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教育变革】李向农:实施专业认证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保证
作者:李向农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0-07-20 11:38:35

2019年底,突如其来的这场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使得2020年上半年的所有需要专家组进校现场考查的本科专业认证都被迫按下了“暂停”键。

可以说,已经过去的2018年是本科教育年。1月30日,教育部发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涵盖了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全部92个本科专业类、587个专业,涉及全国高校56000多个专业点。6月21日,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唱响了“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主旋律。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强调,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一年,教育部先后印发相关系列文件,聚焦人才培养、全面振兴本科和教育质量文化建设,打出一套“组合拳”,特别是“新时代高教40条”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明确了做好本科教育工作的一整套具体措施。

以师范类专业和相关的教师教育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来说,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3月28日,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进一步指出五大目标任务:“落实师德教育新要求,增强师德教育实效性”、“提升培养规格层次,夯实国民教育保障基础”、“改善教师资源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创新教师教育模式,培养未来卓越教师”、“发挥师范院校主体作用,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9月17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提出“通过实施卓越教师培养,在师范院校办学特色上发挥排头兵作用,在师范专业培养能力提升上发挥领头雁作用,在师范人才培养上发挥风向标作用,培养造就一批教育情怀深厚、专业基础扎实、勇于创新教学、善于综合育人和具有终身学习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含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下同)教师。”

《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教高〔2018〕2号)提出:规范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和合格评估,开展本科专业评估。推进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的三级专业认证。据此,“教育部高等教育司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实施保合格、上水平、追卓越三级专业认证。保合格,开展对所有专业的合格认证。依托全国高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平台,加强基本条件、基本管理、基本质量的常态化监测。上水平,开展专业建设水平认证。对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健全覆盖所有学科门类的专业质量认证机制。追卓越,开展国际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建立完善相关专业认证标准,完成450个左右专业认证工作,以专业认证推动高校追卓越,建设一流专业。

其实,就专业认证工作而言,其一,自2006年起,教育部已开始在全国高校开展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2018年11月23日,决定成立新一届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2020年6月23日,教育部评估中心和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委员会发布《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的普通高等学校名单的通告》(医学教育认证通过[2020]1号),截至2019年底,临床医学专业通过认证的高校共计105所。其二,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协会成立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工程教育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通过认证协会认证的工程专业,毕业生学位得到《华盛顿协议》其他组织的认可,极大地提高了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影响力。截止到2018年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受理范围涉及17个专业领域的56个专业,已有全国231所高校的119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据2017年的统计,全国2914所高校中,承担师范生培养的有187所本专科师范院校和383所举办师范专业的非师范院校;142家教育硕士培养单位、15家教育博士培养单位。

2017年10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师范类专业认证是专门性教育评估认证机构依照认证标准对高校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状况实施的一种外部评价,旨在证明高校师范类专业现在和在可预见的将来能够达到既定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认证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基本理念。学生中心,强调遵循师范生成长成才规律,以师范生为中心配置教育资源、组织课程和实施教学;产出导向,强调以师范生的学习效果为导向,对照师范毕业生核心能力素质要求,评价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改进,强调对师范类专业教学进行全方位、全过程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改进,推动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提升。也可以说,师范类专业认证,就是通过培养目标定位、毕业要求定标、举办专业定性、在读学生定向、课程目标定型、学分学时定量、师资队伍定岗、支持条件定额、质量保障定格、学生发展定单,落实专业主体责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018年下半年,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等11个专业认证机构,相继开展了第三级和第二级的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2019年通过第三级认证的有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通过第二级认证的34个专业加上2016—2017年认证试点复评26个专业,合计60个专业。2020年第一批结论审议通过第三级认证的有陕西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东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华中师范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西南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目前通过第三级认证的专业部属六所师范大学各有一个;通过第二级认证的有155个专业。

