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教育变革】马敏:疫后教育变革,师范大学的使命和担当
作者:马敏编辑:党波涛
发布日期 2020-07-07 15:55:50

6月22日,围绕疫后教育变革话题,记者在中国近代史研究所专访了马敏教授。

记者:马老师,您好!疫情犹如一次“大考”,您认为中国教育在这次“大考”中表现怎样?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又有哪些 ?

马敏:应该说这次疫情对中国,对全世界所有国家都是一次巨大的冲击和“大考”。疫情以难以想象的破坏力,在世界范围内重创了经济、重创了社会、重创了所有人的心灵,所造成的灾难和严重后果无法估价。所幸的是,整体上看,中国较好地经受住了首波疫情的冲击,以武汉封城76天的巨大代价,迎来了全民战疫的初步胜利,是全球抗疫中当之无愧的“优等生”。教育战线也一样,在疫情冲击下,依托过去网上教育打下的基础,通过将教育转移到网上进行,很快恢复了基本的教学秩序,让学生有学可上,老师有课可教,创造了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总体表现也是很好的,不能说打满分,至少可以打90分吧,也算是优等成绩了。

为什么说打90分而不能打满分?因为这毕竟是在疫情下的一种应变反应,在快速恢复网上授课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和不足,如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还有不足,还没有真正进入5G时代,还有不流畅、卡网、或偶尔听不到声音等技术问题。此外,无论是学生的学,还是老师的教都还有短板,学生有网上学习习惯的养成问题,老师有教学方法的问题,家长有如何配合教学的问题。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的线上协同育人模式还没有最终形成,还存在若干脱节的现象,还有许多短板在后疫情时代需要去补。

记者:后疫情时代,在线教育是否有可能让教育变“危”为“机”呢?我们应如何去把握这一教育变革的机遇?

马敏:我首先想表明一个看法:这次百年一遇的重大疫情,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也改变了世界,一个最大的现实便是我们再也不可能原封不动地回到过去了,岁月不再静好,人类社会的发展面临空前的危机和挑战,全球化和旧有的国际秩序也正面临巨大挑战,逆全球化潮流和单边主义、民粹主义泛滥,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大为增强。重创-改变-重构这三部曲将是无可避免的发展趋势。从旧常态经过打乱、重组而迈向新常态,将是一个大概率的事件。

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的确,在线教育让中国教育能够率先变“危”为“机”,在应对疫情危机的过程中让我们找到了一种学校教育的替代方式,再一次深刻认识到了线上教育和信息化发展的脚步不可阻挡。以互联网为载体的人工智能教育的大发展、大推广,应是21世纪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方向、新常态,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过去还有人对此有所怀疑、有所抗拒,还迷恋于口口相传的传统课堂教学方法,那么,现在则应抛弃一切怀疑,坚定地拥抱和适应教育信息化的新浪潮,与时代偕行。正如谁也没有料到阿尔法狗居然可以打败世界围棋冠军柯洁一样,人工智能教育终将成为信息化时代教育的王者,在可见的将来,这也是大概率事件。

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应完全迷信在线教育,将其推向极致,认为它完全可以取代学校、取代老师、取代课堂。教育有其最基本的规律,它的核心永远是人,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感情的人——教师与学生所组成的学习共同体。说得极端一点,线上教育永远也不可能完全代替线下教育,几千年来,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心灵之间的碰撞、细雨润无声的言传身教,始终是教育的主流和主要形式,是教育内涵中不可替代的真谛。没有了活生生的人,没有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也就抽去了教育的灵魂。

所以,疫情中的线上教育只能是应急举措,是一种临时措施,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过渡形式。疫情后的教育新常态,应是线上线下教育的高度融合,而仍然是以线下教育和课堂教育为主流。我以为,这就是后疫情时代教育方式变革、重构的新方向。旧常态变成了新常态,但新常态中又包含、升华了旧常态,方新方旧、方旧方新,既有对传统的继承,又有现代的创新,才能真正构筑起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教育新常态。章开沅先生在这次讨论的开篇中所讲的“何谓常态,何有常态?我们必须以‘常态’的心理对待现实的‘非常态’。……网课诚然已经发挥了很大作用,但毕竟代替不了师生之间的教学相长与情感交流。桃李芳菲,生机勃勃,这才是校园应该恢复的常态。”这里面包含有很深刻的教育哲理和人生哲理,十分值得深入思考。

记者:在教育信息化方面,华师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比如“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高校人才培养体系重构与探索实践”荣获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您如何评价华师在这方面的作为和举措呢?

