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教育变革】彭南生:循序渐进行稳至远 疫后教育变革之我思
作者:彭南生编辑:郝日虹
发布日期 2020-07-14 10:29:53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教育也不例外。教学、科研活动无不因阻断病毒传播的需要而受到影响。学生不能返校上课,教师不能去教室授课,正常的学术会议被迫取消或推迟,必要的田野调查也难以为继。疫情的肆虐迫使教育工作者求新求变。既有的校园形态、教学形态、教学管理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各行各业都在思考疫情所带来的冲击、影响及其疫后的应对之道。那么,疫情过后,我们的教育应该怎样变革呢?

顺势而为:大力推进以信息技术为驱动力的教育现代化改革

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下,大、中、小学采取了“停课不停学”的疫中教学模式,即暂停集中的传统课堂形式,采取分散的网上教学模式。广大教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借助于企业微信、腾讯会议、钉钉、师训宝、ZOOM等远程会议系统,开设直播课堂,有的运用所在学校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云端系统,汇聚起大量教学资源,把课堂搬到了网上。学生只需在电脑、手机上安装上述系统的APP,便可以坐在家里,进入网上空间学习。家庭成了学校的延伸,学校则成了知识加工与配送的总部。学术交流或借助于会议系统,或开发集管理会务与举办会议于一体的云会堂,研究生答辩以远程方式进行,学生就业采取异地面试。在特定的时空背景下,“互联网+教育”的优势一揽无余,“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局面在疫情期间变成现实。

从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部署上看,这次疫情中的“停课不停学”能够得以实施,是近些年来我国教育领域坚持信息化改革的结果。2012年,教育部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出台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高校“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的战略,强调信息化在高校改革中的作用,强调“信息化资源共享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同年11月,教育部、发改委、工信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通知,部署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几项重点工作,以“切实体现国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高度重视,使广大基层学校与师生实实在在感受到教育信息化的成效。”2016年,教育部又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提出了“十三五”信息化建设的三大目标一是建成“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二是基本实现教育信息化对高素质人才和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支撑作用;三是基本形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的中国特色发展路子。“十三五”目标完成了吗?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实践表明,这些目标已初步达成。可以说,如果没有前些年来持续不懈的信息化建设,教育将如何应对疫情的冲击,将不堪设想。

对于广大教师和学生而言,毫无疑问,这次的疫情已成为一次普及信息化教学理念、提升网络教学水平的机遇,也必将成为教育教学变革的分水岭,成为教育教学信息化改革的助推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必将会成为教育教学变革的必然趋势。疫情的冲击和影响超出了人们的意料,无论你愿意不愿意,疫情期间的课堂统统让位于线上教学,从师生面对面的授课到师生“见面不见人”的网络授课,从师生间的直面互动到网上的人机互动,网络信息技术将分散在各地的师生联接到网络课堂里。从各地情况看,基本上如期完成了既定的教学任务。疫情期间网上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特点十分鲜明:

首先,教学不受地域限制,教师通过网络可以坐在家里把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教授给学生,远程直播成为网上教学的主要方式。教师可以按教学进度适时布置作业,基本教学秩序得以维持,教学的基本进度得以保证。其次,学生可以依据个人的需求,重点回放课堂上老师讲授的内容,反复观听,或有选择性地重放学习中的重难点,这样更能做到重点突出,更加突显学习的针对性。第三,在技术环节上,教师布置作业、学生提交作业、教师批改作业等课后的教与学环节,可以借助网络毫无障碍地完成,网上虚拟学习社区里的讨论也更能充分体现学生交流的平等性,教师的辅导更加有的放矢。第四,家校一体,更加突出了家校育人的协同性。家庭是学校的延伸,课堂建在家里,从某种意义上说,家长也成为了孩子的业师,低年龄段的孩子甚至是在家长的陪同与督促下完成了网络学习和相关作业的。因此,总体上说,网络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密切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从教育观念、教学理念到教育制度、管理、内容、方法、装备等在内的全方位的变革过程,其中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重要承载体,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体现了现阶段教育现代化的时代特点。疫情的暴发客观上加快了全球教育现代化的步伐,我们必须认清这一趋势,从理念、制度、技术等层面主动求变,自觉地投身到这一过程中来。

循序渐进: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深化改革

“变不变”的问题已由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的实践得到了很好的诠释。但是,“怎样变?”,即变革的路径、速率如何?仍然需要教育工作者深思熟虑,切不可头脑发热,一哄而上,搞跨越式的“大跃进”。笔者认为,网络教学虽然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网络教学的实际效果还有待理性地反思),但疫情过后的常态情况下,不可能是网络教学的一统天下。为此,我们应该全面总结疫中“停课不停学”的成功经验,深刻分析网上教学的短板和不足,扬长避短,循序渐进。