我校2019年通过第二级认证的英语、思想政治教育、化学三个专业,从专家组的结论评判来看,在一级指标[培养目标]中的目标内涵、目标评价,一级指标[毕业要求]中的班级指导、综合育人、沟通合作,一级指标[课程与教学]中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一级指标[合作与实践]中的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导师队伍、管理评价,一级指标中[师资队伍]的实践经历、持续发展,一级指标[支持条件]中的设施保障,一级指标[质量保障]中的保障体系、内部监控、外部评价、持续改进,一级指标[学生发展]中的学生需求、成长指导、学业监测等二级指标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问题和不足,其指标点的结构分布,与教育部评估中心2018-2019年由66位进校考查专家对于22个认证专业的结论中的低分评判接近,既说明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目前师范专业的“通病”,也表明这是我校师范专业的“短板”和“弱项”。回顾2018年11月19日至21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对我校思想政治教育、英语、化学3个师范专业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为期3天的现场考查。21日上午的意见反馈会上,专家组组长、山东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张志勇代表专家组围绕标准,对三个专业共性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学校教师教育的总体战略设计、“一践行、三学会”体系的建立健全和内外质量评价与监控机制等方面的不足,对进一步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认证核心理念,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建议。对比认证标准[合作与实践],除了要进一步落实协同育人、基地建设、实践教学、导师队伍、管理评价各二级指标要求,《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也有明确指示:“(四)着力提高实践教学质量。设置数量充足、内容丰富的实践课程,建立健全贯穿培养全程的实践教学体系,确保实践教学前后衔接、阶梯递进,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全面落实高校教师与优秀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教育实践的‘双导师制’,为师范生提供全方位、及时有效的实践指导。推进师范专业教学实验室、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教室和师范生自主研训与考核数字化平台建设,强化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训练与考核。建设教育实践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推进教育实践全过程管理,做到实习前有明确要求、实习中有监督指导、实习后有考核评价。遴选建设一批优质教育实践和企业实践基地,在师范生教育实践和专业实践、教师教育师资兼职任教等方面建立合作共赢长效机制。”这真正是高标准严要求追卓越。我们学校对于已经“有条件通过”认证的专业以及将要受理认证的其他专业,都有必要对照认证“标准”和教育部“意见”来“补短板”“强弱项”。可喜的是,通过整改,我校2020年第一批通过第二级认证结论审议的地理科学、物理学、历史学三个专业,从专家组的结论评判来看,在问题和不足方面的已经有明显改观。

那么,我校其他的所谓“非师范”专业如何面对专业认证呢?限于办学格局,这些专业跟工程教育、临床医学等认证无关。不过,2015年至2017年,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先后对人文社科、理学、农学等学科开展了专业认证试点,如人文社科类:厦门大学国济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浙江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财务管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会计学;西南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中俄联合国际认证);中山大学工商管理、新闻学;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理学类:武汉大学物理学、化学;南京大学物理学。农学类: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南京农业大学农学、植物保护;华中农业大学农学、植物保护;东北林业大学林学。由此看来,我校与之相关的专业也应该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站在2020年7月的时间点,专业认证被按下的“暂停”键已经开始“重启”。教育部评估中心组织了对天津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等3个专业进行了在线评估试点。3月份以来,教育部评估中心等11个师范类专业认证机构,以视频会议方式对2019年通过进校考查的专业进行了认证结论审议;7月7日,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以视频方式召开工作会议,专家委员会新组建的学术委员会、结论审定委员会、认证协调委员会等3个专门委员会全部委员以及秘书处全体成员列席会议。刘利民主任委员发表题为“抓住机遇 趁势而上 稳步推进师范类专业认证 助力教师教育振兴发展”的讲话,秘书处汇报了认证工作进展情况,3个专门委员会分别围绕其定位与职能做工作报告。专家委员会审定了2019年开展认证的159个专业的认证结论,将在会后以通讯方式完成审定意见表决并予以公布。

展望2020年下半年,教育部评估中心决定受理北京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等74个师范类专业参加第二级认证,受理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电技术教育等2个职业技术师范教育专业、华东师范大学特殊教育等1个特殊教育专业、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等4个专科师范类专业参加第二级认证试点。由此,师范类专业五类(中学教育、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职业教育)三级认证体系布局完成,并且由本科师范专业向专科师范专业拓展。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教师〔2018〕13号)明确提出:“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办好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教师教育院校和师范专业,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显著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显著更新,以师范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新形态基本形成,实践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协同培养机制基本健全,教师教育师资队伍明显优化,教师教育质量文化基本建立。到2035年,师范生的综合素质、专业化水平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为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奠定坚实基础。”

这个目标一定要实现,这个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