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后教育变革】夏立新:促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打造智能时代的师范教育标杆高校
作者:夏立新编辑:党波涛
发布日期 2020-06-12 16:50:24

新冠疫情的发生给全国高校教育教学带来巨大影响,教育部部署“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工作,华中师范大学积极响应、执行教育部《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深化运用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信息化背景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构与实践”的建设成果,利用自身在信息化教育教学方面的基础和优势,从容应对,综合施策,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此次大规模、长周期、全方位的在线教学实战考验,广大高校和师生积极应变,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创造了在线教学的新高峰,探索了在线教学的新实践,形成了在线教学的新范式。目前,疫情防控已经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学校正按照教育部和武汉市常态化防疫工作的要求,一方面持续做好在线教学工作,一方面有序安排师生返校复工复学。

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指出,要将此次大规模在线教育教学的一些生动实践转化为疫情结束后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以“学习革命”扎实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革命”。在线教学将从“新鲜感”走向“新常态”,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因为融合“互联网+”“智能+”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和世界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应抓住疫情带来的教育创新发展机遇,贯彻落实《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要求,促进线上线下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高校信息化条件下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华师智慧和华师方案。

一、超前识变:疫情之前学校信息化教改取得丰硕成果

华中师范大学很早就认识到信息化对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性作用,提出了“一体两翼”的学校发展战略,“一体”是指学校的教育发展大业,建设高水平大学,“两翼”是指信息化和国际化。坚决贯彻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思路,依托教育部首批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高校示范项目,坚持全面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开展了持续七年的探索实践:

一是重塑教学理念,促进“四个转变”:通过确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构建以学为主、能力为先、更加开放和个性化的教育支撑体系,实现“四个转变”: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转变,教学资源供给从以教定学向以学定教转变,教学空间从以课堂为主向线上线下结合转变,教学评价从以结果评价为主向以数据驱动的过程评价为主转变。

二是创新教学环境,促进度空间教学融合:提出“物理·资源·社交”三空间融合理论,按照统一标准规范,建成一批智慧教室,研发部署云平台,实现师生一人一网络空间,构建线上线下打通、课内课外一体、实体虚拟结合的泛在式智能型教学环境。

三是重组教学资源,促进多层多样供给:制定A、B、C三类数字课程资源规范,实现所有必修课网上开课,并通过自主开发及引进优质数字化课程资源,进一步扩大资源供给规模;优化通识教育、专业主干及个性发展三类课程比例,实现多元化供给与多样化需求的良好对接;通过自主研发的云课堂平台支撑课程资源共享,实现师生一人一网络空间,所有资源通过统一平台开放共享。

四是创新教学方式,促进因人、因地、因势施教:提出并实施“物理空间·资源空间·社交空间”三空间融合教学理论,推行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课堂教学;压缩课内学时,加强导学和课内研讨,因势利导,实现“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教给学生”;基于大数据开展学情分析和学习过程跟踪,及时发现教学过程中的薄弱环节,精准定位学困生并进行针对性辅导,促进因材施教。

五是改革教学评价,促进师生共同成长:建立基于数据的综合评价体系,面向教师、学生、课程和课堂开展多元化、过程化、表现性、发展性评价,实现从分数的终结性评价过渡到大数据支持的形成性评价。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改革教学质量评价,促进教师行为转变和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教学实时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六是优化管理服务,促进和谐校园建设:通过基于信息门户的一站式服务、基于校园网格的一张网管理、基于学生成长档案的一张表跟踪,实现从学生录取到毕业的全过程跟踪服务。将一站式服务拓展到学校移动化智慧校园应用,除了常规的PC端外,同时上线的还有微信端,稳步推广“微服务”;通过匹配用户身份,将最适合的服务推送到每一位师生,实现个性化精准服务。

七是开展进阶培训,提升教师能力:提出“学术·技术·艺术”三结合的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制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阶标准,开展面向新任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培训,面向骨干教师的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培训,每年组织20名种子教师赴国外高水平大学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及教学方法三融合的高阶培训。

八是营造教学文化,促进多方协同育人:打造“教学节”等品牌活动,营造“重视教学、崇尚创新”的文化氛围;发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方向拥有的两个国家级科研基地——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的优势,促进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通过上述举措,全面推动了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创新,初步构建了信息时代以学生为中心的连接、共享、自主、开放、适切的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教学质量、教学氛围、教学文化焕然一新,取得显著成效,获得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尤其重要的是,通过持续不懈的改革,华中师范大学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好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拥有了自助研发的云课堂平台,实现了所有必修课上网,这都为应对2020年的疫情提供了条件。

