会;入学后,一年级时以基础理论课为主,辅以学术讲座和社会实践课,实行全面培养,旨在夯实基础;两年学制的专业硕士,在一年级下学期及时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正确的择业就业;而对学术型硕士,第二学年中,除了开设交叉学科的基础课程,还包括学术能力提升的特色课。

实证思维,实践导向,突破“书斋式”研究限度。一是立足一流学科,厚积理论,激活科研内动力。通过开设经典著作导读、政治学基础理论等课程,让学生打好理论基本功,强化政治学学科归属,为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夯实专业基础。同时为一年级研究生开设方法论课程,并辅以小论文写作逐步形塑学生开放式研究思维,鼓励学术创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概念建构能力。二是立足重点基地,主攻调查,突出学术创新力。作为以调查见长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农村研究院形成了类型多样的调查体系,包括以大数据追踪记录中国农村发展变迁的“百村观察”问卷调查、挖掘传统中国社会基本制度的家户制调查、深入考察传统中国社会底色的七大区域村庄调查,以及聚焦大变革年代微观个人经历的口述史访谈调查,硕博士生在不同主题的调查中一方面丰富学术视角,另一方面促进科研转化,如村庄深度调查、家户制度调查均以提交高质量的调查报告,且达到出版要求为目标。三是立足高端智库,服务决策,增强资政服务力。基于第一手调查积累的大数据,让学生常态化参与咨政报告写作。目前,中国农村研究院平均三天为中央呈送一份咨政报告,所有报告均在老师指导下由学生主持和写作完成。此外,以参与地方改革实践前沿研究为契机,充分利用为中央、地方提供资政服务的机会,让学生深度参与地方改革进程,对当地的改革经验进行总结梳理和理论提升。

纵向联通,横向互动,破解“原子化”成长难题。一是探索自主学习的成长机制。以线上线下读书会为载体,引导学生做好理论积淀。新一届研究生正式录取后,下发学院导师组集体研究更新的书目,指导新生每周讨论交流的线上读书会。入学后,读书会发展到线下举办,且由学院博士生轮流指导召开。专为学生设置的“百村讲坛”在锻炼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理论分析、学理概括能力。而就近期的研究热点、学院最新研究成果等,研究生会不定期组织学术沙龙,共同开展学术探讨。外部专家来访时,为增加对话机会,更深入的了解学界研究的前沿视角,也会临时组织学术沙龙。二是健全体系完备的考核机制。打破以传统课程为主导的固化考核模式,将学生参与学习、调查的情况与学分挂钩,以调查方法的掌握程度、实践程度为衡量标准,实行注重过程导向的全程考核、注重调查能力培养的实践考核、注重公平公正的学分考核、注重培养质量的倒逼考核相结合的综合考评体系。三是构筑纵横打通的合作机制。突破传统单一的培养模式,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建立教学研究梯队,博士生带硕士生、高年级带低年级,从开读书会、做研究到就业经验传授,形成了行之有效的传帮带机制。同时,以能力和个人意愿成立的各类志愿小组既是学院工作赖以开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充分利用和挖掘既有研究资源的重要载体。小组成员集体工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