马敏:是的,在国内高教界,华师曾经是教育信息化的开拓者、探索者,也可以说是改革急先锋,那个时候我们是孤独的,尽管得到了包括教育部的高度肯定,包括获得去年国家教学奖特等奖,但也不乏很多人对此持怀疑的态度:华师的搞法是教育发展的方向吗?信息化在教育中有如此重要吗?华师会不会办成了华中信息大学?对此,我们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地坚持“一体两翼”的办校方针,坚定不移地走国际化、信息化道路,培育华师办学的新特色,力图将华师办成一所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师范大学。实践证明,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是符合当今教育发展潮流的。我们在信息化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方面做了很多事情,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瞄准了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正因为如此,我们的教室叫做“未来教室”、我们的教师叫做“未来教师”。没有想到这次新冠疫情一冲击,未来变成了现实,将来时变成了现在进行时,这个改变来得太快了,一种小范围的,或者在我们学校实行的一种探索变成了常态,并正在逐步成为中国教育的新常态,这就证明当初我们的路是走对了,具有典型和示范意义。什么叫改革,这就是改革,什么是探索,这就是探索。实践证明:任何改革和探索都需要一点“过河卒子往前拱”的大无畏精神,需要具有预见未来、把握大势的眼光。既要立足桂子山,又要超越桂子山,面向全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办教育。

最近听说学校刚成立了人工智能教育学部,通过整合力量,在探索信息化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方面又迈出了新的步伐,我为此感到由衷高兴。就像我前面讲到的,未来教育,将是人工智能为王的教育。我们预见到这一点,并迅速付诸行动,就一定能够抢占教育制高点,为教育信息化发展作出新的贡献。我认为,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应该秉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在信息化同教育的深度融合上勇于作出一些新的思考和探索,不仅要注重高等教育,也要注重基础教育;不仅关注城市教育,也应关注农村教育,协助打好脱贫攻坚战;不仅出成果、出经验,还应出思想、出理念,要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保持学校在这方面的领先地位,办出自己的特色。

记者:在您看来,后疫情时代教育变革总体上究竟有些什么特点?教育工作者应该如何适应这种变革呢?

马敏:关于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教育变革,最近,我通过视频听取了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关于拔尖人才培养的一个报告,很受启发。他说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教育可以用“三个局”来形容,叫做“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

什么是大局?吴司长讲到了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国大局,一个是世界大局。中国的大局是我们正处于两个百年的交汇期,明年是建党一百周年,然后是2049年建国一百周年,“两个百年”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就是中国的大局。什么是世界发展大局?尽管全球化进程遇到了波折和阻力,但是全球化的方向和潮流是不可阻挡的,这是一个大局。另一个大局则是以人工智能为标志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呼啸而来,必须为高度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做好人力资源的储备。关于变局,他提到了三点:一是新科技革命奔腾而来带来的重塑、重构和重组的变革;二是中美关系的变局;三是疫情影响的变局。

我们正是应当在上述的大局和变局中来思考后疫情时代的中国教育,明确我们教育改革的大方向,明确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明确教育教学的新方式。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教育必须作出改变,教育也必须“在危机中育生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教育如何开新局?关键是要通过改革和重构,为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培养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实现打造能堪重用的国之“人才重器”,这应该是比芯片更为重要的“国之重器”。正如华为创始人任正非所讲的,“国家的未来就是教育”,高科技领域的竞争,必须从人才抓起,从教育着手。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才是最根本的“国之大计”。在我看来,新时代的人才培养,必须重视以下四个方面的教育,或者说补上人才培养的四个短板:

一是要重视理想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四有”好老师时,首先强调的便是要有理想信念。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也说过,“国家的根本在个人,个人的根本在心灵。”借用这句话,我们可以提出:大学的根本在师生,师生的根本在心灵,而心灵的根本在理想。