二、积极应变:应对疫情华中师大积极推进在线教学

新冠疫情发生后,教育部快速部署“停课不停学”工作,于2月4日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各高校充分共享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以及校内外网络学习空间,积极开展线上授课、线上学习、线上测评等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的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组织遴选37家国内最有实力的在线课程和技术平台率先面向全国高校免费开放3万余门慕课和1500多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免费提供在线学习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积极带动110余家社会和高校平台主动支持高校教学,协调电信运营商和有关企业提供网络带宽、云服务能力、免费手机流量等服务保障。

广大高校闻令而动,积极开展“在线教学”行动。广大教师转变观念、开拓思路,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革新教学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开展在线教育。广大学生调整心态、积极适应、勇于接受新颖学习方式,克服困难进行在线学习。截至5月初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了在线教学工作,103万教师在线开出了107万门课程,合计1226万门次;参加在线学习的大学生共计1775万人,合计23亿人次。在线教学实践覆盖全国所有地区、所有高校,在线开课课程覆盖全部学科门类,课程类型包括多种类别。本次在线教学规模之大、范围之广、程度之深,是世界高等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创举,每个数字背后都有着丰富的内涵。

华中师范大学作为处于疫区中心的高校,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主动作为,将“停课不停教、不停学”作为检验学校信息化教改成果的一次“大考”,根据教育部和湖北省对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制定《华中师范大学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行动方案》,出台《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延期开学返校及教学工作的安排》,要求各教学单位分学院、分专业制定具体应急方案,覆盖到每一门课程、每一个课堂、每一位师生。

基于学校前期积累的技术平台优势和教学创新实践基础,华中师范大学用“五个以”从容推进在线教学:一是以先进教学理念指导在线教学有序开展——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办学优势,采用“一主+多辅”的教学策略,实行“一院一策、一课一案”,按照“分类教学、分步实施”原则有序组织教师开展线上教学,组织学生开展在线学习;二是以科教协同优势为在线教学保驾护航——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以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教学过程大数据,开展数据驱动实时监测与分析,为线上线下教学衔接提供科学指导;三是以云课堂平台为在线教学提供重要支撑——借助学校云课堂平台,把课堂搬进网络,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线上教学稳步进行;四是以优质课程资源积累满足在线教学需求——全面征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典型案例,深入完善线上教学资源,实现优质课程资源广泛共享,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样化需求;五是以师生良好信息素养确保线上教学质量——系统推出线上教学应用指南和在线教学专项培训资源,指导教师制作在线视频、直播教学,提升线上教学质量。

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自2月12日以来,全校已陆续开展线上教学1397门课程,课堂3492个,开课率达到99.1%,参与学习的学生15743人,共145097人次。运行以来,各线上教学课程、课堂教学秩序正常,师生都能够克服困难,积极参与线上教与学的各项活动,探索选用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主动求变:疫情过后全力打造智能时代师范教育新标杆

疫情期间的经验和不足,为疫情过后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提供了参考。智能时代对教师能力的要求发生巨大变化,对教师信息素养的要求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教师的能力标准将重新定义,对教师的职业要求将全面更新。作为一所知名师范大学,需要深刻思考如何开展师范教育,为国家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民教师,这是我们作为师范大学的使命担当,也是新阶段我们面临的重要发展契机,我认为后续应该重点关注如下内容:

一是构筑智能育人环境,促进教育场景变革。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在线教学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教学组织形态正走向常态,人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互动的“人·技”协同、多空间融合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智能化教学场景将取代传统课堂教学形态。构建线上线下互通、课内课外一体、实体虚拟结合的混合式智能化育人环境,是适应疫后信息时代教育教学变革的基础。为跟上智能时代育人环境的发展步伐,学校正在推进智能化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行动。通过优化校园网络,实现有线网、无线网、5G覆盖,大幅度提升网络质量;通过加强数据中心能力,建立高效、安全、灵活、敏捷的智能化运维保障体系;通过建设未来教室,营造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泛在化的智慧教育环境。

二是建设教育大数据平台,推进智能技术应用。学校云平台在疫情期间支撑在线教学起到了重要作用,体现了华师特色。智能时代,数据的价值十分重要,信息化工作需要坚持数据治理,实现数据的有序流动、全局共享,强化数据驱动下的教、学、管,推动学校发展。包括,升级完善一体化教务管理平台,加快智慧教室课堂教学系统与平台的数据对接,打造“云-网-端”智能的支撑环境。优化综合服务门户平台,加快事务流程信息化重构,实现精细化管理、精准施策、个性化服务。建设学校教育大数据平台,形成统一标准。消除校内信息孤岛,打通数据壁垒,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形成学生画像、教职工画像、科研人员画像。建立可辅助决策的个人驾驶舱,促进管理精准化、决策科学化。发挥人工智能教育学部的体制机制优势,开展学科知识图谱、数据模型构建、自适应学习算法等方面的研究,大力推进智能助教、智能学伴、智能考试、虚拟实验、AI教师实训、智能客服、智能督导、智能学务、智能校务等智能技术的应用,构筑“人工智能+教育”的生态系统。