“停课不停学”不仅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今天“瓜熟蒂落”的结晶,是突如其来的疫情暴发后教育部门“急中生智”的反应,也有“逼上梁山”的色彩。大、中、小学等不同学段的教师与学生对网络教学的适应性、效度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年龄段,其效果也并非就是均质化的,这里仅就高等教育阶段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存在的问题作一点梳理,以便在未来的改革中扬长避短。首先,远程直播依然是网络教学的主要形式,教师在规定的时间讲授大纲规定的内容,这与电视上的百家讲坛没有本质的区别,效果甚至还比不上电视。据笔者调查,网络直播过程中时常出现卡顿、吞音、延时等影响教学效果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部分归结为网络,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传输信号较弱,部分归结为教师信息化素养较低,有些教师、尤其是年龄较大的教师,信息化能力较差,只有在自己孩子的帮助下,才勉强完成了远程教学任务。其次,网上教学的效果建立在学生高度自主与自觉的基础上,自主与自觉性不仅在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中有着极大的差异,从整体上看,中国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独立思考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网上教学的效果差强人意。传统课堂的优势是师生亲临其境,教师可以直面学生,不仅可以采取各种手段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督促学生投入到课堂进程中来。相反,网络课堂上学生分散各地,教师只能面对摄相机,既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动态,也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教学秩序。比如,一些学生虽然进入网上课堂,但却做着其他事情,甚至在网上玩游戏。有些教师只是将实体课堂上的内容搬到网络上,延续着传统的“满堂灌”式的教学。第三,实践性的缺失。某些专业中实训性很强的课程不仅要求学生动脑,更要动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某些动作的基本要领,而且要通过大量训练使动作定型、熟练,训练场地及训练现场指导教师的及时指导十分重要。同时,现场教学中学生可以相互观摩,互相提高。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可以弥补部分实践性缺失的不足,但虚拟仿真只是提升现场或在场实践效率的辅助性方式,譬如,解剖学的虚拟仿真课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动物结构,训练学生解剖技法,减少动物消耗,但虚拟仿真终究只是辅助性实验,而要真正掌握解剖,还是离不开活体解剖的训练。因此,即便是借助信息技术能使仿真项目惟妙惟肖,但它也不能完全代替现场实践环节。

因此,我们既要充分认识网络教学的优势,也不回避它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与不足。通过疫情期间的实践,社会上对网络教学的抵触情绪不会再那么激烈,但我们也要避免头脑发热,一窝蜂、一面倒式的推进网络教学。我认为,疫后教学方式改革的路径依然是“传统+现代”,当然,这不是传统与现代的简单结合,也不是在传统的基础上点缀一些技术装饰品,而是将传统课堂与网络课堂的优势结合起来,体现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离线与在线相结合、远程与现场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要做到这几个结合,最合适的教学形态就是混合式课堂,最关键的改革任务就是做好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几年工作的实践,使我深刻认识到,深度融合是一种全方位的无缝对接,从纵向看,信息技术渗透到从课程设计、教师备课、授课、课后辅导、学生评价等教学活动全过程,从横向着,育人工作的各环节如思政教育、学生管理、教务管理等都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智能化服务。混合式课堂要做到网络课堂与实体课堂的有机衔接,线上授课与线下研讨的合理搭配,避免两张皮,两脱节。“混合式课堂有多种方式,微观上是指一节课内一方面充分利用网上资源,一方面充分运用讲台艺术;中观上是指一门课程中部分内容用实体课堂、部分内容用网络课堂;宏观上是指同一专业中部分课程用实体课堂,部分课程用网络课堂,至于相互间的比例以及哪些课程、哪些内容适合于哪种教学形态,则应由教师自主掌握。1”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动能动性,实行“一课一策”,才能在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教育教学改革。

进而言之,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适合于网络教学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系统工程,但融合的基础在课程。不同类型的课程融合的程度不一样,比如,实践性课程,动作要求高、训练内容丰富,形体课、台词课、球类课、游泳课等,这类课程对现场有很高的要求,又有大量的临场练习、观摩,需要任课教师的及时指导。如果完全放在网上,只说不练,或没有现场指导的训练,效果将大打折扣。思想性很强的课程,并不完全是知识的授受过程,而是师生之间思想互动的过程,在面对面的教学中,学生现场感受教师的风范,感知主讲教师思想的脉动,形体语言也能喧染授课的氛围,进而在师生之间形成强烈的碰撞、交流与共鸣,这是网络课堂难以达到的。政策性较强的课程,一般来说,知识的时效性短,变动频率高,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这些类型的课程,恰恰适合线下的面授课堂。“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授课不仅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也是传承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学生与教师、尤其是名师面对面的接触与思想碰撞,不仅可以使学生近距离地感受名师风采,而且可以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他们的人格魅力,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怀,产生春风化雨般的效果。这是其他任何形态的教学方式取代不了的。2