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海量信息快速传播,各种价值观相互激荡,一切都处在变化之中,因此,信息化时代的教师和学生,一定要有比过去更强的定力,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追求和人生奋斗目标,否则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对教师来说,要把教书育人作为安身立命的根本,追求新知、探求真理,用真理的智慧之光去影响和感召学生;对学生来说,则要立志学好本领,获取真知,将自身成长成才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复兴紧密联结在一起,在求学中成长,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

回顾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在经历了如此之多的社会变故后之所以还能够成才,就是因为始终抱有奋斗的理想,从来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用我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做最好的自己”。我们这一代人常被称作为理想主义者,我看这没有什么不好,人总是要有一点理想和追求的,否则就失去了人生的动力,或者如水中的浮萍,随风而动,随遇而安,没法做到我的人生我做主。“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在大变动的时代,有了理想信念做人才会有根,才能自觉肩负起国家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始终成为时代的正能量。当然,理想信念教育又不能沦为空洞的说教,而必须同生活和实践相结合,使之成为个体生命成长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要重视情商教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教育的目的,除了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追求真理、塑造人格,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立德树人,乃是教育的根本目标。我们过去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现在提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其中,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强大的心理素质太重要了,这是远比智力因素更为重要的教育的根本之道。过去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一个通病,便是太过于注重学生知识学习而忽视了情感、品行、性格、心理素质以及生命关爱等情商的教育。而根据有的教育专家的看法,个人能够在社会上取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情商。前者仅占20%,后者占80%。这样说或许有些绝对,但情商因素在人的成长过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则是确定无疑的。

我过去曾提出,今天的教育应更为关注学生的“三心”:爱心、信心与恒心。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应始终充满爱心、保持信心、坚守恒心。其中最重要的是爱心。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世界上最通用的字眼,也是教育的起点和终点。“爱在华师”的大爱精神,是所有华师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我们的人生如影随形。从夏雨田到刘盛佳,从刘连寿到黄曼君,从陈振翠到汪金权、梁达松,一代又一代的华师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最伟大的爱:爱祖国、爱人民、爱事业、爱学生、爱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这次疫情,更证明了爱心教育是多么重要,无论是华师、武汉还是其他任何地方,那些能够逆行而至、挺身而出的白衣战士和无数的志愿者,背后所支撑他们的,不正是对爱的追求、对善的坚守、对责任的执著吗?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讲过:“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无论有多大的苦难、无论有多大的曲折,只要依然热爱生活,依然热爱你身边的每一个普通人,你就会迸发出巨大的能量,成为时代的英雄。对疫情中所展现的群体英雄主义,我们作如是观。

当然,疫情后的情商教育,除爱心教育外,我们还应关注过去多少被忽略的生命教育、健康教育、公共卫生教育、心理教育、公民教育、公德教育,等等。近代著名思想家梁启超一生提倡塑造“新民”,而他眼中的“新民”,主要特质就是要具有“公德心”,公德的基石则是“利他”与“利群”。新时代的教育,能否以更高的标准,培养出“爱国、爱群、爱真理”的时代新人呢?

三是要重视创新教育。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又是一个万众创新的时代。“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唯新是举,新者为王,创意改变世界,是这个时代的显著特征。没有创新就要被淘汰,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随时代的步伐而前进。如何破解“钱学森之问”,培养一批又一批创新型人才,正是时代所提出的“教育之问”。

在我看来,解放思想、敢于质疑、勇于反思这三点乃是创新的前提和创造性思维的本质,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不二法门。

首先,一定要解放思想,打破条条框框和常规性思维的限制,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为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肥沃的土壤。我们今天固然已进入了大众教育的时代,但精英教育、拔尖人才教育仍不可或缺,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的民族复兴大业的未来。为此,我们在进行普通教育的同时,一定要敢于发掘和培养天才、鬼才、偏才、怪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创新和突破往往要靠这样的人才来实现。一定要把教育的重点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上,同中求异,异中求优,为天才、怪才留出足够的成长空间。