三是完善教育资源供给,优化共建共享机制。疫情前期学校建设完成的800多门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为师生开展在线教学和居家学习提供较为充分的资源保证。智能时代,教育资源依然是师范教育重要的建设内容。因此,学校本科生院和各院系应结合教育部“双万计划”工作,打造学校的“五大金课”(线上金课、线下金课、混合式金课、虚拟仿真金课、社会实践金课)。包括,打造华师品牌和特色的金课。启动建设100门慕课资源,着力打造30门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在线开放课程,针对部分跨学科领域知识构建由3-5门课程组成的“微专业”的认证课程。加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研发,重点推进物理、化学、生物、心理等实验性学科实验项目、人文学科跨学科资源整合项目、教师教育、文化传播、社会经济等类别的实验资源建设工作。完善教育资源持续共建共享机制。统筹学校各类人才培养教育资源,建立以学分为基础的学习成果积累机制,探索实行认证、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学校不同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之间的“纵向衔接、横向互通”。创新资源服务机制。通过完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和认证指标、引入第三方优质力量参与数字化资源开发、激活华师内部资源、充实资源建设专业团队,探索出适合华师的数字资源供给模式和服务机制。

四是加大教育创新研究,推动教育模式变革。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深度应用,学校需要积极开展智慧教育创新研究,推动新技术支持下教育的模式变革。包括,加强教育信息学科群建设。充分发挥学校“互联网+教育”学科优势,瞄准前沿信息技术发展态势,建跨学科跨领域学科团队,积极开展“新工科”人才培养和研究实践,重视人工智能与各学科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加大科研扶持力度。设立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专项课题,组建学科领域专家、在线教育专家和技术专家的跨领域团队,开展教育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实现教研相长双赢局面。建设成为国内极具特色的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实践基地,彰显学校教育特色,引领未来教育的发展与变革。推行“互联网+教师教育”。积极变革现有教师培养和教师培训模式,开展在线教师培训、混合式网络研修,建设“教师教育教学资源库”,打造教师教育云平台,在大学课堂中直接连通中小学课堂,形成适合于师范学校的“新师范+教育信息化2.0”。提升学校教师教育平台社会服务水平。回归师范,回归教师教育,加强骨干名师培养培训工作,深入推进信息技术赋能教师培训、教育干部培训的应用融合实践。

五是搭建协同创新平台,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成立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是学校基于办学优势、顺应时代发展、整合学科资源、对标国家战略需求、实现新突破的重大契机。通过创新体制机制、全面深化改革、以应对智能时代教育创新研究与实践挑战。通过搭建“人工智能教育学部”这一重要平台,可以极大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的融合创新研究和实践,打造出人才培养、科研创新以及智库研究的新高峰,实现全面推动教师教育改革与示范目标。

六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升师生信息素养。国务院《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利用智能技术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方法改革,构新型教育体系。智能时代的教育,需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实现更加多元、更加精准的智能导学与过程化评价,促进人的个性化和可持续发展。学校要继续深化应用国家特等奖成果,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运行、考试评价、实验实训、绩效激励、教育管理、学校治理等方面不断深化改革,要在深水区积极探索创新,运用信息化破解学校多年来的教育痛点和难点问题,全面健全学校人才培养的体系。包括,加强教职员工信息素养培训工作。引导教师主动适应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革,自觉将信息素养培养纳入职业发展生涯。建立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将信息素养测评纳入教师绩效考核、职称晋级、岗位聘用等考核内容。在师范生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平台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培养一大批既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和教育教学技能,还具有良好的技术能力,能够胜任信息化时代教育教学需求的高水平“数字教师”。积极开展学生信息素养评价研究,强化课内外一体化培养,将学生信息素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和师范教育课程体系。做好“卓越中学教师”信息能力培训测评工作,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巩固学校教师教育领先地位。

总之,经过疫情的洗礼和锤炼,高校教育教学不会再回到疫前的原来状态,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教育新形态已经到来,华中师大需要主动发挥学校在教育信息化和教师教育方面的研究和实践优势,改革创新,扎实实践,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发展步伐,力争打造智能时代师范教育新标杆。

(审读人:梁伟)

热门搜索

热门推荐

X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使用“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