教育是培养人的神圣事业,不是产业,但如果一定要与产业相类比的话,它更类似于传统的农业,农业生产需要精耕细作,庄稼从播种到收割的全过程中,松土、除草、杀虫、施肥、浇灌等环节,一样都不能少。教师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从学前教育阶段的幼儿园到高等教育阶段的大学,需要持续不断地注入爱心、耐心、细心,知识的传授只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环节,但要使学生成人,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在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上加以引导,纠偏扶正。因此,教育的任何改革不宜于采取暴风骤雨、大水漫灌,而应该遵循教育规律,符合教育的初衷。

扬长避短:全面推动疫后我校教学改革的健康发展

对于已经推进多年信息化背景下教育教学改革的华中师范大学来说,疫情的暴发是一次很好的检验,对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化也是一个加速器。疫情中,全校所有教师和学生无一例外地投入到网络教学之中。由于我校信息化教育改革起步早,部分老师积极投身改革,对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驾轻就熟,疫情中开展网络教学尝到了甜头,有的甚至成为网红教师。当然,也有少数老师在疫情中被“逼上梁山”,虽将实体课堂搬到了网上,但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并无多大变化。

我校始于2013年的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信息化教学改革试点,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效,得到了兄弟高校和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但我们仍应保持清醒头脑,我校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改革也仅仅迈出了第一步,真正参与试点改革的课程只占总课程量的约五分之一,这部分课程的质量也参差不齐。深化改革的任务还很重,要走的路还很长,“四个转变”并未真正转变到位。下一步,我校应持续在深化教学改革上下功夫。

首先,全面开展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学习和信息化素养的提升。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活动转向以学习者为中心,教学过程围绕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行设计并展开,使学生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用科学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掌握并形成三大能力,即批判性思维能力、沟通与理解能力、组织与领导能力。信息化时代知识累积与更新的速度是农业和工业化时代不可比拟的,传统教育模式下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目的难以培养出创新性的人才。因此,终身学习能力的形成将是未来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目标。同时,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该定期开展信息技术培训,提高教师运用信息设备的能力。

其次,大力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训练。相对来说,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强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小学生,但自主学习能力在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自主学习能力需要长期的训练,客观地说,我国基础教育仍然是应试教育模式,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无一不是围绕考试进行的。因此,学生的主动学习观念、独立思考能力、发现问题的意识不强。混合课堂更加强调教师的“导学”角色,强调学生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因此,强化大学新生的自主学习、研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体验式学习、合作式学习等“会学”的本领,是未来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

第三,认真开展课程研究,制订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具体方案。要使混合式教学更加符合课程特点,更具针对性,需要针对不同的专业、不同的课程开展研究。从课程结构上看,通识课是为了实现“宽口径”的培养目标,重在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一般来说,内容深度不深,挑战性不大,教师要注重导学,多采取自主性学习、合作式学习方式。人文通识课可以提倡一定比例的网络课程,着重推广一批授课艺术水平高、人文内涵丰富的教学视频。专业课是为了“厚基础”而设置的,难度大,挑战性强,需要精讲、多练,突出重、难点,强调问题导向,突出研讨式学习,探究式学习,重视辅导、答疑。整体上,需要对所有能够开设的课程逐一研究,科学分类,确定哪些课程适宜于以网络为主的课堂,哪些适宜于以线下为主的课堂,各占多少比例比较合理,真正做到“一课一策”。

第四,积极拓展教学资源建设。教学资源是充分发挥网课优势的基础,面对海量的专业与课程材料,教师需要精心制作,以多种形态呈现在学生面前,为学生提供可选择的、适合个性需求的辅助材料。课程资源应该成为网络教学质量高低的一项重要指标,包括教学视频、案例、例题、习题/作业、实验/实训/实习资源、文献资源、课件、媒体素材等都可以纳入课程资源建设范畴。

我校教学改革起步早,基础好,具备了深化改革的优势,完全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规模,使更多的教师、更多的课程进入改革轨道。