其次,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批判精神,使其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权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宋代著名思想家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只有于不疑处有疑,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才能激发原创性思维,产生原创性成果。勇于反思,也是创新的必要前提。无论是治学还是促进社会进步发展,都需要运用理性的精神进行不断的反省反思,在反思中重新出发。后疫情时代,应是一个大反思的时代,人类在这场空前的公共卫生危机中,到底有哪些经验值得总结?有哪些教训需要吸取?我们要利用这样的时代氛围,引导我们的学生学会反思,学会总结,学会从灾难中获得人生成长的智慧。

四是要重视人工智能教育。我们毕竟是生活在信息化时代,每一个人都将面临数字化生存的问题。互联网正在改变一切,正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影响人类所有层面的深刻变革。互联网+时代,未来的教育将是什么形态?大学需要怎样的教师?数字技术对学习方式有哪些要求?这些都是摆在我们眼前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学会“指尖上的学习”,要具备熟练使用电脑等工具的能力,要具备从海量知识中快速搜索出对自己有用知识的能力,即所谓“搜商”。学生要有通过互联网主动获取学习资源的意识,要积极主动地利用各种在线学习课程和学校提供的各种网络自学条件,从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从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从个人分散学习转变为合作式学习。与之相应,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应有根本的改变,要更多学习人工智能的相关知识、学习大数据、学习各种网上的新技术、新手段,使自己成为智能化的新型教师。在这方面,老师可能要更多地向学生学习,做到教学互长,因为他们才真正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就人工智能的学习和运用而言,相信后浪必将胜过前浪,但前浪也要不甘落伍,要坚持终身学习,不断获取新知。

总之,互联+时代的大学正在悄然发生某些变化,我们只有认清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做时代的弄潮儿,主动适应正在发生的变化,主动融入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才能永不落伍,永葆教育的生机与活力。

记者:作为师范大学,您认为华师下一步应该如何进一步办出自己的特色,更上一层楼?

马敏:作为师范大学,我们除重视上述教育改革外,可能还应该更加主动地适应基础教育的新变化,主动服务于基础教育。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变化是什么?原来提“三新”,现在新提法叫做“四新”:新课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也就是说基础教育正在经历深刻的转型与变革,已经进入了“四新”时代。我们的师范教育必须适应“四新”时代的新形势、新需求。

新课改是基础教育改革中提纲挈领、管总的东西,也代表着基础教育改革的方向。从2001年正式启动到今天,基础教育的新课改业已经历了两轮,目前则已经进入了第三轮。近20年来,新课改可以说是如火如荼地开展,一步步走向深入。新课改提出了三大理念:一是关注学生发展;二是强调教师成长;三是强调“以学定教”“以学评教”。新课改促进了基础教育的三大变化:第一个变化是从关注知识传授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关注学生关键能力培养;第二个变化是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第三个变化,是从单纯的课堂教学到课堂与生活、课堂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线上与线下相结合。

新课标是新课改中的关键环节与主要抓手。从2011年开始,义务教育段和高中都采用了新修订的课程标准;2018年,再次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正式使用,初中课程标准的修订工作也随之启动。2017年版新课标最大的变化之一,便是提出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念,如历史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与家国情怀这五大核心素养。以新课标为标准编写的新教材,目前已开始在高中全面使用。教育部在我校设立的国家中小学(中职)历史教材研究基地已开始正式运行。而围绕新课改、新课标和新教材所设计的新高考,也已经在试点基础上即将全面推行。

新时代的师范教育必须关注基础教育战线的上述新变化,及时作出新的调整和改革,为基础教育培养新师资,提供新理念。比如,传统师范教育的“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尽管仍是师范生的基本功,但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变化的需要,我们必须大量培养创新型、全能型、智慧型,能够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师。要培养出创新型学生,首先自己得是一个创新型老师,要秉持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不断充实自己。我们的人工智能教育学部,就应该成为新型教师的培训部、教师获取信息化新知的大平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创新是永恒的主题。作为国家重点师范大学,华师要想能够在教师教育领域中继续保持其领先地位,就必须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创新,成为师范大学服务于基础教育的一面旗帜。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