行稳至远:创新疫后我校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新思路

疫情的暴发对既有的科研活动如田野调查、科学实验、学术交流等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特别是大数据的开发利用、基础数据库的建设等方面的突破,科研中的某些领域依然能够有序展开。网上各种会议系统的开发,使得学术交流打破了地域、空间限制,学者们坐在家里就可以进入网上会议室自如地发表观点,开展研讨,不仅省去了舟车劳顿之苦,节省了旅途时间,而且能够容纳更多的学者与会观摩,其效果不亚于现场会议。我校举行的“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方式变革”“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心理建设”“疫情与基层治理现代化”“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创新”“疫情与文化产业发展”等几场网络高端论坛,均产生了良好反响,有些论坛的听众高达数万人。各种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也为学者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一些依靠文献资料的传统学科如文、史、哲等,借助大型数据库和一些特色专业数据库,使科研工作进入了“停课不停研”模式。大数据、数据库不仅仅是为学者查阅、检索资料提供了便利,也大大提高了科研效率,更重要的是,大数据还将促使科研工作者创新研究方法,通过数据之眼,即通过对海量数据的采集、挖掘、分析利用,从中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从而发现新的问题,得出新的论点,并从中抽象、发展出新的理论,这种基于数据、史实和事实提出的理论,比那些拿来即用的所谓理论,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可靠。台湾“中研院”院士、清华大学黄一农教授对红学研究的推进、香港科技大学李中清教授对北京大学、苏州大学长时段内的学生来源的数据分析,就是运用大数据对历史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的成功范例。

大数据是21世纪最宝贵的资源,能够产生巨大的生产力。大数据与科研的结合必然改变科研范式、方法,从而催生新的知识。因此,未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多种途径与方法加大数据库的建设力度。其一,购买数据库服务。未来学校应将数据库服务的购买作为学科建设、图书资料建设、科研平台建设的聚力点,让一线的科研人员足不出校可以查阅、利用本学科的重要数据库。其二,自主开发,汇集力量重点建设长期管用的数据库。在数据库的开发、利用方面,我校中国农村研究院集十余年之功建立起来的中国农村社会调查系统、中国农村社会动态跟踪系统、中国农村村情观测系统、中国农村数据库、农村政策仿真预测系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作为一项基础性建设,在科研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也为政策咨询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当前,我校正在统筹力量,建设2019-COVID疫情大数据平台,相信随着该平台的建设成功,我校在突发公共事件、重大疫情防范、基层社会治理、公共舆情应对、瘟疫史等若干领域的研究中,取得更加扎实的成果,进而推动相关学科发展。

未来,我们应该加强一线科研人员在数据采集、挖掘、利用方面的能力提升。数据库不应该只是单一的资料库,而是集数据分类、标引、检索、乃至于人工智能分析系统于一体的、多功能的数字化场景,利用计算机辅助功能开展技术性的统计、分析,将大大提高科研质量和效率。

未来,我们应该秉持“大科研”理念,加强科研力量的整合与汇聚。“大科研”理念应该将面向学术前沿的基础研究、面向经济社会建设主战场的应用研究、面向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研究,视为同等重要的科研工作。

学术战“疫”的经验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1)疫情的发生、演变及疫后恢复与重建,使我们认识到,在高度复杂的现代化社会中,任何重大问题的解决都不再是某一学科、某个领域的学者能够独力完成的,需要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学者共同研究,相互配合,协同攻关,才能提出一揽子解决方案。(2)师范大学的科研应该坚持将教育教学的研究纳入科研范畴,教学项目、教学成果均应等同于科研项目、科研成果。(3)科研应坚持三个服务,即服务于人才培养,鼓励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成果;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鼓励科技成果应用转化;服务于党和政府决策,鼓励结合实际提供高水平的咨询报告。

未来,我们要本着“大平台”思维,加强学科的交叉、融合与资源共享。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和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范式也在不断变革与创新,建立在抽样分析基础上的结论的偏差性和全样本数据分析基础上结论的准确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得以证明。因此,新文科、新工科必将成为未来我国高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新方向,文理结合、文工结合将成为新的学科增长点。从这个意义上说,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高质量的复合型人才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内我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方向,推进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工科与文科的交叉融合,也将是我校推进一流学科建设的努力方向。

总之,大学是一个建立在学科集合体基础上的学术共同体。以高质量的人才培养为目的的教学活动、以知识创新为目的的高水平科学研究活动,是一流学科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正确认识疫情的冲击及其应对冲击的经验,理清疫后变革思路,无疑将有助于中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注释】

1.彭南生:《魂、体、用:高校教学改革的三个层面》,《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12期

2.彭南生:《魂、体、用:高校教学改革的三个层面》,《中国大学教学》2015年第12期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